土地证的读音是:tǔ dì zhèng。
土地证的拼音是:tǔ dì zhèng。 注音是:ㄊㄨˇㄉ一ˋㄓㄥˋ。 繁体是:土地證。 词性是:名词。 结构是:土(独体结构)地(左右结构)证(左右结构)。
关于土地证的词语
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 跪土地 土地兼并 土生土长 土造,土制 佛国记地理考证 冻土地貌 土地证 土地祠 土里土气
关于土地证的成语
死无对证 引古证今 单文孤证 铁证如山 证据确凿 证龟成鳖 旁引曲证 援古证今 对证下药 信而有证
关于土地证的造句
1、两眼漆黑的他在银行系统没有任何关系,他几乎跑断双腿,找的人数连自己都记不清了,终于用土地证做抵押,从农村信用社获得三百万的贷款。
2、她是在与丈夫离婚并分得家中一半农田后拿到土地证的。
3、北京骗子私刻国家土地证,建设规划许可证等,骗取他人钱财,和谐在哪里?
4、我公司得到了这个地块的土地证。
5、我现在获得了土地证,我也成为了一名自豪的公民。
关于土地证的单词
land deed certificate land
土地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我国土地改革后由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土地证[tǔdìzhèng]⒈我国土地改革后由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基础解释:我国土地改革后由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
二、引证解释
⒈我国土地改革后由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引茹志鹃《三走严庄》:“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重新另发土地证。”《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是土地改革中最后的一个阶段。”
三、网络解释
土地证土地证是由地方颁发的,证明持证人对一定面积的土地享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书面文件,是持证人享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法律凭证。五十年初期,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曾在农村给分得土地的农民颁发过土地所有权证;在城市郊区给分到国有土地的农民颁发过土地使用证。后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的私有土地变为集体的公有土地,城市郊区农民使用的国有土地也由集体统一使用。土地证失去意义和作用。为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1986年颁布,198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全民所有制单位及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汉语大词典:我国土地改革后由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茹志鹃《三走严庄》:“原来的地契是反动搞的,都不能算数,拿来一把火烧掉,重新另发土地证。”《新华月报》1951年第4期:“确定地权,颁发土地证,是土地改革中最后的一个阶段。”其他释义:1.我国土地改革后由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