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不需要为被监护人的刑事责任承担责任,但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监护人需承担侵权责任,并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财产不足时进行赔偿。
法律分析
1、监护人不进行民事赔偿,也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处刑罚。因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对于被监护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监护人不需要替被监护人承担。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拓展延伸
监护人责任与法律责任的界定及相关处罚
监护人责任与法律责任的界定及相关处罚是指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过程中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可能面临的相应处罚。监护人在法律上具有保护被监护益和负有照料、教育、抚养的义务。如果监护人未能履行其责任,导致被监护人受到损害或遭受不公正待遇,法律将追究监护人的责任。相关的处罚可能包括罚款、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等。具体的责任和处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定,因此,监护人应当清楚了解自己的责任范围,并且积极履行监护职责,以避免可能的法律后果。
结语
监护人作为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职责,不会因未进行民事赔偿而构成犯罪或受刑罚。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规定,监护人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需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责可减轻责任,而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需从个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因此,监护人应明确自身责任范围,积极履行监护职责,以避免可能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七条 家庭成员盗窃、诈骗、抢夺、侵占、勒索、故意损毁老年人财物,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六章 保护 第九十三条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
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人送回监护人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六章 保护 第九十四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民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未成年人进行长期监护:
(一)查找不到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二)监护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三)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
(四)人民判决撤销监护人资格并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