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不续签劳动合同带来法律风险。企业应提前决定是否与员工续订合同,并在合同到期时办理终止手续。否则,可能形成事实劳动关系,解除关系将面临更多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超过一个月未签订书面合同的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到期后继续工作视为未订立合同,适用该规定。
法律分析
逾期不续签劳动合同很大风险。在劳动合同期限尚未届满时,是否与员工续订劳动合同,企业应尽早作出决定。企业若不想与员工续订劳动合同,应提前书面通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到期时及时办理合同终止手续。如果企业既未和员工续订劳动合同,又未及时办理终止手续,则很容易便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一旦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企业再想解除劳动关系,就需承担更多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合同即时解除,公司未续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又继续在公司工作的,视为没有订立劳动合同,适用这条法律规定。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及解决方案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及解决方案。当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雇主未与员工续签新的合同,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的发生。员工可能会主张合同续签权利被侵犯,要求雇主支付经济赔偿或恢复劳动关系。解决这类纠纷的方式包括:1.协商解决: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重新签订合同或达成其他解决方案;2.劳动仲裁:将纠纷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调解或裁决;3.诉讼:在提起诉讼,寻求法律裁决。为避免纠纷的发生,雇主应提前与员工沟通续签意愿,并依法履行续签程序。同时,员工也应了解自己的权益,及时采取合措施。
结语
及时续签劳动合同是企业应该重视的事项,否则将面临巨大风险。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的企业需支付员工每月二倍工资。若劳动合同到期后仍继续工作,视为未订立劳动合同,法律规定将适用。为避免潜在的法律纠纷,雇主应与员工协商续签,或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双方需了解自身权益并采取合措施,以确保合同续签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三条 【工会在劳动合同解除中的监督作用】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