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这部电影选择了1911年4月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作为历史背景,给我们展示了那一场血雨腥风,改朝换代的浪潮。在张黎的镜头中,这次一如教科书里描述的那样,既没有迥异的改编,也没有刻意的言谈,一百年前的风起云涌,中规中矩,每个人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有激情也有节制,每一个段落里都蓄满了纪念与缅怀的情调。
影片的开头是一名典型的中国女性的代表名叫秋瑾,在铁链和枷锁的禁锢下,缓缓的走上了断头台,这样的情况之下,她竟是如此的从容,她一样有一个家、 有孩子、有太多太多的牵伴 ,但是她明白需要她的是整个大家庭,就正如她所说的,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风和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家。秋瑾和后来那些为广州献身的人们的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令人敬佩。
以前我们只是在课本上学过辛亥,只是知道它的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辛亥》这部电影让我们重新见证那段历史。通过电影,我了解到了当时的艰辛,严重的资金问题,制约了的发展,孙中山先生只能漂泊海外寻求异国的帮助。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众明星的演技,而是孙中山先生,在辞去临时大总统后,站在茫茫大雪中,平静而简单地说了一番话,我们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自由与富强,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无一贫者”。话虽不多,但如雷贯耳,感人至深。的确,论其的缘由,就是要为和平而战! 如今生活在和平的中国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