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三物理周练试卷(06年10月19日)

高三物理周练试卷(06年10月19日)

来源:保捱科技网


高三物理周练试卷(06年10月19日)

命题:林宁 审核:王坚毅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

O l 竖直方向成30°夹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状态,则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

A.3mg B.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

等于:

331mg C.mg D.mg 23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

D. 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C. 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D. 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

( )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

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 (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入轨。14日5时56分,“神舟”六号飞船进行轨道维持,飞船发动机点火工作了6.5s。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轨道上稀薄空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缓慢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船受到的万有引力逐渐增大、线速度逐渐减小

B.飞船的向心加速度逐渐增大、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都逐渐增大 C.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I,现设法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升高,达到平衡状态II,则:

A.状态I时气体的密度比状态II时的大 B.状态I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比状态II时的大 C.状态I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状态II时的小

D.状态I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II时的分子平均动能大

( )6、如图所示一滑块沿着粗糙的圆弧形轨道滑行,当经过最高点时速度为3m/s,已知圆弧形轨道半径R=3m,滑块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等于4/7,则滑块经过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A.3m/s2; B.4m/s2;

C.5m/s2; D.7m/s2;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 )7、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挂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球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 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加速度逐渐增大

( )8、如图所示,在一条直线上两个振动源A、B相距6m,振动频率相等t0=0时刻A、B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一个周期,振幅相等,振动图象A为甲,B为乙。若A向右传播的波与B向左传播的波在t1=0.3s时相遇,则:

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 D.t2=0.7s时刻B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 )9、如图所示,两物块A、B套在水平粗糙的CD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

O1置能绕过CD中点的轴OO1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CD对物块A、B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

等,开始时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BC到OO1轴的距离为物块A到OO1DAOB

轴的距离的两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A、B即将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受到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A受到的静摩擦力是先增大后减小 D.A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 )10、皮带传送机的皮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皮带传送机上,随皮带一起向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小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皮带指向物块 B.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皮带斜向下 C.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可能等于mgsin

D.小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方向

( )11、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安培表和两个伏特表。安培表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伏特表V1的量程大V2的量程,把它们按图接入电路,则: A.安培表A1的读数大于安培表A2的读数; B.安培表A1的偏转角小于安培表A2的偏转角; C.伏特表V1的读数小于伏特表V2的读数; D.伏特表V1的偏转角等于伏特表V2的偏转角;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 22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0分)12、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它匀速转动的角速度。

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纸带,复写纸片。 实验步骤: (1)如图1所示,将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后,固定在待测圆盘的侧面上,使得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2)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转动,同时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 (3)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①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的角速度的表达式为ω=__________,式中各量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测得圆盘半径r=5.50×10-2m,得到的纸带的一段如图2所示。求得角速度为:______________。

(12分)13、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Rx阻值约为1000Ω的电阻,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1)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 量程10mA,内阻r1约为20Ω 电压表(V) 量程1V,内阻r2=1kΩ

电阻箱(R1) 阻值0~9999Ω

滑动变阻器(R2) 总阻值约500Ω

电池(E) 电动势6V,内阻很小 开关(S) 导线若干

(2)写出待测电阻Rx的计算式(用测量的量表示)并说明各量的物理意义。

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 6小题,共 9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

(14分)14、一辆长为5m的汽车以v115m/s的速度行驶,在离铁路与公路交叉点175m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离交叉点200m处有一列长300m的列车以v220m/s的速度行驶过来,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司机应采取什么措施?(不计司机的反应时间,汽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运动,要求具有开放性答案)

(14分)15、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5天后,其返回舱于10月17日按照预定计划返回预定地区.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1)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2号F型运载火箭从地面竖直发射升空,在地面附近上升高度为h时获得的速度为v,若把这一过程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飞船对飞船中质量为m的宇航员的作用力有多大?

(2)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运行的时间为t.求在这段时间内它绕行地球多少圈?

(15分)16、两根相距为L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如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内,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质量均为m的金属细杆ab、cd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导轨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以速度V1沿导轨匀速运动时,cd杆也正好以速度V2向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2)拉力F的大小。

(3)μ与V1的大小关系。

(15分)17、如图所示,有一电子束从点a处以一定的水平速度飞向竖直放置的荧光屏,并垂直击中荧光屏上的点b,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若在电子束运行途中加一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圆心O在点a、b连线上,点O到荧光屏距离为L,为使电子束仍击中荧光屏上的点b,可加一个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 (1)指出此匀强电场的方向和范围,并求出电子束的速度。

(2)现撤去电场,电子束以原速度沿原来方向从a点发射,在磁场中偏转后击中荧光屏上某点c(图中没有标出),求b、c间的距离。

(16分)18、如图所示,abc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是水平的,bc为竖直平面内的半圆且与ab相切,半径R=0.3m。质量m=0.5kg的小球A静止在轨道上,另一个质量M=1.0kg的小球B,以速度v0=6.5m/s与小球A正碰。已知碰撞后小球A经过半圆的最高点c落到轨道上距b点为L=42R处,g取10m/s2,求:

⑴碰撞结束时小球A和B的速度大小;

RB

A c

⑵A球在c点对轨道的压力;

⑶论证小球B能否沿半圆轨道到达c点。

(16分)19、如图所示,平板车的质量为2m,长为L,车右端(A点)有一块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都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与车间有摩擦,并且在AC段与CB段摩擦系数不同,而车与地面间摩擦可忽略。现给车施加一个向右的水平恒力,使车向右边运动,并且金属块在车上开始滑动,当金属块滑到车的中点C时,即撤去这个力。已知撤去力的瞬间,金属块的速度为vO,车的速度为2vO,并且最后金属块恰停在车的左端(B点)与车共同运动.如果金属块与车在AC段的摩擦系数为μ1,在CB段的摩擦系数为μ2,求: (1)μ1的大小; (2)F的大小;

(3)μ1与μ2的比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