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代大学生红船精神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红船精神教育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8卷第21期当代大学生红船精神教育研究

□刘

【内容摘要】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标志,培育红船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创新能力不足、价值迷惑、抗挫折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群体存在创新思维受限、

奉献精神缺乏等成长困境。将红船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及第三课堂相结合,是当代大学生红船精神教育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红船精神;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基金项目】‘00后’(编号:本文为2018年度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大学生健康网络社会心态培育研究”

CSZ18074)和内江师范学院学科建设特色培育团队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式研究”(编号:T160028)成果。

【作者简介】刘鹏(1979.11~),男,四川资中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青年思想、青年问题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

熔铸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红船精神

[1]

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重要标志。培育红船精神是激发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98年以前,红船见证了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她的名字永大会胜利闭幕这一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从此,

载史册,成为中国源头的象征。2005年,时任

《光明日报》《弘浙江的**同志在发表署名文章

“红船精神”,,扬走在时代前列》高度概括了“红船精神”的

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内涵,

[2]

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正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困境(一)创新思维受限,创新能力不足。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我国社会中熟悉前沿理论、掌握高新技术的

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发重要人力资本,

展。由于教育、课程设置、个人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紧密联系会议精神与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

地区教育实际及民族教育的重点工作,如科学、稳妥推行双

尤其是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语教育,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基础教育质量,建立完善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提高民族

和四省藏区等少地区学生就业水平;切实加强对、

提高质量数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推进民族教育、

水平,增强民族地区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推进民族教育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少数代化,

民族工作者需要创新、拓展工作思路,实事求是地结合少数

“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机遇,根据少数民族民族自身特色与

将其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

好孵化器,最大化地创造、铺垫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踏入

当代大学生还存在创新思维受限、创新能力不足的成长困

,“双创”思想席卷大学校园,但大多数学生缺乏境。近年来

敢为天下先的创业激情和创新胆识。少数大学生具有创业热情,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很难做出创造性的市场定位和行之有效的市场推广方案。

(二)价值迷惑,抗挫折能力差。当前,各种思想在网络空间交织交融交锋,多元价值观在给青年大学生带来多种选

也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价值观选择的困惑,功利主择的同时,

义思想在大学校园里存在一定的市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往往不能一帆风顺,在面临恋爱失败、家庭变故、专业学习不理想、就业受阻等诸多挫折时,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学习和

沉迷于游戏或者,个别学生甚至采取自杀生活的勇气,

等非理性的行为。

(三)以自我为中心,奉献精神缺乏。自我中心指的是个

[3]

体优先倾向于自己而非他人的人格特点。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优越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过度看重自我价值和自我利益,较少考虑他人的情感需求,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共情思维和共情能力。大学生奉献精神缺乏表现在:主观上认为“一带一路”为的稳步推进作出贡献。社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W·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

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97展的影响[

[2]祖力亚提·司马义.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实现各民

N].光明日报,2018-10-14族团结平等的重要保障[

[3].贵黄忠源.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船业意识研究[J]

2016,9:224~227州民族研究,

[4]J].理论学刊,1999,4张桂珍.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刍议[(92):120~122[5]D].张昊.维吾尔自治区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

2016农业大学,

·168·

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9(18)21奉献精神已经过时,已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

上不愿意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对他人漠不关心。二、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一)首创,大学生动力之源。“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

创精神”

居于红船精神所列三内涵之首要,充分体现了首创精神的无比重要性。当代青年大学生面临稍纵即逝的机遇,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网络购物、无人驾驶、智慧

医疗等一系列科技产物,

无一不体现出当代中国创业者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敢于突破思维藩篱,摒弃消极颓废的不良心态,迎难而上,积

极投身于

“双创”事业,发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方可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二)奋斗,大学生成功之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也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理想信念是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础,缺乏理想信念就会导致

一个人精神上缺

“钙”。当代大学生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方可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和处理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充满着无数荆棘和无限坎坷,青年大学生只有发

挥党人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勇于战胜困难,才能让青春充满力量。

(三)奉献,大学生道德之魂。奉献仍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是大学生道德之魂。奉献就是大学生要胸怀大志,敢于担当,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而付出自己的青春、

智慧和力量;奉献体现在大学生对学校、同学、室友的默默付出、助人为乐、团结友善,在奉献

中塑造人格、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奉献就是需要大学生克服

急功近利、

消极冷漠、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心态,在学习和实践中夯实基础,锻炼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水平。

三、大学生红船精神培育的路径探寻时至今日,红船精神仍具有强大的思想魅力和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

渠道,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4]

。网络在聚集大学生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

了全新的

“第三课堂”[5]

。(一)课堂教学:红船精神传播的主渠道。将红船精神融

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系统阐述红船所蕴含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能增强青年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理论的

深入理解。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渗入红船

精神,

用中国党“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可列举中国党早期的英雄事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深刻领悟红船精神。将红船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

中国党早期的曲折历史,

深刻领会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这一重要哲理。在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中,当讲解“中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时,可将孕育中国党诞生的红船精神引入其中,详细阐明红船精神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让大学生

充分认识到中国党在中国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充Industrial&ScienceTribune2019(18)21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第18卷第21期分理解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如何在中国党的实践中体现的。

(二)第二课堂:红船精神教育的现实载体。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彰显红船精神的时代感:一

是将红船精神教育融入班团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

培育大学生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班团社团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需要参与者具有敢于挑战的自信心、独特

的思维能力、

灵活的处事方式以及丰富的知识结构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加强大学生红船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二是将红船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

培育大学生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党在20世纪初复杂的历史环境下首次创

业所凝练出的宝贵精神财富,

是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创业课程。三是将红船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志

愿者服务,

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党的宗旨,奉献是中国党执着的道德遵循。将红船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用中国党乐于

奉献的精神教育和感染当代大学生,

解析奉献在美化心灵、锻炼能力和提高素质等方面所体现的实践价值,普及奉献理念,

传播奉献文化,增强奉献意识。(三)第三课堂:红船精神教育的虚拟阵地。当前,网络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域。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学生群体占比为25.4%。将红船精神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注重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站位: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注入红船精神内容是贯彻落实网络安全与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高度重视;二是注重网络平台建设:借助学校官

方微博、

微信公众平台、QQ公众平台、班级QQ群、学生党支部微信群等“微媒体”开展微传播,增强红船精神在

“微空间”的影响力;三是加强内容创新:善于借助建党纪念日、新中国成立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巧妙设置议题,以微故事、微话题、微视频、微相册等形式向青年大学生传播红船精神,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结合学生实际,着力宣传大学生身边的创新人才、奋斗典型与

奉献楷模等榜样人物,

传递大学校园正能量,升华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理解,增强红船精神的现实感染力。

总之,红船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将红船精神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及第三课堂相结合,是当代大学生红船精神教育的重要路径。参考文献】1]刘松.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

J].山会科学,2018,22]**.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6-213]林沐雨等.女大学生情对自我中心和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6,74]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

干思考[

J].思想理论教育,2017,15]陆挺,杨文燮.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分析及机制

创新[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7·16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