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 10.3969/j.issn.1671—489X.2014.02.096 高校教考分离管理模式的思考 术 ◆冯雪花王慧玲 摘 要教考分离是高校实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结合 综上所述,教考分离是伊犁师范学院考试改革发展的 伊犁师范学院教改分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系统论观点为主 必然趋势,实施和推广教考分离是将不可避免存在的这些 导思想,探索一套全面、科学的层级管理模式,服务于改革, 教学中的不利因子带来的隐患减少到最低水平的解决途径, 旨在保障教考分离改革顺利推进。 是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考、学保持在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关键词教考分离:三级管理模式;系统论 的基本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3现状分析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96—03 高校实施教考分离已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教学分离改 革起步比较早的一些内地高校,如苏州大学、沈阳工程学院、 1教考分离的含义 山东大学等高校教考分离覆盖课程已具规模,制度完善, 教考分离是指改变过去某一课程由任课教师自己出试 操作流程规范,评价体系健全,己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的 题、评卷的做法,由学校教务主管部门委托教研室组织同 管理模式;在教考分离实施最关键的题库建设中也广泛采 专业教师建立规范的依纲扣本的试题库,从题库中选题, 用系统自动组卷、评卷机制,一方面节省了很多的人力和 组成符合要求的试卷,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的考试方 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教考分离的公正、 式Ⅲ。 公平性。 2教考分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考分离在伊犁师范学院还停留在试行阶段,未探索 教考分离是实现公平竞争的有力措施,可以督促教师 出一个适合学校教考分离的科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 提高日常课堂效益,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在日常 决的问题。 学习中扎实勤奋,不搞突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认知不统一 部分教师和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 是实现教风和学风好转的有效举措,同时也能促使教学检 心理上不太适应,觉得教考分离过程复杂,工作量大,剥 查和评定更趋科学、有效可靠;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手 夺了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的职能,是对教师的不信任,有 段之一。 抵触情绪,不能完全接受这种新的考试改革。 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也应作为 题库建设不规范 试题库建设是教考分离最基础的工 教学活动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 作,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都对考试的公正性起着非 立起符合时代特色和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试模式势 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教考分离改革工作 在必行。立足实际,伊犁师范学院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开始 的整体效能 j。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用的试题库还不 探索一条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在十二五规 是真正意义上的试题库,只能称其为试卷库。每套试卷的 划中进一步发扬和践行,连年派出多名一线教师以多种外 试题组成完全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试题固化,试题 出形式交流学习,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在这个过程中 只能用一次,教学资源浪费大。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矛盾:出去教师多了,上课教师少了, 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目前, 很多课程出现教师空缺的现象,同一门课程频繁出现多个 教考分离还处于试点阶段,不具规模,历时短,还未能有 教师讲授的情况。这种现象在各个院系均有发生,教学机 一个适合学校教考分离改革的健全制度和充分体现教考分 动性呈现膨胀增大趋势,无形中增加了教学行为的随意性 离制度效能最大化的管理机制。 因子。授课内容差异大,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4模式研究 不统一,考试内容随意,考核标准不统一,评测标准混乱, 对于一种全新的考试制度改革,必然需要探索出一套 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水平及学生接受水平,在很大程 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来规范考试操作流程, 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并在运作中不断地发展和改良。由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 ’lc基金项目:伊犁师范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对我校试行教考分离教学改革的思考》(项目编号:伊师教字 [2011]23)。 作者:冯雪花,伊犁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王慧玲,伊犁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835000)。 2014年1月下第2期(总第332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一96— 效的管理模式将是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并向更好更快方向 发展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决策制定、监督等宏观考务工作的多项职能。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考分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建议考 试中心制定专项《教考分离工作指导文件》,明确规定实 教考分离不仅仅是一种考试形式的改革,它涉及到教 学过程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哪一 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其效能 J。若是没有一 施教考分离的前期、中期及后期各个阶段的工作要点及细 则,以此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便于教考分离各种管理事务具体落实,还应考虑在 个完整、科学的模式去规范和监管各个操作环节,保证各 个操作细节都能有规可遵、有章可循,各项工作具体实施 的时候就会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危险,从而影响到改革 的成效,就很容易让人们产生新的考试制度改革本身不适 应学校的错误判断,让本来思想上就不统一,对这种全新 考试中心下设第二级管理层——教考分离委员会。由各院系 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教学秘书及对教学管理工作有独到 见解、丰富经验的部分教师组成,发挥主要职能。 其一,相当于一个智囊团,对上级初定的有关教考分 的教考分离制度心怀抵触情绪的师生助长反对排斥情绪, 离及规程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制定必须要保证科 更加坚定了原有的自我立场。教师和学生是践行这一改革 学合理化,才能深入人心,收益良效。为确保制度科学民主, 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统一思想认识这一根基动摇了,改 由考试中心制定的每一项制度都必须经过教考分离委员会 革必然缺失良好的人文环境,运作重重受阻,最终无法看 商榷方可定夺。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智囊团成员来自于各 到教考分离带给考试制度改革的春天。 个院系,他们充当连接上下的纽带,他们的意见代表着各 综上所述,应用全局的、系统论的思维和方法作为研 院系师生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对不合理的制度提出异议, 究教考分离管理模式的主导思想,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优化方案,细化各项工作要则,增强各项制度的可执行性。 系统论正是对现实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进行研究,并 其二,肩负起各项宣传、统一部署和监管。每一 对其功能进行描述的一门学科。它主张从整体出发,研究 项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性都 系统与系统、系统与组成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普遍 必须在实践中去验证,不断地优化、改良、丰富,才能更 联系,它揭示系统的整体规律。基于系统方的研究方法, 好地服务于改革,推进改革。 本文提出一种自上而下的三级管理模式,分工明确,各负 其三,负责将各院系在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 其职,各尽其能,如图1所示。 时准确地反馈给考试中心,为进一步优化制度制定提供真 匠……(决策的颁 -腚 观 0 / // 、\ 教考分离委员会r i … \ 一一一(\、 靛方硐定 一/ 0. / 负责具傩方案的最终落实,厂、、、、 l , j 散考分离工作小组 卜…一{ 及时反馈和监督执行情况,f执行方案} ……~一-……一…一一__…~-一……~_… ………~ 图1三级管理模式图示 伊犁师范学院设有考试中心,专门负责各种考试的组 实可靠的决策信息,促进考务工作的良性循环。 织与安排,在多年的考务管理工作中已探索出一套成熟的、 教考分离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最终还要落实到各个院 行之有效的考试管理模式。但是,面对教考分离这种全新 系中去 。为进一步保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能有 的考试模式,还需针对教考分离在学校实施现状、特点及 的放矢地落到实处,还需要各院系成立教考分离工作小组, 最终实现目标,探索出一套全新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教考分离工作小组可由各教研室主任及骨干教师、重点精 教考分离考试模式的启动、各环节的运作及最终效能的评 品课程主持教师组成,直接负责和监管各个具体的环节的 估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全面负责。 落实,如教考分离课程前期的申报,试题库建设,考务人 考试中心的存在及常年的管理经验为顺利推进教考分离提 员安排,考后阅卷、评卷、归档各项工作的部署和落实, 供了最基本的保障。本着小投入大产出的原则,充分利用 并向上一级及时反馈和监督执行情况和反应存在的问题。 已有资源,发挥考试中心在教考分离模式施行全过程中的 5小结 宏观、统一部署的角色作用,将其作为此研究模式的 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构建教考分离三级管理模 最高管理层,发挥其对教考分离考试规程、制度、颁布、 式,各机构各尽其能,各负其职,紧密衔接,协调合作, (下转P103) 2014年1月下第2期(总第332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9'/-- 进入单位实习并对学生提供培训。学生要严格按照企业的 字集成电路综合实验和集成电路CAD课程设计这两门实验 上下班制度等要求自己。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学 课中,采用芯愿景公司的软件和素材进行案例教学,让学 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掌握了实际生产中相关元件 生直观地感受到芯片制作过程中模块安排、虚拟结构单元、 的版图实现方法,明白了集成电路产业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数字单元、模拟单元、有源器件、无源器件以及布局布线 和实现方法,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的相关知识,加深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认识。在集成电 其次,双向选择,深入了解。在暑假毕业实习完成之 路版图设计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两门课程的开始过程 后,企业对实习的学生进行了综合评定,学生也对企业和 中,从企业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入课堂帮助任课教 集成电路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 师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毕业设计阶段进入实习基地进行更 以上一系列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流程 深层次的学习。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的指导教 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了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 师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 为合作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使企业减少了招聘风险, 文,保障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这既能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 降低了成本。 又能为企业本身培养所需的人才。 3结束语 最后,除本科生的实习以外,还对集成电路工程的硕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对书本 士生制定了实习计划,并聘请了北京芯愿景软件有限公司 知识的深化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更是一次记忆深刻的体验, 的两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学校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对集成电 是一次写在记忆中的成长经历 。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半年 路工程专业的硕士生进行联合培养。企业根据不同层次的 多来,经过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环 学生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以满足各自的需要。 节中的检验,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 定向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 结合的过程中自己还存在哪些方面的欠缺,校园里所学习 生的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也是为了为合作企业培养合 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实习经历虽然 格的人才,实现双赢。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根 短暂,但是学生收获颇丰,最终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据校企合作协议以及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应该适 笔者深信,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合作的进一 时地调整教学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本科教学过 步深入,致力于把合作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带给学生的 程中,从专业课开始到专业选修课,都融入了实际生产中 将是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待遇优越的就业岗位,带给企 会用到的相关内容。 业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就业生力军和企业品牌的进一步推广。 如在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以及模拟集成电路原理 参考文献 与设计两个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凡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 [1]师建英,许衍彬.大学本科集成电路实验教学改革设想 方法和版图设计部分的内容时,都融入了芯愿景有限公司 [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18-20. 的相关书籍或资料作为补充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 [2]周淑敏.校企合作、真实战的实践合作模式[J].继 企业在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时是如何进行综合考虑的。在数 续教育研究,2012(1 1):168—170. (上接P97) 保障教考分离顺利推行。目前,此模式只是构建了一个理 机教育与教育信息化,2010(8):66—67. ‘ 论模型,实效性有待于实践验证,还需随着改革的推进和 [3]廖平胜,何雄智.标准化考试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 深化进一步完善。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4]罗新华.制约高职教考分离制度推行的原因及其对策 [1]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工 [J].综合研究,2010(11):19—21. 业大学学报,2008(10):92—94. [5]张金标,邵露.关于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J]. [2]张丕振.标准化机考试题库建设实践与思考[J].计算 教育探索,2007(12):39—40. (上接P101) [4]张军.多媒体教学的回顾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6]王海燕.网络增强型教学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电化 2004(10):32—35. 教育,2005(6):40—42. [5]勾学荣,闫晶晶.LORI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 [7]张京彬,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J]. 系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9):73-76. 中国远程教育,2000(10):32—38. 2014年1月下第2期(总第332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一JO3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