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

2020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

来源:保捱科技网
2020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其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多选题选不全者给2分,共48分)

1.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伽利略斜面实验中,若斜面光滑,并且使另一个斜面变成水平,则小球将沿水平面运动到无穷远处,不会改变速度的大小,只会不断改变速度的方向

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说明,在自然界中有个守恒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就是能量 C.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规定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D.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为e=1.60×10C

2. 一颗穿甲弹以800m/s的水平速度击穿一固定在地面上的钢板后,速度变为200m/s,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甲弹对钢板的作用力做正功 B.穿甲弹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钢板的动能和摩擦产生的内能 C.钢板对穿甲弹的阻力对穿甲弹做负功 D.穿甲弹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穿甲弹的内能 3.如图所示,从高处由静止自由下落的小球自A处开始接触弹簧,到达B处时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则在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小球一直处于失重状态,动能逐渐增大 B.合力对小球做负功,小球的速度一直减小 C.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加

4. 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经过1s后物体的速度达到2.0m/s,取g=10m/s.则在这段时间内( ) A.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12J B.拉力的平均功率为2W C.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2J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10J

5. 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质量为m。在管口右端用盖板A密闭,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U形管内液体的总长度为3h,现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 由于管壁的阻力作用,最终管内液体停止运动,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

2

-19

A.mgh B.

mgh C.mgh D.mgh

2020

6.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为h的高处,以4g/5的恒定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4mgh/5 B.物体克服阻力做功mgh/5 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mgh/5

7. 质量1.0kg的铁球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当下落到全程中点位置时,具有100J的动能,如果空气阻力不计,取地面为零势能处,g取10m/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球在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为100J B.铁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20m/s C.铁球在全程中点位置时具有200J的机械能 D.铁球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20m 8. 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 在公式F=而

中,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

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场强的大小

B.由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q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F成正

比,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q成反比

C.电场强度的公式只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D. 电场强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9.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分别从同一高度沿着倾角不同的三个光滑斜面顶端均由静止释放,当物体滑至底端时( ) A.物体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相同 C.物体的速度相同

D.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2020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轻绳悬挂在小车上方 的轻杆上,随小车一起沿水平方向上以v0向右匀速运动,当 小车碰到平台突然停止后,小球上升的高度可能是( )

A.等于 B. 小于 B. 大于 D.等于2l

11. 关于静电场场强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E=F/q可知,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变为2q,电场的场强变为E/2

B.正、负检验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电场中某一点场强的方向与放入检验电荷的正负有关

C.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与放入该点的检验电荷无关

D.当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F加倍时,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变为原来的2倍 12.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和B(可看作点电荷),带电量分别为q和7q,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把它们接触一下后拿开,再将A、B间距离变为2r,那么A、B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为 ( )

A.

B. C. D.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8分,共12分)

13.某同学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 B.低压交流电源 C.毫米刻度尺 D.天平 E.重锤 F.可以拴细绳的小车 (1)从器材中选出本实验所必须的,其编号为___ _____(填写字母代号). (2)选出器材后,该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

A.按如图所示固定好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的连线沿竖直方向;

2020

B.将连着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手持纸带上端用手提住,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松开纸带,接通电源,开始打点,待重物下落后立即关闭电源,重复3~5次,打出几条纸带; D.取下纸带,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记下起始点O,在距离O点较远处选择几个连续计数点(或计时点),并计算出各点的速度值;

E.测出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即得到重锤下落的高度; F.计算出重力势能减少量和动能增加量,看两者是否相等;

请找出有错误或不妥的步骤 。(填写字母代号)

更正情况: ① ; ② 。 14. 甲同学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单位:mm)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E分别是每打两个点取出的计数点(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1)若重锤的质量为0.05kg,则重锤从开始下落到打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是___ _____J,从重锤下落到打B点时增加的动能是____ ____J,据此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g=9.8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另一位同学乙将重锤在A、B、C、D、E五个点的速度的二次方及其到O点的距离填入下表中:

各点代号 到O点的距离h(cm) 重锤的速度v(m/s) (m/s)

222

A 12.50 1.56 1.21 B 19.50 1.94 1.88 C 28.05 2.33 2.71 D 38.15 2.71 3.67 E 49.80 3.10 4.81

2020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面图像中做出 。

图像,该图像的斜率意义是

2020

三、计算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5.如图所示,分在AB的垂直平分10N.m/C)

⑴求C点的场强大小;

⑵如果把一个电子在C点,它所受到的库仑力是多大?

16.半径R=1m的1/4圆弧轨道下端与一水平轨道相连,水平轨道距离地面h=1m,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0kg的小滑块自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经过水平轨道末端B点时速度为

9

2

2

别在A、B两点放置点电荷Q1=2×10C和Q2=-2×10C,线上有一点C,且AB=AC=BC=6×10m.(k=9.0×

-2

-14-14

v0=4m/s,滑块离开B点后最终落在地面上 (g取10m/s2) ,试求:

(1)不计空气阻力,求滑块落在地面上时的速度大小v; (2)滑块在轨道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17.一列质量为m=5.0×10 kg的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以额定功率3 000 kW加速行驶,速度由10 m/s经过2 min加速到最大速度30 m/s,试求 (1)列车所受到的阻力f是多少?

(2)在这段时间内列车前进的距离l是多少?

18. 如图所示,两质量分别为M1=2.5kg和M2=0.5kg的物体通过轻绳连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开始时用手托住M1在距离地面高为H=1.2m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后经过一段时间M1落地,且落地后M1不再弹起。(g取10m/s)求:

2

5

2020

(1)当M1落地时M2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 M1落地后M2还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是多少?

2020

高一级物理检测答案 4月2日—4月3日

答案制作人:孙其敏 审核:贾庆泉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B 2 C 3 D 4 C 5 C 6 B 7 A 8 A 9 AB 10 ABD 11 ABD 12 AD 二、实验题(13题4分,14题8分,共12分)

13.(1)ACE (2)BC ; ①B中应让重锤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②C中应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 14.(1)9.56×10 9.40 ×10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2)作图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三、计算题

-2

-2

15解:(1)由10 N/C,

-2

及r=6×10m可知,Q1和Q2在C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 E1=E2=5×

-2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合场强E=5×10N/C (2)当把电子在C点时它所受到的库仑力F=Ee=8×10N 16. 解:(1)由B点到地面对小滑块应用机械能守恒得

-21

-2

,解得v=6m/s

(2)对滑块在轨道上由A点滑行至B点应用动能定理,得:解得:W=2J

17.解析:(1)由P=Fv及F=f时v=30 m/s得f=1.0×10N

(2)设列车在2min内前进的距离为l, 由动能定理知

5

W-fl=mv'-mv22

代入数据求得l=1.6km。

2

18. 解:(1)由机械能守恒知,M1gH- M2gH=(M1+M2)v/2 解得,v=4m/s

(2)在M1落地后对M2应用机械能守恒得:M2gh =M2v/2,解得h=0.8m

2

20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