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霓裳羽衣曲》的艺术特征及对宋代舞蹈的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马丽娜
指导教师 杨旺生
摘要: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之一。唐代中国在政治、经济、
文化、艺术、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舞蹈艺术在唐代是以的表演艺术形式、
特别的舞蹈分类方法~摘取了古代舞蹈发展的顶冠。其中的《霓裳羽衣曲》更是代表了盛唐时期舞
蹈艺术的特征~从对这个作品来分析~得出《霓裳羽衣曲》舞蹈的艺术特征~对后代舞蹈艺术的影
响~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促进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霓裳羽衣曲,舞蹈艺术,艺术特征,影响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Music NiShangYuYi and Influences to the
Dancing Art in Song Denasty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 Lina
Tutor YANG Wangsheng
Abstract:Tang dynasty China was the most enormous contribution to history, the strongest strength, the kingdom was one of the longest history. Tang Dynasty China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rt, foreign relation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Dance in the Tang Dynasty is an independent performing arts forms, especially dance classification, the removal of the top three ancient dance development. The \"performance featured song,\" is represented high Tang period dance and art features works from this analysis, resulting in the \"performance featured song,\" Dance of the art features to future generations dance and art, with history as a mirror and draw lessons from history and elements, of the dregs for our dance and art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Ni Shang Yu Yi;Dancing Arts; Artistic features; influence
对于中国的舞蹈艺术来说,唐代是古代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代。唐代舞蹈犹如盛
开的百花,植根于广阔深厚的各民族民间乐舞的沃土上;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
异
域多姿多彩的外来舞蹈艺术精华;它作为一种的表演艺术形式,高踞于中国古代舞[1]蹈历史的巅峰。盛唐时期的舞蹈则是唐代舞蹈艺术的繁盛顶峰,这一时期舞蹈最具代
表作的是《霓裳羽衣曲》,本文将对《霓裳羽衣曲》的作品进行分析,概括总结这个作
品的艺术特征并阐述其对宋代舞蹈的一些影响。
一、盛世杰构——《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它仍
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个璀灿的明珠。传说它是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创作。安史
1
之乱后失传。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得残谱,昭惠后周娥皇与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但已非原味了。南宋年间,姜夔发现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此曲约成于公元718-720年间,关于它的来历,则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玄宗登三乡驿,望见女儿山(传说中的仙山)触发灵感而做。
第二种说法则是根据《唐会要》记载:天宝十三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方式,更改了一些西域传入的乐曲,此曲就是根据《婆罗门曲》改编。
第三种则折衷前两种说法,认为此曲前部分(散序)是玄宗望见女儿山后悠然神往,回宫后根据幻想而作;后部分(歌和破)则是他吸收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而成。
白石记谱填词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词为长短句,结构上显然已受到词乐的影响。但音调古朴,曲中常出现降低的七度音(降7),体现出唐代燕乐侧商调的典型风格。歌曲的情调闲雅而沉郁,特别是两处(降7)音与“人何在”、“飘零久”的歌词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其描写的是仙乐飘飘、舞姿婆娑的情景,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
在盛唐时期的音乐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的《霓裳羽衣曲》在唐宫廷中倍受青睐。[2]玄宗亲自教梨园弟子演奏,由宫女歌唱,用女艺人30人,每次10人。有关此曲的表演情景,白居易、元稹在诗中均有精彩描写。《霓裳羽衣曲》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乱后,宫廷就没有再演出了。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和昭惠后曾一度整理排[3]演,但那时宫廷传存的乐谱己经残缺不全。
二、《霓裳羽衣曲》的艺术特征
《霓裳羽衣曲》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明显的艺术特征,笔者分析研究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道混容色彩
《霓裳羽衣曲》据认为是一首印度传入的乐曲,原名为《婆罗门》,天宝十三面(公元754年),唐玄宗以太常刻石的方式将58首大多带有胡乐曲名的乐曲重新命以具有道[4]》。乐色彩的曲名,其中就包括变《婆罗门》为《霓裳羽衣曲由此看来,《霓裳羽衣曲》应该是带有些西域佛教音乐的风味的,在音乐上,吸收了印度佛曲,在舞姿上糅进了西域舞蹈中精彩的旋转动作。但是其曲名“霓裳”“羽衣”又无疑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
舞蹈艺术一开始起源于宗教,并伴随着宗教的流传而发展。唐代舞蹈也不列外。唐王朝奉行佛道并用的宗教,尤其推崇道教。唐代尊老崇道的方针是唐老祖李渊制定的,据《道教》记载“以李氏出自(太上)老君,故崇道教”。为了保证其社稷的长治久安,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任何一个争权者都要将自己说成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以便给自己的家天下涂上一道君权神授的灵光圈。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大乱后的与民休息、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而对于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的长足发展,到唐代的时候臻于极盛。唐代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的崇奉佛教,所以唐代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非常深入广泛,信佛者众多。士大夫与僧人诗歌唱和之作,充斥于唐人诗文中。
佛教与道教是当时信奉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两种宗教。道教是在中国成长,在吸收古
代巫术文化后逐渐形成,其本身无歌舞,但通过舞蹈在宗教活动中弘扬教义,以歌舞渲染了宗教文化的色彩。
艺术源于生活,所以当时的舞蹈艺术就带有佛教和道教色彩。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世界许多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舞蹈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
2
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特别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的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励精图治,从各个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结束了武则天死后一度出现的不稳定局面,使唐朝达到了繁荣富强的顶点——“开元之治”。开元年间,唐玄宗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改革了社会积存的许多弊端,巩固发展了唐朝政权。开元中后期,唐玄宗推行的各种措施逐步收到了成效,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清明,百姓富庶,[3]国力强盛,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唐朝这种博大包容、开放进去的精神,造就了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盛唐气象”,即一种兼收并蓄、洋溢着勃勃生机的社会精神。此时的王室已有一定的力量,而艺术作为一种动态的发展事物也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玄宗本人深爱带有道乐清丽淡雅特色的法曲,因此经他加工的舞蹈乐曲也都带有这种佛道混融的色彩。
(二)浪漫主义色彩
表演《霓裳羽衣曲》,从舞者的打扮的美丽、雅致,服饰的淡雅及佩戴珠翠,到动作的轻盈飘忽、优美柔婉无不显示出浪漫主意的艺术特征。《霓裳羽衣曲》从音乐、舞蹈到服饰,都力图传造出一种“仙意”,把那种虚无缥缈、美妙得神仙幻境用乐曲表现出来。创造一种与客观现实不同的另一个境界。这是对立“现实”的“突破”,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其构思的新颖别致、立意的独出心裁、舞蹈设计的别具一格,都达到了唐代浪漫主义乐舞作品的高峰。
音乐开始是各种不同的乐器,参差交错地奏出自由、悠扬动听的散序。接着慢拍子[5]的中序,引出了翩翩起舞的舞人。诗人白居易有《霓裳羽衣歌》诗篇,描绘了这个乐舞的情貌舞态,正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轻盈飘忽的旋转,流畅行进的舞步和突然回身动作的巧妙结合,优美柔婉的“小垂手”舞姿,轻急而行,衣裙如浮云飘起,像仙女在云朵中移动。入“破”以后,“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快速激烈的舞蹈动作,使装饰的环配缨珞不断跳跃闪动,发出清脆的声音。舞蹈在一段快节奏后,忽然收住,像美丽的鸾凤收翅停飞。全舞在“长引一声”的慢节奏延长音中结束。白居易赞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6] 爱霓裳舞。”
(三)舞蹈表演形式丰富多变
从表演形式上看,舞蹈的演出形式并不是固定的。唐代宫廷几个时期表演的《霓裳羽衣曲》都有所不同。天宝四载(745年)册立杨贵妃时奏《霓裳羽衣曲》,和杨贵妃在[7]木兰殿表演的《霓裳羽衣曲》都是独舞形式。郑嵎根据曾在宫中侍候过唐明皇的老宫人回忆,写下《津阳门诗》,诗中描述了在庆祝明皇生日时,宫中举行规模盛大的艺术表演,
宫妓们表演过《霓裳羽衣曲》,诗云:“人惜曲终更羽衣”,作者自注说“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配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曲终,珠翠可扫。”看来是人数众多的大型舞蹈。在“跳珠撼玉”的激烈舞蹈动中,宫妓的佩饰散落在地,如果表演人数不多,怎能有“曲终,珠翠可扫”的情形呢,看来唐明皇在位时,《霓裳羽衣曲》既有独舞形式,也有群舞形式。文宗开成元年,教坊以15岁以下的少年舞者300人舞《霓裳羽衣曲》;宣宗时,宫中也曾用几百宫女组成的大型对舞表演《霓裳曲》,舞者手持幡节,穿羽服,饰以珠翠,飘飘然有如飞翔在云端的鹤鸟,这种大规模的群舞,往往偏重于摆排场和队形的变化。白居易元和年间在宫中看见的《霓裳羽衣舞》也就是《霓裳羽衣歌》诗中所描写的,则是双人舞,诗中写到:“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是描写一对仙女般美丽的舞者,时而相招聚拢,时而挥袖分开的地位调度。而诗中最后说他已将此舞教给李娟、张态二人,更说明这是双人表演的《霓裳羽衣舞》。
3
(四)曲式结构精美完整
《霓裳羽衣曲》属于唐代的大曲,其开始时是“散序”,是一段节奏自由,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而成的曲调;接着是“中序”慢节奏的曲调和歌唱,有时舞蹈随歌声进入,有时只歌不舞;最后是“破”,即节奏多次变化的快速舞曲。故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共36段:散序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中序又名拍序或歌头,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也有由慢转快的几次变化,有歌舞;曲破又名舞遍,以舞为主。
唐代大曲集器乐、歌唱、舞蹈于一体,并把它们结构化,艺术化,均衡而完美。如图1。
长篇 成套 复杂 多段落
————————————————————————————— 第一层结构: [散序] [中序] [破]
—————————————————————————————
(器乐为主) (歌唱为主) (舞蹈为主)
第二层结构: 散序 靸 排遍 攧 正攧 入破 虚催 实催 衮遍 歇拍 杀衮
第三层结构: —— — —— — —— —— —— —— —— —— —— (个别曲段)
图1 唐代大曲结构示意图
音乐为整个歌舞的结构体,从基本的曲段到完整的组合,有三层结构:
第一层结构:“散序”——“中序”——“破”三部分,包含器乐、歌唱、舞蹈。
第二层结构:在第一层结构的基础上,各部分又细致构成,从“散序”到“杀衮”的构成中,每一构成含有十多个段落,是歌舞乐个性化表现。
第三层结构:在第二层结构“散序”到“杀衮”的构成中,每一构成包含了一支曲段或数支曲段。其伸展性可以使有的部分多达二十四段之多。
第一层结构,歌、舞、乐三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第二层结构,歌、舞、乐的个性发挥,华彩段落。第三层结构是最小的构成单元,它的数量是可以控制的。这样细致繁复的结构,使歌、舞、乐在艺术整体和谐中,个性与综合,部分与整体,趋于均衡完整。可谓乐融诸艺,体用完美。
《霓裳羽衣曲》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宠大而多变的曲体,其艺术表现力显示了唐代宫廷音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其乐队通过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可看出有磬、箫、筝、笛、箜篌、筚簟、笙等乐器。
南宋丙午(1186)年间,姜白石旅居长沙,一次登祝融峰在乐工故书中偶然发现了商调霓裳曲的乐谱十八段,他为“中序”第一段填了一首新词,即《霓裳中序第一》,连同乐谱一起被保留了下来,词如下: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彷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沈思年少浪。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
4
[8]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由上可见,白石记谱填词的《霓裳中序第一》分上下片,歌词为长短句,结构上显然已受到词乐的影响。但音调古朴,曲中常出现降低的七度音(降7),体现出唐代燕乐侧商调的典型风格。歌曲的情调闲雅而沉郁,特别是两处(降7)音与“人何在”、“飘零久”的歌词相配合、更加深了感慨的色彩。
白居易有《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诗,对此曲的结构和舞姿作了细致的描绘:全曲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散序为器乐演奏,不舞不歌;中序始有拍,且歌且舞;曲破为全曲高潮,繁音急节,声调铿锵,结束时转慢,舞而不歌。
(五)舞蹈风格圆润流转
《霓裳羽衣曲》在舞蹈上既采用了极度优美的传统舞姿—
— “小垂手”等,又糅进了西域舞中精彩的旋转动作,并改
变其原有矫健豪放的气质,赋予它飘忽不定、回旋宛转之资。[9]动作轻盈飘忽、优美柔婉,无不显示出舞蹈的圆润流转。(如
图2)诗人白居易有《霓裳羽衣歌》诗篇,描绘了这个乐舞的
情貌舞态,正如“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
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同时十分讲究腰的运用,腰作为整个身体运动的轴心,
其往复回转显出体活,所谓“体如游龙”。“迁腰回翔”正是“游
龙”的意向。借助于回翔之迁腰,就有了“缟袖之翩翻”、“长
袖已飚回”。
图2 唐代霓裳羽衣曲舞图
三、《霓裳羽衣曲》对宋代舞蹈的影响
(一)宗教色彩的影响
传统的佛、道二教,因其符合封建统治者消磨民众反抗意志的需要,历来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驾驭百姓的工具。经魏晋以来历次灭佛、禁佛运动的打击,佛教进一步本 土化、世俗化,进入宋代,佛、道两教被正式置于国家稳固的管理之下,其宗教事务、活动 、仪式、聚会等也受到代表国家权力的各地官府的参与和控制,成为主流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因而这种统治者可控制范围内的佛、道二教宗教结社结会活动,自[10]然也是被默认和允许的 。在宋代舞蹈上依然继承了唐代《霓裳羽衣曲》佛道混容的色彩,如《目连戏》,明末清初张岱《陶庵梦录》记述宋代的《目连戏》说:\"凡……天地神祇、牛头马面、鬼母丧门、夜义罗刹……,一似吴道子地狱变相\"。从唐代佛、道兴起发展以来,因果轮回,修仙符箓沁入社会,因而神佛灵怪题材占有相当比重的剧目。而“蹬踏判”、“装鬼神”、“金刚、力士”菩萨舞也就成了这一类剧目人物造型的基础。[11]因此这类舞蹈形式能够被戏曲直接吸收,或者移入戏曲。
(二)表演形式上的影响 [12]从表演形式上来看,《霓裳羽衣曲》的表演形式多样化,唐代已有的“队舞”,如王建《宫词》有“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对宋代的宫廷舞蹈影响很大。宋代舞蹈是表演性群舞,宫廷乐舞的主要形式就是“队舞”,它是舞人众多的、程式严格的表演队伍。宋代队舞的主体是歌舞队。唐代舞蹈中的许多经典作品,都被宋代“队舞”继承发展。如唐代舞蹈《霓裳羽衣曲》、《朽枝》、《剑器》、《浑脱》、《菩萨蛮》等,在宋代宫廷变成《拂霓裳队》、《朽枝队舞》、《剑器队舞》、《玉兔浑脱队舞》、《菩萨蛮队舞》。唐代乐舞中经典性的舞蹈,被变革在宋代“队舞”新的表演形式之中。宋代宫廷队舞,虽然不如唐代宫廷乐舞那样气势庞大,但在内容形式上都有所变革。如,宋代队舞出现了唱、念、舞结合的综合化趋势,边歌边舞,
运用道具。道具运用不是回归前代
5
手执器具方面,而是朝着场景方面发展,如桌子、酒果、笔墨、莲花和荷花道具等。同时,“队舞”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有朗颂致语。表演人数由数十人至上百人,兼具礼仪典礼和娱乐欣赏多种功能。“队舞”中主要演员有分工,负责念口号的叫“杖子头”,负责指挥表演队伍兼念致语的叫“竹竿子”,负责引舞和独舞的叫“花心”。演出时先有致语和念诗,后有歌舞奏乐表演,中间有问答,起到衔接节目的作用。宋代“队舞”在服饰和场景效果上依然受《霓裳羽衣曲》的影响,讲究华美的服饰和唯美的场景效果,如《佳人剪牡丹队》由女伎数人表演,头饰衣领都戴上牡丹花,服饰花色要变化多次,使人眼花缭乱;《采莲队》用大量的牡丹花表现仙女乘轻舟翩翩起舞的动人场面。
(三)曲式结构上的影响
宋代大曲继承唐代大曲,在结构上基本套用唐代大曲。但唐代大曲长篇、成套、复杂、多段落,宋代大曲则是 “裁用”唐大曲的完整结构,将唐代大曲完整的结构“裁截用之”,用单人、双人舞的形式呈现。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称“摘遍”。这保持了唐代大曲歌、舞、奏乐相结合的形式,但出现了用音乐舞蹈叙述或表演一定人物情节内容。
例如《舞末》,就是只有两名舞蹈者表演,只取《霓裳羽衣曲》的第三部分“破”进行表演。宋太宗所制二十九首之多的“曲破”就是一个例子,舞蹈表演也多用独舞、双人
舞,如前面所说的《舞末》。宋代大曲被“裁用”、“摘遍”的《舞末》,结构如图3。
———— ——————————————————
[中序] [破]
衮遍 歇拍 杀衮 „„正攧 入破 虚催 实催
舞头................................(下场)
舞尾„„„„
图3 宋代《舞末》结构示意图
“舞头”从“正攧”进入,独舞到“歇拍”时,“舞尾”进入,二人合舞一段后,“舞头”下场,“舞尾”再舞至结束。从结构来看,宋代大曲体用松散,形式简化。宋人对于歌、舞、乐成套搬演,已没有兴趣。但对于局部的舞段,尚存好感,“破其悠长为繁碎”,摒弃冗长,仅以单人、双人舞蹈表演发挥。
(四)舞蹈风格的影响
封建社会后期,舞势衰落,戏曲兴盛。随着戏曲对社会娱乐的全面占领,舞蹈发展,一方面走入民间,另一方面被戏曲吸收消化,融合在戏曲框架及表现之中。在戏曲艺术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对舞蹈有不同方式的吸收融合。宋代流行的戏曲,大部分也是吸收了
《霓裳羽衣曲》的特点:圆润流畅,曲折变化;节奏鲜明,动静结合;技艺交融,刚柔相济;整体和谐,均匀连贯。
宋代杂剧中,有不少名目是来自唐宋大曲。宋代官本杂剧段数280本,其中有一半是用唐宋大曲的曲目。宋代杂剧与大曲队舞同台演出,杂剧对大曲队舞的吸收,势所必然。唐宋大曲歌舞《绿腰》(《六么》)《熙州》等名目,在宋代杂剧中可见到《崔护六么》《莺莺六么》《羹汤六么》《骆驼熙州》《迓鼓熙州》等。南戏中许多曲调也是来自唐宋大曲,如南戏中所奏曲调“梁州”“剑器”“绿腰”“采莲”等,都是出自唐宋大曲。名目和曲目的吸收继承,反映了戏曲对大曲歌舞的吸收。在表演时,有负责念致语或朗诵的“竹竿子”,上场致语朗诵。
又如女子群舞《国色天香》,是根据史书中记载的舞蹈“霓裳羽衣舞”, 和唐诗中对杨贵妃这一千古佳丽乐舞相和的描写,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创作的。大胆借鉴了舞
6
蹈的肢体语言,来展现杨玉环“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绝代风华。整个舞蹈不仅气韵生动,丰美华贵,富丽堂皇,还于举手投足间尽展妩媚,在婀娜多姿里抛洒几多柔情,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视角冲击力,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丰厚文化底蕴。整个舞蹈气韵生动,举手投足间尽展妩媚。特别是演员们的服装,富丽堂皇、明艳照人亦汲取了不少唐代舞蹈的特色。
结语
从《霓裳羽衣曲》的艺术特征对宋代舞蹈艺术发展的影响,可以为现代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我们在发展舞蹈艺术的时候,一方面要追寻舞蹈的历史视界,对舞蹈的历史意义进行传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有自己的视界,用不同的立场和观[13]点对舞蹈作品做出的新的解释。因为我觉得舞蹈艺术并不仅仅是一种再现的艺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从《霓裳羽衣曲》对后代舞蹈发展的影响,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唐代是古代燕乐舞蹈最繁荣的时代,也是封建社会达到顶峰的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对各民族间舞蹈是注入他们所需要的政治内容,从内容到形式都大加改造,以适应其政治和享乐的需要。但总的说来,艺术是人民创造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艺术形式曾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过,为他们的政治目的服务过,而否定他们,把他们当作封建性的糟粕而抛弃他们。我们要把带有封建色彩的糟粕摈弃,将其精华集中起来,通过身体的各种形态、流动、表情,把最值得我们称道得、引以自豪的东西、想法装进去。因此,对舞蹈艺术的发展我们应持创造的态度,而不是单纯的去模仿、复古。[14]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取其精华,为现代舞蹈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为今后的我国舞蹈艺术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致谢
此论文的创作得益于大学四年来文学艺术系各位老师对我的精心教导,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杨旺生副教授在我平时的学习和本论文的写作中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天伊(中国舞蹈这棵树[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2]李斌城(唐代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何山(影响华夏文明与历史进程的101件中国大事[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 [4]靳学东(中国音乐导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5]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
[7]王宁宁,江东,杜晓青(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8]刘煦(后晋)(旧唐书?音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王克芬(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10]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11]欧阳予倩(唐代舞蹈[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12]常任侠(中国舞蹈史话[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13]Dewey,John.Art as Experience[M].New York:Minton and Balch,1934.
[14]Fleming,William. Arts and Ideas(7th ed)[M]. New York:Rine-hart
Winston,1968.
7
总黄酮
生物总黄酮是指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黄酮和黄酮醇,其它包括双氢黄(醇)、异黄酮、双黄酮、黄烷醇、查尔酮、橙酮、花色苷及新黄酮类等。
简介
近年来,由于自由基生命科学的进展,使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类黄酮受到空前的重视。类黄酮参与了磷酸与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蛋白质的磷酸化、钙离子的转移、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氧化还原作用、螯合作用和基因的表达。它们对健康的好处有:( 1 ) 抗炎症 ( 2 ) 抗过敏 ( 3 ) 抑制细菌 ( 4 ) 抑制寄生虫 ( 5 ) 抑制病毒 ( 6 ) 防治肝病 ( 7 ) 防治血管疾病 ( 8 ) 防治血管栓塞 ( 9 ) 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 ( 10 ) 抗肿瘤 ( 11 ) 抗化学毒物 等。天然来源的生物黄酮分子量小,能被人体迅速吸收,能通过血脑屏障,能时入脂肪组织,进而体现出如下功能:消除疲劳、保护血管、防动脉硬化、扩张毛细血管、疏通微循环、活化大脑及其他脏器细胞的功能、抗脂肪氧化、抗衰老。 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多酚、银杏类黄酮等的药理和营养性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类黄酮既是药理因子,又是重要的营养因子为一种新发现的营养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效。目前,很多著名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都是类黄酮。例如,茶叶提取
物和银杏提取物。葛根总黄酮在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也已有多年,其防治动脉硬化、治偏瘫、防止大脑萎缩、降血脂、降血压、防治糖尿病、突发性耳聋乃至醒酒等不乏数例较多的临床报告。从法国松树皮和葡萄籽中提取的总黄酮 \" 碧萝藏 \"-- (英文称 PYCNOGENOL )在欧洲以不同的商品名实际行销应用 25 年之久,并被美国 FDA 认可为食用黄酮类营养保健品,所报告的保健作用相当广泛,内用称之为 \" 类维生素 \" 或抗自由基营养素,外用称之为 \" 皮肤维生素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碧萝藏的抗氧化作用比 VE 强 50 倍,比 VC 强 20 倍,而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尤其对皮肤的保健、年轻化及血管的健康抗炎作用特别显著。在欧洲碧萝藏已作为保健药物,在美国作为膳食补充品(相当于我国的保健食品),风行一时。随着对生物总黄酮与人类营养关系研究的深入,不远的将来可能证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人类必需的微营养素或者是必需的食物因子。性状:片剂。
功能主治与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本品具有增加脑血流量及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可用于缓解高血压症状(颈项强痛)、治疗心绞痛及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疗效。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片含总黄酮,,,,,每次,片,,日,次。
不良反应与注意
不良反应和注意:目前,暂没有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8
洛伐他丁
【中文名称】: 洛伐他丁
【英文名称】: Lovastatin
【化学名称】:(S)-2-甲基丁酸-(1S,3S,7S,8S,8aR)-1,2,3,7,8,8a-六氢-3,7-二甲基
-8-[2-(2R,4R)-4-羟基-6氧代-2-四氢吡喃基]-乙基]-1-萘酯
【化学结构式】:
洛伐他丁结构式
【作用与用途】洛伐他丁胃肠吸收后,很快水解成开环羟酸,为催化胆固醇合成的早期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降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胆固醇含量。亦可中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降低血浆甘油三酯。可有效降低无并发症及良好控制的糖尿病人的高胆固醇血症,包括了胰岛素依赖性及非胰岛
素依赖性糖尿病。
【 用法用量】口服:一般始服剂量为每日 20mg,晚餐时1次顿服,轻度至中度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可以从10mg开始服用。最大量可至每日80mg。
【注意事项】?病人既往有肝脏病史者应慎用本药,活动性肝脏病者禁用。?副反应多为短暂性的:胃肠胀气、腹泻、便秘、恶心、消化不良、头痛、肌肉疼痛、皮疹、失眠等。?洛伐他丁与香豆素抗凝剂同时使用时,部分病人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使用抗凝剂的病人,洛伐他丁治疗前后均应检查凝血酶原时间,并按使用香豆素抗凝剂时推荐的间期监测。
9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
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
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
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用药注意
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关于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已经超过10年。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并不多,主要是肝酶增高,其中部分为一过性,并不引起持续肝损伤和肌瘤。定期检查肝功能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使用的前3个月,如果病人的肝脏酶血检查值高出正常上线的3倍以上,应该综合分析病人的情况,排
除其他可能引起肝功能变化的可能,如果确实是他汀引起的,有必要考虑是否停药;如果出现肌痛,除了体格检查外,应该做血浆肌酸肌酸酶的检测,但是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罕见。另外,它还可能引起消化道的不适,绝大多数病人可以忍受而能够继续用药。
10
红曲米
天然降压降脂食品——红曲米
红曲 红曲米又称红曲、红米,主要以籼稻、粳稻、糯米等稻米为原料,用红曲霉菌发酵而成,为 棕红色或紫红色米粒。
红曲米是中国独特的传统食品,其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早在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红曲的功效:营养丰富、无毒无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淤的功效。上世纪七十年代,日本远藤章教授从红曲霉菌的次生级代谢产物中 发 现 了 能 够 降 低 人 体 血 清 胆 固 醇 的 物 质 莫 纳 可 林 K( Monacolin-k ) 或 称 洛 伐 他 汀 , (Lovastatin) ,引起医学界对红曲米的关注。1985 年,美国科学家 Goldstein 和 Brown 进一 步找出了 Monacolin-k 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机理,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红曲也由此名声大噪。
红曲米的医疗保健功效如下:
1.降压降脂:研究表明,红曲米中所含的 Monacolin-K 能有效地抑制肝脏羟甲基戊二
酰辅酶 还原酶的作用,降低人体胆固醇合成,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贮存;加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 摄取与代谢,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肝 脏内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的合成,促进脂质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对人 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甚至能逆转动脉粥样硬 化的作用。
2.降血糖:远藤章教授等人曾直接以红曲菌的培养物做饲料进行动物试验,除确定含有红曲 物的饲料可以有效地使兔子的血清胆固醇降低 18%~25%以上外,又发现所有试验兔子在食 入饲料之后的 0.5 小时内血糖降低 23%~33%,而在 1 小时之后的血糖量比对照组下降了 19%~29%。说明红曲降糖功能显著。
3.防癌功效:红曲橙色素具有活泼的羟基,很容易与氨基起作用,因此不但可以治疗胺血症 且是优良的防癌物质。
4.保护肝脏的作用:红曲中的天然抗氧化剂黄酮酚等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11
压乐胶囊
压乐胶囊成分
压乐胶囊”唯一成分“红曲酵素”大纪事
1970:红曲米提取6种他汀,制成降脂药世界第一红曲,是寄生在红曲米上,发酵提取
压乐胶囊
的活性生物菌。70年代日本科学家远藤根据《本草纲目》上记载红曲的“活血”功效的启示,从红曲营养液中分离出优良的6种含胆固醇抑制剂和甘油三酯分解剂的红曲菌,被命名为“莫纳可林”即“他汀类”,此后30多年来,红曲米提取的“他汀”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最好的降脂药,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2002: 降压史上历史性突破----6种他丁+2种红曲降压素=“红曲酵素” 2002年,震惊世界的生物领域重大发明,红曲中的降糖、降压、抗癌成分(GABA-GLUCOSAMINE)通过发酵提取,在原来6种他丁的基础上合成“红曲酵素(Monacolin-R),经大量的临床试验,这种复合酵素不仅保留了生物他丁的降脂功效,而且它的降血压效果堪比任何药物,《药日新闻》撰文品论,红曲酵素的出现,将开辟降压药新时代。
2008: 6年临床证实“红曲酵素”降血压、治心脑、防猝死、能停药 随后的6年,5
万名高血压患者临床运用证实:“红曲酵素”对调理器官微血循环、帮助血液进行重新分配,迅速降压,修复受损心脑肝肾作用显著。而且“红曲酵素”降压同时、养心、护脑、清肝、活肾的功效,达到了降压药的顶峰~“红曲酵素”也被世界医学界誉为“可以媲美青霉素的旷世发现~” “红曲酵素”摘取美国医学界最高荣誉“拉斯克奖” “红曲酵素”的发现者日本Biopharm研究所所长远藤章(74岁),因此项发明被授予美国医学界最高荣誉“拉斯克奖”,纽约布隆博格将颁奖理由归结于“数千万
12
人因此得以延长生命~”
通 知
各地消费者:
为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公司从2011年4月起,
正式委托国家GMP认证企业 吉林市隆泰参茸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我公司产品《压乐牌鑫康延平胶囊》(以下简称压乐)。
按照国家规定,《压乐》产品盒子和说明书做以下相应调整:
1.委托生产企业由原来的“山西天特鑫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改为“吉林市隆泰参茸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2.生产地址由原来的“山西省大同县马连庄”,改为“吉林
省桦甸市经济开发区”。
3. 产品企业标准由“Q140200TTX009-2010”改为“Q/HDLTS.
09-2011”.
4.卫生许可证由“晋卫食证字(2007)140000-110039号”,
改为吉卫食证字(2008)第220282-SC4348号。
5.增加了食品流通许可证号SP1101051010090481(1-1)。
6.盒子上增加了“数码钞票花纹防伪”技术,包装上的花纹
清晰,仔细观看,花纹中间有“压乐”字样。
13
北京鑫康胜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011年4月6日
本店郑重声明:不卖假货!
每天解释防伪码的问题真的很累~请顾客买之前先看完。厂家因为不让在网上出售,所以我们的防伪码都要刮掉,那个防伪码对于顾客来讲是查询真伪用的,但是对于代理来讲是厂家用来查串货用的,所以我们网上出售一定要撕掉,希望您理解~如果您不能接受的话,请不要拍,免得没有必要的麻烦~以后凡是因为防伪码被撕申请退货的顾客,本店一律不支持~请您考虑好了再拍~~
我们盒子上的防伪挖掉了一部分,是查不了的,因为厂家严查网上低价串货,厂家可以从防伪数字查出货源,不能接受的请不要拍~绝对正品,收到可以试用几天满意在确认,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
谁能详细给我介绍一下药品串货。谢谢~ 浏览次数:697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9-12 16:15 | 提问者:yanyecc
最佳答案 药品串货是一种违规操作。一般来说药品的经营,在地方都是有代理商,代理商是负责独家供货,而药品的生产厂家也会给予市场保护,每个地区不能出现同样品种的经营代理商。串货是指通过厂家发货到其他的地方,再把药品流通到有生产厂家代理商的地方市场去销售,形成了市场冲撞~ 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新浪微博
回答时间:2010-9-2 22:29
药品串货对药厂有什么害处 浏览次数:607次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10-10-22 11:52 | 提问者:匿名
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什么是串货。
串货的种类有以下3种:
1.良性串货:厂商在市场开发的初期,有意或者无意地选中了市场中流通性强的经销商,使其产品迅速流向市场空白区域和非重要区域。
2.恶性串货 :经销商为了获得非正常利润,蓄意向自己辖区外的市场倾销商品。
恶意串货形成的5个大的原因:
1.市场饱和;
2.厂商给予的优惠不同;
3.通路发展的不平衡;
4.品牌拉力过大而通路建设没跟上;
5.运输成本不同导致经销商投机取巧。
14
对厂家来说:——害处
可追溯性差,出了事搞不清状况。
价格体系混乱长远看影响品牌发展。
消费者得不到应有保证,经销商受到打击,不利于渠道建设。
当然也有好处。所以窜货屡禁不止
这里学问不小,可以慢慢交流。
新浪微博
回答时间:2010-10-22 10:20 | 我来评论
压乐胶囊”唯一成分“红曲酵素”大纪事
1970:红曲米提取6种他汀,制成降脂药世界第一
红曲,是寄生在红曲米上,发酵提取的活性生物菌。70年代日本科学家远藤根据《本草纲目》上记载红曲的“活血”功效的启示,从红曲营养液中分离出优良的6种含胆固醇抑制剂和甘油三酯分解剂的红曲菌,被命名为“莫纳可林”即“他汀类”,此后30多年来,红曲米提取的“他汀”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最好的降脂药,在临床上大量使用。
种他丁+2种红曲降压素=“红曲酵素” 2002:降压史上历史性突破----6
2002年,震惊世界的生物领域重大发明,红曲中的降糖、降压、抗癌成分(GABA-GLUCOSAMINE)通过发酵提取,在原来6种他丁的基础上合成“红曲酵素(Monacolin-R),经大量的临床试验,这种复合酵素不仅保留了生物他丁的降脂功效,而且它的降血压效果堪比任何药物,《药日新闻》撰文品论,红曲酵素的出现,将开辟降压药新时代。
2008:6年临床证实“红曲酵素”降血压、治心脑、防猝死、能停药
随后的6年,5万名高血压患者临床运用证实:“红曲酵素”对调理器官微血循环、帮助血液进行重新分配,迅速降压,修复受损心脑肝肾作用显著。而且“红曲酵素”降压同时、养心、护脑、清肝、活肾的功效,达到了降压药的顶峰~“红曲酵素”也被世界医学界誉为“可以媲美青霉素的旷世发现~”
•“红曲酵素”摘取美国医学界最高荣誉“拉斯克奖”
“红曲酵素”的发现者日本Biopharm研究所所长远藤章(74岁),因此项发明被授予美国医学界最高荣誉“拉斯克奖”,纽约布隆博格将颁奖理由归结于“数千万人因此得以延长生命~”
“压乐胶囊”1粒见效,当天停服所有西药
6个月血压彻底稳定,并发症消失,实现终身停药。
“压乐胶囊”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纯生物制剂降压新品,独含的“红曲酵素”成分能调理心脑肝肾器官微循环,帮助血液进行重新分配,减少心脏压力,清除血液垃圾,软化血管,达到不让血压升起来的目的,修复受损心脑肝肾,达到源头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1粒见效,当天可停服降压西药,3—7天平稳血压
头痛,头晕,耳鸣,胸闷,乏力等症状逐渐改善,7天后,睡的香了,眩晕症状消失,脑供血不足,心
15
肌缺血等症状明显好转,可减少服用量。
1个月内,逐渐减少“压乐胶囊”的服用量, 3天服一粒
血液流动越来越通畅,血压平稳,血脂,血粘度降低。高血压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腿脚有力,精神好,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危险解除。
6个月内,60%高血压患者可停掉“压乐胶囊”
随着患者心、脑、肝、肾器官得到全面修复,心脑肝肾功能恢复年轻态,血液分布完全正常,血液干净,血管有弹性,血压持续平稳,6个月内1期高血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即可停药。2期高血压患者只需5-10天服用1粒,即可保持血压持续平稳,冠心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3期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心梗、中
-3天服用1粒,不再担心血压高、心梗、中风反复发作,并发症恶化。到良好治疗,2
根源阻击高血压,不让血压升起来
全面逆转并发症,拯救心脑肝肾
16
风后遗症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