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任课教师: 任课年级:高一年级
教学计划
学科:信息技术 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程名称 本课程总课时 信息技术基础 33 已讲授课时 0 尚需课时 33
教材(名称、版本) 2007年7月第4版 本教材包括信息及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下)、信息的资源管理、信息的安全共六章。其中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下)、信息的安全是本书的重点,教学重难点量占本书的65%,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主要培养学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并用于学习和生活,当然本最重要的还在于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及教学要求。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认知前提分析 1、优势 现在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而且,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部分学生比较感兴趣。 2、不足 由于学校电脑设备想较其它县市学校落后,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 (二)情感前提分析 1优势 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 2不足 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 二、改进措施 (一)教学措施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5、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 (二)教育措施 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三、优(差)生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 2、完成学校制定的合格率和会考A率 3、培养些技术较深、知识较好的优势生 4、加强后进生转化辅导工作 (二)辅导对象 1、加强优势生辅导,使其尽量都能达到A,并在班级中起骨干作用 2、引导优势生,特长生帮助后进生转化进步工作,尽量做到无一人不及格 (三)辅导形式,时间 形式: 1、理论辅导:教师讲解为主,可在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中进行 2、上机辅导:教师上机指导为辅,学生上机练习为主,优势生帮后进生为补进行。 教学进度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2.15-12.20 17 18 19 20 21 22 12.22-12.27 12.29-01.3 01.5-01.10 01.12.01.17 01.19-1.25 4.2 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 4.3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5 信息的资源管理 6.1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6.2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期末考试 2 2 2 2 2 起止日期 9.1-9.6 9.8-9.13 9.15-9.20 9.22-9.27 9.29-10.5 10.6-10.11 10.13-10.18 10.20-10.25 10.27-11.01 11.03-11.08 11.10-11.15 11.17-11.22 11.24-11.29 12.1-12.6 12.8-12.13 教学内容 开学第一课,分析课文 1.1 信息及其特征 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2.1 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国庆假 2.2 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 2.3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2.4 综合活动 3.1文本的加工与表达 3.1文本的加工与表达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期中考试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4.1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课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