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积累的快乐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词语积累习惯的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活动一:
我爱识字和积累词语
——齐家坪学校一年级主题班会
一: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从课外书中获取知识,增长见闻.
2. 指导学生如何识字和积累词语.
二:活动过程
(一)在快乐游戏中积累词语
词是思想的载体,是人思考的工具。词语的贫乏直接表现为思想的贫乏,所以积累词语是学生一项重要的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都很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人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编有“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项,将课文中的新词排列出来,以便学生掌握积累。但实际上学生们在“读一读,写一写”之后,并不能真正掌握积累那些词语,
更不能达到运用的目标。那么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积累词语呢?笔者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与学生们一起设计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积累词语。我们的活动有:
1、词语扑克游戏。农村里的人很喜欢用扑克牌来打发空闲时间,这种风气学生耳濡目染也沾上了打牌的坏习惯。班上一些学生用纸制成方标,画上扑克牌字符,下课后,三五成堆玩斗牌游戏。斗牌不是好事,学校要禁止的,但学生们的入迷劲儿让我心动。我想,如果把纸牌上的字符换成词语,把斗牌游戏变为斗词语游戏,岂不两全其美?我把想法跟学生们一说,立即得到他们的赞同。在学生们的合作下,很快做成了第一副“词语扑克牌”。后来通过几次改进、完善,词语扑克牌就有了一定的“智力含量”。比如“小心翼翼”一词,牌面上分值设计如下:同义词2分,反义词2分,造句2分,解释1分。
2、“词语摘抄本”,从日常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将那些形象、真实具体、鲜明准确的词语分类记在词语本里。例如,把表达心情愉快的词放在一起,把描写天气的词语放在一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放在一起……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从课本中积累。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用词都非常准确、生动,能衬托出重点。因此,要善于适当运用,不能操之过急。
(2)从课外读物中积累。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同学们积累词语的重要来源。因此,我们不仅要搞好课外阅读活动,而且要拿一本专门用来摘抄好词佳句的本子,从读物中摘抄。特别是遇到不懂的词语,千万不要“绕着走”,要真正弄得一清二楚为止,不能草草了事,那就万无一失了。
(3)在生活中积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语言各具特点,我们应该留心并随时收集。久而久之,自己的词语就会越来越丰富。
(二)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口语能力,要求学生的头脑要储存丰富的语言素材。让学生的头脑里储存起大量规范化的语言,然后在反复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就能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我教《爱吃水果》这一口语训练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让学生进行思考。几个小朋友围坐在桌子旁过兴奋地议论着什么,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水果吗?吃过这些水果吗?”吃过这些水果的同学肯定知道这些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这时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我喜欢吃西瓜,西瓜的形状是圆圆的,外皮是绿绿的,里面是红红的,吃起来使人感到香甜可口”, 有的说:“我爱吃葡萄,葡萄的味道有点酸甜的感觉,葡萄还可以用来酿酒喝,可以补血。”还有的说:“我爱吃香蕉,香蕉的形状很象一条弯弯的小船,吃了很滑口,还帮助消化呢!等等……”学生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吃过水果的回忆,都无拘无束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引发了学生说话兴趣,发挥了学生的口语技巧,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和要求。再如《下雨啦》一课,我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然后让学生照第三、第四行诗(柳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桃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进行说话练习,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一年级的学生也能说出优美的句子。如: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小树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成参天大树。”小草说:“下吧,下吧,我要钻出来看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