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第六届电子工程师技能大赛已经结束了。再回头想想走过的这一段路,不禁感慨良多。此次电子工程师大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培养创新、协作和钻研精神的平台,是大学生展现自己、积累经验的舞台。
本次大赛历时一个月,所有我们10电信一班参赛队员都尽力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全身心投入到比赛当中。经过努力,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奖品不是我们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
为了这次大赛,系里很早就开始了准备工作。自3月23——4月23便开始了对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组队选拔。在这期间,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去参加培训,我也在在他们的行列之中,之前根本就没有这个想法,仅凭我们学的微薄的知识去参加大赛,那岂不是自讨苦吃但是作为大一的我们有着不屈的精神。在这里,我有特别感谢班级的一些兄弟们,也正是有这些不怕麻烦的朋友在,我们所设计的车才会完成所有的大赛功能。参赛队伍中,我们有几个团队选了大一的赛题,部分选择了大二的赛题,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而直接进入的。这无不是个很大的挑战,最终我们还是坚强的完成了。刚刚开始比赛,就是在我们科文学院的贝X工作室,全面的学习51单片机的知识,之前只是听说过单片机,具体的编程之类的根本不知道。于是整天看郭的单片机视频、编程、软件测试。课余的时间,我们努力的尝试学习单片机的知识,细心的听社长李的教导,开始攻克单片机,由于有点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学习还算是比较轻松的。逐渐地,问题也出现了:软硬件的差异、外围电路的设计、算法、陌生芯片……尤其是软硬件的差异,让我真正感觉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在焊硬件的过程中,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模块电路,熟悉了大赛的一些模块。时间真的不等人,转眼间一个月就结束了,大赛也逼近了,这个大赛感觉是自上大学以来过得最充实的!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和准备,本来对大赛还是有点信心的,然而当真正自己去调试,去弄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知识储备真的太少了!我们对选的是自动往返电动小汽车,我负责硬件的组装调试这一块,由于这块在电源类中属于发挥部分,所以编程结束之后三人合力设计整个电路。设计电路一次次的失败,我才明白我们能力的缺乏,模电与数电的薄弱,尽管我们尽了全力,但只能实现部分功能。测评之后,虽然基本完成所有的功能,但是速度上的要求并未很好的达到预先的估计。
1.态度性格决定命运,气度影响格局,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参加竞赛的队员,估计感受颇深。只有我们有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知识,才能百分百的在到场上赢得胜利。从培训到竞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心态很重要,会遇到很多问题:训练师不懂的知识,软硬将调不出来,队员之间的矛盾,外界的压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队员之间的矛盾和心态:不懂的知识可以去学习;软硬件调不出来,只要有耐心,认真分析就能找出原因;阻碍我们法杖的往往是自己的心胸,心胸开阔,善于接受意见和容忍别人的错误,才能在培训中和竞赛中有所收获。
2.积累电子竞赛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讲理论转换为实际的操作时竞赛的必备条件。做课题时要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特长,严格按要求完成任务。学会看英文文档,我们找到很多的资料是英文的,编程软件也是英文的,就得自己看资料学习。尤其是做软件的,中文资料和实例很少,资料以英文居多,可以借助一些翻译工具。
最后,向全体参与电子工程师基本技能大赛辅导我们的贝尔社团的社长:李,大二的聪哥,静,亮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