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主要掌握三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一、初始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重点介绍权益法
权益法:涉及三个科目的调整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
成本: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确认商誉,不调整成本;反之,则确认营业外收入,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损益调整:企业需要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然后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净利润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部分初始投资时点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的抵消
初始投资时点:净利润的调整=实现的净利润-(以公允价值计提的折旧、摊销-按原账面价值计提的折旧、摊销)应当计提折旧期/报告期-实现的存货销售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的抵消
净利润的调整=实现的净利润-内部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本期多计提的折旧部分
如果以后实现,再将内部交易损益加回;如果内部交易损益为亏损,则不考虑内部交易抵消分录:顺销借:营业收入逆销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营业成本贷:存货投资收益三、长期股权投资的转换通过追加或者减少投资,使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或者权益法转为成本法但是不同的是前者需要追溯调整后者不需要。(一)成本法转为权益法1.追加投资
(1)考虑初始投资成本与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的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为正商誉,不调整初始成本;反之,确认留存收益,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追加投资日如果企业追加成本大于追加投资日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的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为正商誉,不调整初始成本;反之,确认营业外收入,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3)初始投资日至追加投资日之间,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后,按照原持股比例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确认留存收益或者投资收益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留存收益投资收益
(4)对初始投资日至追加投资日之间实现的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进行确认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综合考虑留存收益确定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以及调整留存收益或者是确认营业外收入2.减少投资
(1)先做处置损益
(2)将剩余账面价值与按照剩余股权计算的投资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为正商誉,不调整初始成本;反之,确认留存收益,同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注意:份额的确定)
(3)按照剩余股权计算处置股权前享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以及其他权益变动部分
(二)权益法转为成本法
1.追加投资不用追溯直接按照现在的账面价值+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确定现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2.减少投资做处置损益然后剩余账面价值作结转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1)成本法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2)权益法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损益调整投资收益四、其他知识点
合营方向合营企业投出非货币性资产处置损益,应当确认合营方外的其他方的利得和损失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合营方的扣除贷:长期股权投资
超额亏损先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长期应收款预计负债转回逆向转回五、其他章节相关链接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多次交易取得控制权
个别会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账面价值+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其他综合收益权益变动不转出
合并会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原取得投资时公允价值+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商誉=上述计算的合并成本-按照现有持股比例计算的自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
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六、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出
因转移部分股权而丧失控制权
个别会计报表如前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合并会计报表投资收益=出售价款+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原持股比例计算的自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部分(包括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
剩余股权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应当按照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原账面价值入账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母公司为限
贷:XX余公积子公司母公司的份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照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入账借: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贷:资本公积应收账款采用免税会计借:股本资本公积XX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递延所得税资产【评估减值为前提】商誉【扣除递延所得税后的金额】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
递延所得税负债【评估增值为前提】采用应税合并借:股本资本公积XX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商誉
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