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现代化对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思想的转变 教育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前瞻性,摒弃“功利教育”的不良影响,形成先进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系。
2、师资队伍不断发展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充足,专任教师合格率达到100%。 教师骨干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3、办学条件趋向现代化 教学设施向现代化迈进,教育装备不断完善,逐步达到高规格、现代化。
4、学校管理常规化 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理念超前,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协调的学校管理信息化系统,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素质高、事业心强、现代化的高水平教育教学两支队伍。
5、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学校科研,严格贯彻“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的方针,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6、教育水平现代化 形成南岚中学独有的科学高效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现代化教学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学校现代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内部问题
1、择校现象严重,加剧了城乡教育失衡。农村学生向城镇流动情况严重。近年来,由于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的落后,导致农村与城镇学校在办学质量上存在较大差距。“就近入学”的原则被彻底打破,许多农村有钱的家庭为让孩子能够受到好的教育,不惜放下手中的农活,花钱把孩子送到城里或硬件条件好的学校,并且租房子陪孩子学习、生活,城乡教育资源失衡。
2、农村初中师资薄弱,缺编严重,难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农村教师结构性的缺编的情况很严重,学校的地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各校基本没有胜任的教师,更找不出多余的老师参加培训。
(二)教育的外部问题。
1、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存在偏差,助长应试教育风气。社会及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值都很高,对教育的认识不很全面,升学率高低成了他们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校长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准。
2、家校之间沟通不够。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进城做生意,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没有家庭的配合,影响力太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学校,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一无所知。
三、几点建议:
(1)加大教育现代化的投资,使硬件跟上,软件也不落后。在增加设备时,立足基础,紧紧围绕教学教育这一中心环节,促进课堂教学,最终推动教育现代化。
(2)端正思想,使每位教师都认识到现代化教育全面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目标,加强管理,使教育现代化真正落到实处。将信息化手段融入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教育技术装备辅助教学的作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教育的全面培训,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专业人员培训、进修、讲座、竞赛等形式,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设备的制作和使用。
(4)学校后勤人员要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实施的重大意义,提高认识,明确分工,齐抓共管,规范管理,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信息动向,做好教育现代化的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