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析影响引航员心理安全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浅析影响引航员心理安全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第17卷 第4期 中 国 水 运 Vol.17 No.4 2017年 4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pril 2017

浅析影响引航员心理安全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分析

隋俊辰,于仁海

(1.大连引航站,辽宁 大连 116001;2.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 要:以影响引航员心理安全的因素为对象,对影响安全引航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引航员不良心理因素的对策。本文认为引航员的不良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级行政职能部门、各引航机构以及引航员自身三个层1

2

面来进行管控,从而更好地保证引航作业安全。 关键词:引航;引航员;心理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4-0049-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船舶作为交通运输的主要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港口和航运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船舶发展趋向于大型化、快速化和专业化,这对引航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船舶引航有技术性强、作业风险大的特点,这对引航员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引航员有较专业的引航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处理相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随着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环境的不断改造和扩大、船舶的快速化和大型化以及进出港口的频繁化和密度化,使得船舶的引航风险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面对各种复杂的引航环境,确保安全引航。船舶引航作业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工作,根据国内一些航运公司的事故统计,近年来50%左右的船舶事故都发生在港内引航过程中。根据IMO的一项统计表明[1],海上事故的原因80%是人为因素。而这些人为因素很大程度取决于执行者的心理素质。

一、影响因素 1.工作负荷大

虽然各引航机构都在不断的扩充引航队伍,但是一名成熟引航员的培养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从而造成引航员的发展,特别是成熟引航员(一级引航员)的发展未能及时跟上航运业的发展,短时间内引航员的数量相对紧缺,工作负担重的现象尤为突出。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从2014年至今我国全年的船舶引航艘次增长了一倍多,相对于引航艘次的增加,而引航员的数量却仅增加了四成[2]。

2015年引航艘次前十的引航站人均引航艘次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引航排名前十的引航站人均引航191.8艘次,其中以深圳、厦门、青岛、上海引航站为最,在引航艘次增加的同时,而引航员的数量增加却是有所不够,由此可以看出引航员的工作负荷在增大。

以深圳港为例,深圳港2015年共引航船舶27,579艘次,是1997年成立时的4.67倍,自1997年以来引航员人数由24人增加到69人(15年统计数据),是1997年引航员人数的2.68倍,而引航员人均引航艘次则增加了62.6%,引航员人数的增长远远达不到引航艘次的增长,增加了引航

收稿日期:2017-02-22

作者简介:隋俊辰,大连引航站。

员工作强度。虽然有的港口人均引航艘次未有太大变化甚至减少(例如大连等),但是由于引航距离的增加,同样增加了引航员的工作强度。

图1 各引航站人均引航艘次

2.引航环境复杂,引航风险大

船舶引航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在引航过程中,引航环境往往十分复杂,影响安全引航的因素也较多,包括环境因素、海况因素、船舶状况因素、通航环境因素、以及引航员的引航能力与引航素质等。引航的高风险性存在于引航的始终,通常引航员登、离轮时需要使用引航梯来上下船舶,引航员在攀爬引航梯时,一旦引航梯突然断裂,将严重威胁引航员的人身安全。在引航事故中,因引航梯的断裂而造成的引航事故时有发生,如:2016年9月16日约2230时,珠江口桂山引航锚地内,引航员在下引航梯的过程中,突然引航梯右侧绳索断裂,造成引航员身体失去平衡而发生坠落事故,发生坠落时离交通船甲板约7m;2016年10月11日清晨7点,中远海运所属集装箱船“新重庆”在引航员离轮时引航梯断裂落下,引航员坠海。

引航员需对船舶航行安全以及港口设施的安全承担较大的责任,事故一旦发生,将给船舶和港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众所周知,船舶的海上航行是一个具有高风险的行业,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发展,船舶及其货物的价值越来越大,因此海上航行安全则显得至关重要,而作为船舶运输业的各个环节中风险

50 中 国 水 运 第17卷 程度较高的船舶引航,给引航员增加了更多的心理负担。

3.压力

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船舶的大型化趋势,对引航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引航船舶大型化、引航船舶多样化都对引航员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3]。引航员在引航中,随着船舶大型化趋势,登轮点在逐渐向外海延伸,这增加了引航员的登、离轮困难度,风险系数在增加,会给引航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又在船舶靠、离泊时,由于港口的船舶密度大,泊位紧缺,再加上有些港口泊位“超靠”、“空挡不够”、“设备不规范”等,都会给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增加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且由于引航工作的特殊性,引航往往是长时间连续的工作,这就需要引航员时时的关注所引船舶的状态、引航海域其他船舶的动态,以及引航海域的风、流、潮汐等情况,在长时间连续的工作下,引航员的精力也会有所下降,这都会给引航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目前引航登临点的范围不断的扩大,更加的向外海延伸。登临点范围的延伸在某种意义上会增加引航员的体力的消耗,同时也增加了引航员登、离船的危险程度。每年都有引航员由于各种海况原因,尤其是在台风季节或大风天来临时,一些相关的突发和危险状况更加容易发生,而这种情况下所带来的引航员登、离船的风险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来自海况方面的压力、引航海域方面的压力以及工作强度的压力。

4.疲劳

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引航员往往需要一天24h连续的工作,疲劳会严重影响引航员的身心健康和威胁引航作业的安全。疲劳[4]使人体生理节奏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消化系统失调、妄想症、精神错乱、嗜眠症、呼吸问题、抑郁症、易怒、神经病以及间歇性精神病等。疲劳的危险在于无论引航员有多么高超的引航技术,对引航环境多么的熟悉,一旦引航员处于疲劳中,疲劳就会使引航员难以保持持续的警觉以及高度的注意力,它会干扰引航员的注意力,降低引航员身体和大脑的反应能力,使引航员不能做出合理、及时的判断。而且引航作业本身就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疲劳会使引航作业中的负面影响急剧增大。

5.紧张心理

船舶引航因其专业化,技术性强,需要引航员对所引航海域有较为熟悉的了解,而且引航海域往往都是比较复杂的海域。在引航的过程中,引航员也需要对所引船舶有一定的了解,这就需要引航员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在引航的过程中,引航员会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面对巨大的船舶资产,紧张情绪是难免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对引航员的引航作业会有所帮助,但如果引航员不能合理的控制紧张的情绪,过度的紧张则会危害引航作业

6.易怒心理

由于引航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引航环境的枯燥性[5],引航员需要面对各种种类的船舶,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环境下,引航员往往更容易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引航员较为容易动怒,人在情绪波动大的时候,会对船 

舶引航造成一定的危害,不利于与船员的沟通,也不利于引航团队的合作。

二、对策

(1)各级职能部门及组织要加强船舶引航的管理,在港口生产中引航是第一个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引航作业安全是航运业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引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在宏观管控、以及船舶管理方面,则需要各级职能部门与组织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引航作业的安全。建立一套有关降低引航员心理压力的管理制度,为引航员创建安全的引航环境。

(2)各引航机构要加强引航员的培训,提高引航质量,确保引航安全,引航机构的举措直接关系到引航员的安全引航。在安排引航员引航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合理排班,防止引航员的超负荷工作以及疲劳引航,要保证执行引航任务的引航员有充足的精力来进行引航工作。加强引航员的管理,针对现如今引航工作的超负荷,各引航机构应做好新人才的引进、并做好对年轻引航员的培养工作。引航机构也要定期对引航员进行心理疏导,以预防引航员因为不良心理因素而造成的引航风险。

(3)引航员自己也要适时的提高自我的引航质量,加强自我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只有引航员具备了较高的引航技能,才能在引航工作中表现的足够自信,继而做到更加安全的引航。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要合理自我的情绪,不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引航工作中来。引航员要充分认清引航工作在船舶运输中的重要性,要切实贯彻相关的引航法规,把安全引航放在第一位,做到上遵法规,下能律己,特别是要在引航过程中不要把自己的不良的情绪带到引航作业中,引航员是国家的海上国门形象,在引航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专业的引航素质,让各国船舶领略到中国引航员的风采。

三、结论

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除了需要专业的引航技能,引航员的心理素质也依然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一名合格的引航员要能够合理的管控自我的不良情绪,引航过程中环境是复杂和多变的,引航员在引航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也不仅限于上述原因,只要在和组织、引航机构以及引航员自身的共同努力下,就一定能在引航过程中把对安全引航的不良因素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就一定能更好的保证船舶的安全引航。

参考文献

[1] 高玉强,邵志伟.引航员心理素质与安全引航[J].中国水

运,2014,(11):65-67.

[2] 朱小民.浅谈引航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中国水运(下半

月),2012,12(2):44-45.

[3] 刘镇发.引航员心理压力研究与对策探讨[J].航海技术,

2008,(5):75-76.

[4] 孙千国.引航员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10):25-26. [5] 方伟.不健康心理状态之不安全引航行为及对策[J].珠江

水运,2008,(7):40-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