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01-合川导航站方案设计说明

01-合川导航站方案设计说明

来源:保捱科技网
合川导航站项目方案设计说明书

第一篇 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合川规划局划定的1/500红线图及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3、相关规范与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 48-88)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年修订版)

《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78) 《住宅建筑规范》(GB50386-2005)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用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形式,场地内基本为平地,北面临城市东西干道,东面也紧邻城市干道,用地处于城市交通转盘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4402.0 M2。总建筑面积52283.83M2,由高层住宅、商业和相关配套设备及车库用房组成。 三、设计目标:

1、 以现代化的规划和建筑设计理念,在城市环境整体协调的前提下进行形象突破,经过深化

和发展,创造具有合理使用功能和优秀形象的建筑群体,形成高品质的住宅区。 2、 运用先进的建筑立面和空间构成手法,使本建筑具有出色的外在表现力,并具有国际化、

现代化、人性化、整体化和生态化特点。 3、 坚持合理经济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原则。 四、总体布局:

本项目基地位于合川市区中心,项目位置十分优越。项目基地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地块,我们尽量利用场地内部景观及外部城市景观,利用视野开扩的地块优势,将两幢楼分别布置于与城市主干道相邻的两个边,这样便保持了两栋楼的距离感,使得之间能够保持足够的视线视距,为良好的居住氛围创造了有力条件。消防道路由北侧和东侧城市道路进入内部,然后分别由内部消防车道到达两栋住宅栋消防扑救平台。地下车库西侧和南侧各设有一个出入口与内部道路相连接,方便车辆以不同的方向出入。住宅入口分别设于街道背侧,保证了居住人群的私密性。商业分别沿南边、西边的城市主干布置,使商业店铺更具有商业价值。负二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负一层为超市,更好的利用了地下空间。 五、建筑设计:

1、 本工程包括地下负二层车库及设备房,负一层超市。AB两栋高层住宅和两层商业建筑的一类高层塔式商住楼,负二层层高4.2米,负一层为5.7米,一、二层商业层高为5.1米和4.8米,3-22层住宅层高为3m。

A:柱网以8.1×8.1和8.1×7.2为主,主要是从车库车位要求考虑,有利车位布置。 B:疏散方式:各栋塔楼均有一部剪刀楼梯,并通过住宅门厅直接对外疏散,地下车库利用住宅4部疏散楼梯直接对外疏散。车库内任何点到疏散出口的距离不大于60m。 2、 无论平面立面设计均匠心独运、一丝不苟,设计尽量保证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四明”原则,将时尚流行的功能布局同较现代的手法融入时尚格调,层高3.00米。每户套房均拥有良好的景观,体现了景观的均好性。套房为可塑性套房,仅厨房、卫生间定位设置,同时空调位的设置尽量隐蔽而便于安装。充分体现一个现代、高品味、环境怡人的住宅楼的实力。建筑立面造型方面,力求通过简洁精致的现代风格建筑造型,表现住宅建筑的时尚、前卫的精神气质。设计师通过对主楼立面细部的处理,衬托出公寓式住宅建筑的挺拔。

3、 标准层平面从降低公摊和套房的灵活性方面作了精心设计。在保证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做到最紧凑,并具有良好采光;套房平面适应不同需求基本,套房面积以:57.85㎡~122.71㎡(建筑面积)为主,并可在此基础上合并扩大。

4、 剖面设计:本建筑地下部分层高为4.2m和5.7m,,3-22层住宅均为3m层高。 六、建筑装饰标准:

室内装修部分拟在下阶段另行设计,本设计只考虑一般性装修:

1、 屋 面:上人屋面作配筋刚性防水屋面(二道防水),作法详西南J212-1-9页2104。

2、 墙 体:(1)外墙采用M5水泥混合砂浆砌200厚加气砼。

(2)内墙砌筑200厚加气砼。

(3)地下室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外包防水为辅,临水面结构构件砼抗渗等级为S6,外包防水为柔性防水层。

3、 外 墙:外墙为优质面砖和高级石材。

4、 内 墙:(1)内墙面20厚水泥混合砂浆中级抹灰,扫乳胶漆。

(2)卫生间巾高级瓷片到顶,铝扣板天花(由二装定)。

5、 楼地面:(1)结构层为现浇钢筋砼板。

(2)地下室为现浇细石砼,1:25水泥砂浆抹面、抹光。

6、 门 窗:采用彩色断桥铝合金窗,中空白色透明玻璃;楼梯间设乙级防火门;管道井检修门为乙级防火门,其余为饰面夹板门,面油清漆,主要部位的门由室内设计定。

7、 公共入户门厅及公共部份均采用精装修设计,典雅高贵,和外立面风格相稳合。具体设计由装饰公司另行设计。

8、 楼梯前室等房间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电动式防火卷帘用于地下车库防火分区处。 七、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篇 结构设计说明

本工程结构设计是以现行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范条文,结合本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结构方案设计的。根据结构专业的技术特点和工程特征,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表现建筑的空间形体,为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结构设计。 一、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地震局批准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基本烈度为6度。以此作为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本工程结构设计所依据的现行国家规范、规定、技术措施及软件有: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设计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J186-2002) 《钢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GBJ 7-91) 《冷轧带肋钢筋技术规程》(JGJ 95-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50-047-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一)(二)) 结构设计软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PKPM系列结构设计软件和广厦结构CAD软件理正结构计算工具箱软件,探索者结构计算软件 钢网架、钢桁架等专业设计软件 二、活荷载取值

设计荷载(楼面均布荷载标准值): 地下车库 4.0 KN/㎡ 地下超市 4.0 KN/㎡

消防车道 20.0 KN/㎡ 大厅,消防疏散楼梯 3.5 KN/㎡ 商业门面 3.5 KN/㎡ 走廊,门厅 ,阳台 2.5 KN/㎡ 盥洗室,厕所 2.0 KN/㎡ 不上人屋面 0.5 KN/㎡ 上人屋面 2.0 KN/㎡ 屋顶花园(土、石另计) 3.0 KN/㎡

阳台(人群密集) 3.5 KN/㎡ 设备机房等专业特殊用房等均按实际情况取。 三、结构选型及要求

1、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该建筑为一般的民用建筑,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 根据业主要求及该建筑的重要性,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按50年设计,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基准期为50年。

3、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本工程的设防烈度为6度。

4、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95)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

5、 场地自然条件:场地的基本风压值按50年一遇取W2 0 =0.45KN/m;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振系数及体形系数等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的有关规定取值。

6、 地下室防渗防潮的要求,地下室侧墙及底板均采用自防水混凝土,混凝土抗渗能力为S8。 四、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

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等级框支框架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二级,以上三级。(根据底部框架层数大于三层的情况,相应框架及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2、地基基础

电梯筒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框架柱采用柱基浅基础形式或扩底嵌岩桩基础,框支柱采用扩底嵌岩桩,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再对基础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节省投资。 3、人工环境及边坡

在边坡的处理和设计中,结合建筑物基坑的开挖,采取退台、放阶的处理方法,以防止出现高切坡和高边坡。降低工程造价,节省工程投资。

五、选用材料

砼强度等级采用C20~C50。

钢筋砼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砼抗渗要求不应低于S8,屋面砼抗渗要求不应低于S6。

钢筋规格:HPB235,HRB335,HRB400级热轧钢筋,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钢材:Q235B、D碳素结构钢 Q345B、D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应大于20%。 钢材应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螺栓:10.9级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普通螺栓。

焊条规格:E43用于焊接Q235型钢、钢板及HPB235级钢筋

E50用于焊接HPB335级钢筋、及与Q235型钢焊接 E55用于焊接HPB400级钢筋、及与Q235型钢焊接

水泥规格:基础部分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何种类型水泥;上部结构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非承重隔墙采用:加气砼块,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及其它轻质材料。建筑分隔墙材料的单位容重r≤7.0 KN/m3。为减轻隔墙自重及房间分隔灵活,推荐使用轻质高强隔墙板材料。 六、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应用

1、尽量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等高强钢筋,减少钢材用量,提高结构安全和经济性。 2、钢筋连接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结构安全性。

3、采用膨胀后浇加强带技术,增大混凝土结构长度,增大伸缩缝留设间距,节省工程造价。

4、为减轻隔墙自重及房间分隔灵活,推荐使用轻质高强隔墙板材料。 七、施工要求

1、要求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以确保工程质量及工期要求。 2、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重庆市有关的标准、规

程、规定进行施工。施工交底前必须熟读各专业图纸,对设计有疑问时在交底时提出,由设计方解决疑问或各专业图纸有不一致,或业主提出更改时,均应提前与我司联系,共同研究定案后再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3、施工中凡涉及材料代换,变更以及为方便施工而要求设计修改等问题,需经建设方同意、设计认可后方能施工。

4、在边坡和地下室施工中,应视现场地质条件及周边情况,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5、楼面结构、悬挑结构等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施工堆载。堆载不得超过设计使用荷载。施工时应避免未达到规定时间提前拆模,以免造成混凝土损伤和开裂。 6、施工中应根据气候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八、采用的标准图集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修订本 3、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G701) 4、钢筋混凝土过梁(03G322-1) 5、挡土墙图集(04J008)

第三篇 给水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2、建筑专业提供的联系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96

二、设计范围:

1、室外红线范围内的给水管网和排水管网; 2、室内给排水和消防系统; 3、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的处理。 三、室外给水:

1、给水现状:在工程附近有一根给水平管,供室内给水。

2、管道敷设:设计从附近给水平管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在外侧和庭院内敷设DN200环状给水管。 3、用水量:

序时变化用水量 号 用水名称 用水单位 用水量标准 用水时间 系数 最高日m3/d 最大时m3/h 备注 1 住宅 1024人 200L/人.d 24 2.5 204.8 21.33 3.2人/户 2 商业 9300m2 6L//m2.d 12 1.5 55.8 6.98 3 浇洒地面及绿化 1000m2 2L/m2.d 4.0 1.0 2 0.5 4 小计 262.6 28.81 5 未预见用水 按小计的10% 26.3 2.88 6 合计 288.9 31.69 7 室内消火栓 L/S 40 2 一次消防灭火用水量为288m3 8 室外消火栓 L/S 30 2 一次消防灭火用水量为216m3 9 自动喷淋 L/S 30 2 一次消防灭火用水量为108m3

4、给水系统:采用市政给水直接供水。

5、消防系统:室外设室外消火栓系统和生活给水共用环网,并在环网上设室外消火栓,并在地下设备用房设消防水池,储存室外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设消防车取水口。

6、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室外给水管采用钢丝网骨架复合管,电熔连接,直接埋地敷设,外壁刷环氧树脂漆,管顶覆土深度≥0.7m。 四、室外排水设计:

1、 环状:在该工程四周道路上均敷设有市政雨、污水管。可接纳小区雨、污水。 2、 小区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

3、 雨水:按就近分散排放原则,结合道路坡向布置雨水管;一定范围内的雨水汇集合排入市政

雨水管,管径为D400~D500。

雨水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

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 (L/公顷·S)

进行计量:取设计重现期P=3年,地面汇水时间t=10分钟,迳流系数ψ=0.70。

4、污水:污水量按给水量的90%计,污水量为835.7m3/d,小区污水管由D300、D400、D500

组成,污水管沿建筑四周布置,汇合污排入生化处理池,经处理达到国家排入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 1) 污水处理:

a、结合地块特征、市政排放条件和可用于污水池修建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设一个生化池,处理能力835.7m3/d。

五、建筑给排水设计: 1、用水量:同室外给水。

2、给水方式:共分四个区,-1~7F 为低区,8~16F 为中Ⅰ区,16~24为中Ⅱ区,24~31F为高区。低区采用市政减压供水;中、高区采用二次加压供水,采用无负压变频装置供水,中Ⅱ、高区合设一套变频供水装置,中区经二次加压后在减压供水。建筑内生活管道采用衬塑铝合金复合管,热熔连接。

3、消防系统: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自动喷淋系统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地下设备用房设二个消防水池,容量为306m3,储存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在本层屋顶设消防水箱,容量为18m3。

4、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放,建筑污水排到室外污水管,经处理后排到市政管道。餐饮业商业门面污水经室外隔油池处理后在排到室外污水管。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设计重现期取10年。降雨历时取5min。

第四篇 电气设计说明 一、主要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2000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等; 以及土建、公用各专业提供的图纸及资料。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用地面积52080平方米,由22F高层住宅、2F超市、2F临街商业用房和相关配套设备用房及地下车库组成。 2、设计内容:

1)变配电系统,从开闭所引来1路10KV电源进线起,至室内照明、及动力等低压设备出线口止。10KV进线柜以前线路由当地供电部门规划实施。 2)设备控制:相关专业提供的水泵、风机设备的控制。

3)照明设计:主要是室内的设备用房及公共照明;商店及住宅等用房室内照明由业主二次装修完成。

环境及景观照明由专业公司设计,本工程预留有足够用电容量。 4)建筑物防雷设计、电气安全及接地保护设计。

5)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控制设计。(详消防篇)。

6)电话通讯系统及网络布线系统﹑电视系统弱电设计(预留系统敷设走廊)。 三、变配电系统设计: 1、负荷等级:

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如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及,正压风机、消防中心电源、应急照明、疏散标志灯、走道照明、保安系统电源等; 二级负荷:客梯电力、生活泵、污水泵等;

三级负荷:其它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 2、电源情况:

1)供电电源:本工程从当地变电站引来一路10KV专线电源。

2)应急电源:本工程选用一台柴油发电机组(功率为250KW)作为第二路电源,当10KW市电停电,柴油机在15秒内起动、投入运行,当市电恢复30~60秒时,柴油机自动停机,恢复由市电供电。 3、变配电房:

本工程在车库负二层内设两个变电房,一个变电房设一台800KVA变压器,作为住宅公用变电房,另一个变电房设一台1250KVA变压器,作为商业和超市专用变电房。本工程总计算容量为2230KVA。 4、负荷计算

商铺、车库、配套房按单位面积计算,动力按实耗计算。

商铺:100W/M2;车库:10W/ M2;住宅:6KW/ 户;设备房:30~60 W/ M2。 5、高、低压系统结线形式:

1)高压采用单母线制,具体详高压配电系统图。 2)低压设一个的供电系统: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制。

6、无功功率因数补偿:采用在低压端集中电容自动补偿方式,功率因数补偿至 0.92及以上。 7、计量与继电保护:

1)商业及酒店均分别计量。动力单独计量。

2)10KV进线真空断路设有延时速断和过电流保护,10千伏出线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对变压器进行过流,短路保护。

3)变压器设有强制风冷及温度保护装置。

4)变压器低压侧空气断路器设有长短延时过流保护,从低压配电引至各栋的供电干线以及分支线空气断路器设有瞬时﹑长短延时过电流保护。 5)设备选型:

高压柜为手车式,交流操作,低压柜按抽屉柜设计,落地安装。其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电源变压器选用铜芯环氧树指浇注干式变压器,绝缘等级为F级,接线组别为D,Yn11.设温度保护及强制风冷装置。采用IP40保护等级。 8、低压配电设计

1)本工程采用380/220伏配电,低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线方式,设置专用PE线供电设备接地。保护线(PE线)与中性线(N线)在室内布线时严格分开,不允许混用。

2)本工程按照建筑物特点将配电分为多个配电区域,由变配电房向各区配电;酒店照明用电采用树干式配电;水泵、送(排)风机、屋顶电梯等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消防用电负荷均为双回路供电,末端自动切换。

3)干线电缆选择及敷设方式:酒店照明及空调配电干线采用无卤低烟阻燃电缆,商业照明干线采用穿刺分支电缆;消防设备配电干线采用矿物电缆,分支配电线采用无卤低烟耐火电缆或耐火电缆。一般线缆均在托盘内或穿钢管敷设。消防配电线缆在防火金属线槽内敷设。 9、动力配电及控制设计:

1)按其它专业要求对各种水泵、风机等动力设备进行配电及动力控制设计。电梯、防火卷帘、空调等设备控制由厂家成套供应。

2)不大于30KW的动力设备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大容量采用Y-Δ减压或软启动方式。 10、电气竖井在每层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小时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封堵。 四、照明设计

1、各功能用房设计照度标准如下:

功能房名称 平均照度(LX) 光源类型 商场 300 节能荧光灯 住宅 150~300 节能荧光灯 楼梯间、走道 50~75 节能荧光灯、白炽灯 设备房 100 节能荧光灯 2、设备选型:

照明光源以节能型为主,以白炽灯为辅,节能灯配高功率因数镇流器,高次谐波要求达到

国家标准,减少无功损耗、线损,节能;灯具采用低眩光型,减少光污染 。 3、照明电压为三相380V/220V,灯具电压为220V。

4、车库、商场照明采用集中分组控制,其余区域为分散就地控制。设备房,车库,楼梯间及前室均设有带镉镍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灯,当市电中断后自动点亮60分钟。 5、应急消防支线均选用阻燃型电线,商用非消防照明支线选用无卤低烟电线。消防线路沿防火金属线槽、钢管敷设,线路明敷部分沿金属线槽、钢管敷设,暗敷部分穿阻燃PVC管敷设于非燃层内,埋深不小于30mm。

室外照明用电在变配电房内预留,由景观设计所统一规划设计。室外照明选用高效、节能灯。

五、建筑物防雷设计、电气安全及接地保护设计

1、本工程一类高层建筑按二类防雷设计。措施详见防雷设计专篇。 2、电气安全及接地保护: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S系统,其工作零线和保护地线严格分开。配电房内设总等电位接地端子箱,建筑物内金属总水管、煤气总管、照明接地干线进行总等电位连接;电梯机房、电间和住宅卫生间等设局部等电位连接。住宅配电干线设漏电开关;户内插座回路均设有漏电保护装置。

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进户线保护钢管、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线槽、支架等均与接地系统连接。

本工程强、弱电系统和防雷系统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如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设人工接地极。 六、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详见消防专篇。 七、电视、电话及网络系统

本次设计仅预留通信系统敷设走廊。系统由当地电信、网络专业公司规划实施。商场在电间内预留。

各功能用房设计标准如下:

功能房名称 商场 酒店 合计 电话 1门/100m2 1门/套 500 网络 1个端口/100m2 1个端口/套 500 电视 1个端口/100m2 1个端口/套 300 弱电按20%余量考虑,本工程直拨电话容量为600门,600个网络端口交换系统和400个电视端口放大系统。电话交接箱、网络和电视前端设备设在智能化间内,智能化间设在一层。

电话进线选有1根600对通信电缆,从市政通信管网引来。通信干线电缆选用HYA型,穿弱电排管埋地敷设至智能化间,由电话交接箱引至各栋分线箱,由分线箱引至各末端接口。分线箱引至用户电话接线盒的线路采用HBV通信线沿线槽和阻燃PVC管敷设,电话干线沿电气竖井明敷。电话分线箱明敷在电气竖井内。

有线电视系统采用光缆进线,按照550MHz邻频道传输方式设计,用户终端电平达到68±4dB,光缆沿弱电排管埋地敷设至智能化间,二次配线采用SYV-75射频铜缆。网络采用光缆进线,干线配大对数超五类网线电缆,各分配网配线采用五类四对双绞铜缆线。

第五篇 防雷篇 一、设计依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图。 由当地气象台(站)提供的年平均雷暴日数 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1、本工程一类高层建筑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2、利用φ12的镀锌圆钢沿坡屋顶屋脊和边沿作明装避雷带,屋面作暗装避雷网,避雷网格焊接连通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避雷网。避雷带作法详《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 3、装在屋面的金属部件均应与明装避雷带焊接连通。屋面不锈钢装饰杆及屋面构架内的钢筋

(≥2Φ16)均应与钢筋砼柱内作引下线的钢筋焊通。不同高度的避雷带用30*4的镀锌扁钢连接成网。

4、引下线利用柱内或剪力墙内的钢筋,选取柱内竖向主筋,自下而上的连续焊接连通。凡被利用作引流装置的混凝土柱内的钢筋每个柱至少不少于两根,主筋钢筋的直径 ≥Φ16。钢筋接头处搭接焊接,钢筋交叉处加跨线焊接。而且必须双面焊接,跨线直径 Φ12。园钢与园

钢搭接时,搭接长度(焊接长度)为园钢直径的6倍,与扁钢搭接时搭接长度为扁钢宽度的2倍。

5、进入建筑的金属管道,及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在入户处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利用建筑物金属体作防雷及接地装置。

6、全部金属构件一律度锌处理,如在焊接过程中镀锌层受到损坏,应补刷红丹一度防腐漆二度。本工程穿越屋面的管线应作防水密封处理。

7、用Φ8园钢外墙上所有金属窗、构件、玻璃墙预埋件与防雷引下线焊接连通。

8、凡靠窗边预埋扁钢60*6 L=100一块,塑钢窗框与预埋扁钢块连接,可焊接或螺栓连接,根据窗安装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塑钢窗台边预埋扁钢位置在距本层地面1米处。

9、为预防雷电电磁脉冲引起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在变压器低压测、配电干线、楼层总箱、重要设备供电配电箱、由室外引入室内的电力线路等入口配电箱设电涌保护器。

10、本工程利用基础的钢筋设计了一个联合接地系统,此系统包括主楼建筑的防雷接地、消防火灾自动报警接地、电话机房接地、各机壳走线槽接地、保护接地等。联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如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设人工接地极。

电气

一、消防电气

1)本工程消防设备用电为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含消防附属设备)主要包括:消防电梯、排水泵、送排烟风机、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消防控制室用电设备、应急和疏散照明等。 2)本工程消防供电设计按一级负荷考虑,由市政电力网引来一路10kV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另设一台2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确保消防设备用电。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

且在末端配电箱处自动切换。动力配电系统采用放射配电方式,应急照明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和树干相结合配电方式。

3)在车库、通道、楼梯间及前室等重要场所设置应急、疏散照明。照明采用带镉镍电池的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该灯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均点燃;应急照明为双电源供电。应急照明的总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的10%,但消防中心、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等场所的应急照明接近正常照明的照度水平。照明灯具应达到消防防火等级要求。 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设备,设明显标志。

5)火灾时,由消防中心给出信号,启动消防泵、喷洒泵、送、排烟风机等,亦可就地手动控制。 6)消防双电源切换装置前端配线采用矿物电缆,切换装置至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线采用无卤低烟耐火电缆或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电缆,配电线缆沿金属线槽敷设或穿金属管敷设,金属线槽及明敷金属管表面涂防火涂料二度;线路暗敷时,管线应敷设在非燃烧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当电缆在管井、配电间内应层层封堵。变配电房内设备采用无油化产品。 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本工程建筑按一保护对象进行保护,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形式采用集中报警系统形式。 2)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室内设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联动控制、消防广播及电话、备用电源等设备。系统采用总线制布线,具体详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图。

3)公共走道、前室、设备用房、商店等场所设置感烟探测器和消防广播,在车库、柴油发电机房设置感温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处设手动报警按钮及对讲电话插口;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房、消防电梯房等场所设消防专用电话;在消防监控区设消防广播。 4)消防控制室具有如下功能: A、显示各区、各点的报警信号。 B、巡回检测并显示各点故障信号。

C、彩色图形显示器(CRT), 可根据需要调出各部位平面图。 D、自动打印、记录报警或故障点发出信号的时间、部位及处理过程。 E、可根据需要编制和修改软件,还可对控制器进行故障诊断。

5)消防控制(室)中心内设有一双电源切换箱,对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广播提供电源,另控

制器内自带有直流蓄电池,保证其不间断供电。 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A、系统由联动控制器、控制模块等组成。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电梯等重要消防联动设备采用多线制控制,其余联动由总线控制模块实现。 B、联动控制器对建筑物消防设施的控制功能如下:

a、接受着火区水流指示器和喷淋管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联动喷淋泵起动。 b、接受消火栓按钮动作信号,起动消火栓泵。

c、切断着火区的非消防电源,同时强制接通疏散应急照明。 d、驱动着火层及上一层防排烟设施动作,起动防排烟风机。

e、强制接通着火层及相关各层的疏散广播和声光报警装置,发出疏散通告。 f、将电梯切换到消防工作状态,电梯迫降到一层,并停用客梯。 g、各设备机房、值班室的警铃将被驱动。

h、的火灾通信系统中的电话机可相互直通对讲,并利用外线电话向城市119报警。 7)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线路均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耐火线缆,并穿入经防火处理的钢管或线槽敷设。

四、电气节能:

1、灯具选型:灯具按功能、环境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和光源,灯具配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减少无功损耗,节能。

2、商业及车库照明控制采用集中分组控制方式。

3、动力设备控制方面,风机及水泵容量不大于30KW时采用直接启动方式,设备容量大于30KW时采用减压或软启动方式;电梯及扶梯控制采用变频节能应用技术。

4、配电线路以载流量大的YJV电缆为主,既节约有色金属材料,也减少线路损耗。 5、无功功率在配电房集中补偿,功率因数补偿至0.92。

第六篇 空调通风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07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2005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0-052-2006 7、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面图 二、设计内容: 1、地下车库通风排烟; 2、设备用房通风; 3、柴油发电机房通风;

4、楼梯、电梯合用前室防排烟设计; 5、负一层商场排烟设计。 三、通风设计:

1、地下汽车库设有机械排风系统、机械进风系统,排风量按4次换气次数计算;以排出车库热湿空气及废气。新鲜空气经土建竖井引入,热湿空气及废气经土建竖井排到室外。机械排风系统兼作机械排烟系统,采用双速风机,平时低速排风,失火时转为高速排烟。 2、地下变配电房按10次换气次数排气、6次换气次数进风设机械通风系统;以 排出房间热湿空气。新鲜空气和热湿空气经土建竖井排到室外。送、排风机均设 置于本层。

3、柴油发电机房分平时通风和工作通风系统,工作通风按根据发电机组的燃烧 空气量和冷却空气量设单独的机械进风系统。排风利用机组余压直接排入土建风 道排到室外。

4、储油间设单独系统排风,按6次换气次数排气,风机采用防爆专用风机。

5、水泵房设单独的机械排风和机械进风系统,按6次换气次数排气、4次换气次数进风设机械

通风系统。排风排入土建风道排到室外。补风从土建风道引入。

6、住宅厨房均设变压式通风道,将废气引至住宅屋顶排放。 7、电梯机房采用分体式空调降温,由建筑专业预留室外机位置。 四、防排烟设计: 该部分详见消防专篇。

第七篇 燃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建筑平面图及总平面布置图; 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二、用气量预测:

1、总用气量:小区按共320户考虑,天燃气用气指标取1.5m3/d,天燃气居民日用气量为480m3/日,考虑商店和其它用气量按总耗气量的10%计。得出日耗气量528m3/d。

小时耗气量按Qh=∑kNQn 其中灶具取Qn=0.65m3/h, 热水器取Qn=1.1m3/h, 经计算小区小时耗气量为:Qh=82.72 m3/h。

四、天燃气管道从就近城市天燃气管道就近引入;接入管管径φ57X4。 五、压力级制:

采用中压配气,楼栋调压箱调压、低压进户方式。

六、室外天燃气管采用无缝钢管,直接埋地敷设,管道采用沥青玻璃布防腐。 第八篇 消防设计说明 建筑消防设计 一、总平面消防设计:

本工程消防车道均沿高层建筑两个长边布置并,内部形成环形车道与城市道路连通。内部消防车道4M宽,车道最小转弯半径大≥12m,两栋均有自己的消防扑救平台,消防登高面长度大于建筑周边长度的1/4且大于一个长边长度,设有循环的消防车道与城市道路相连。各栋塔楼之间间距≥13m。 二、建筑单体消防:

两栋均为一类高层塔式商住楼,地上22层,地下2层,耐火等级均为一级,设消防电梯一

部直通车库,设剪刀楼梯一部,商业与住宅设有的出入口,商业、车库疏散出入口和防火分区均满足规范要求。

地下分为两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均未超过4000㎡,防火分区用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大于3个小时的防火卷帘分隔,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两个防烟楼梯间作为人员疏散出入口,疏散距离小于60M。设备用房开向车库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楼梯间和前室门均采用乙级防火门,前室采用正压送风系统。设两个直通地面的单车道,一个设在西边,另一个设在南边。地下车库和车库出入口坡道均设有自动喷淋系统。 给排水消防设计 (一)消防给水系统类型

本工程设置:1、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气体灭火系统; 4、灭火器。

(二)消防用水量: 1、消防用水量:

按31F商住楼设计,Ⅰ类地下车库,大型商业建筑: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室内消防用水量:40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自动喷水系统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小时; 2、总用水量:最大一次火灾总用水量为612m3。 (三)消防系统:

1、市政水源:市政给水为一路供水。

2、消防水池、泵房、水箱:在地下设备用房设2个消防水池,每个水池容积为306m3,储存最大一次火灾的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系统用水量。泵房设在地下设备用房。在屋顶设有消防高位水箱,消防储水量为18 m3。 3、室外消火栓系统:

1)在室外建筑四周设DN200的消防环状管网,并与市政给水管设2根DN200连接管。 2)在室外环状管网上设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50-1.0。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

3)设游泳池边设消防车取水口供消防车取水。 4、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系统分高低两个区。消防前期由屋顶水箱供水,火灾后期由消火栓泵加压供水。在各层均设有消火栓,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消火栓口径为DN65,水带长度25m,水口径为φ19。消火栓立管布置成环,在屋顶设试验用消火栓一个。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消火栓处设置减压孔板。

消火栓系统设水泵结合器3个,其型号为SQ100,流量为15L/S。 5、自动湿式喷水系统:

在地下车库和商场设自动喷水系统,地下车库、商场按中Ⅱ级设计。设3个湿式报警阀。 自动喷水系统前期由屋顶水箱增压供水,后期由喷洒泵供水。 自动喷水系统设水泵结合器两个,型号为SQ100,每个流量15L/S。 6、气体灭火装置:

变配电房采用无管网柜式七氟炳烷气体灭火系统。 (四)灭火器配置 1、设计标准:

1)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按中级危险级配置。

2)设计火灾类别为A类火灾(固体火灾)、车库为A、B混合类火灾。 3)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 配置部位 手提式灭火器 推车式灭火器 20 40 4)灭火器设置:

a、各层消火栓箱下设置灭火器,内设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各2 具。汽车库、商场各消火栓箱下设干粉灭火器各3具。

b、变电房门口设二氧化碳灭火器MT3,各3具。 (五)消防排水:

消防电梯下部设集水坑,容量为3m3,集水坑内设两台排水泵,单台排水量为10L/S。 电气消防设计

一、消防电气

1、本工程设一台40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满足消防设备的两路电源用电。柴油发电机在市电失电后30秒内自动启动,并对消防设备供电,柴油发电机房设于车库负一层内。 2、消防控制中心、消防泵、潜水泵、消防电梯,事故照明疏散指示等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在终端切换。

3、在车库,设备房,一类高层楼梯间,前室,疏散通道等处设应急灯及疏散指示灯,可由消防中心控制点亮。

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设备,设明显标志

5、消防用电的配电线路,采用阻燃型并穿钢管保护(电气竖井内出外)。

6、火灾时,由消防中心给出信号,启动消防泵,排烟风机,正压风机,亦可就地手动控制。 7、商业,车库及一类高层设计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装置。

8、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变配电室、发电机房等房间的应急照明,仍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二、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1、在一层设消防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采用二总线。

2、消防控制中心内设消防专用通信总机、火灾紧急广播设备、消防专用电源(附UPS电源)等

设备、消防控制台。

3、商业、走道、前室、大厅、车库、配电房及设备机房等处设置感烟探测器。 4、汽车库、柴油发电机房等设置感温探测器。

5、室内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后,通过报警总线将动作信号送到消防控

制室中心,集中报警器显示报警部位,同时将动作信号送至消防联动控制盘启动,消防泵运行信号返回控制台,起泵应答在消火栓按钮有显示,亦可手动启动消防泵。

6、防烟系统的联动:当相关区域的感烟探测器报警后,报警控制显示报警部位,并通过消防控

制台启动正压送风机,正压送风机运行信号返回控制台,亦可手动启动防排烟机。 7、在高层楼道口设火警电话插孔及手动报警按钮。

8、消防控制中心设一台消防电话总机,除各层火警电话插孔外,消防泵房、消防电梯机房、变

配电室内设火警电话分机与消防控制中心直接相连,消防电话控制中心还设有一台直拨电话。

9、消防控制中心设一台消防广播柜,在汽车库及机房内设5W壁式扬声器,其它场所设3W吸顶

式扬声器。

10、一类高层建筑的楼层配电箱均设有火灾漏电报警控制器,并于消防控制室联动。 通风消防设计 (一)机械防烟系统:

1、防烟楼梯间前室设正压送风系统,送风量为25000m3/h,在屋顶设风量为27500m3/h的送风机一台,前室每层设常闭式风口一个,失火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送风机、失火层和相临层三个风口送风。楼梯间、合用前室均有可开启外窗,采用自然排烟。

2、楼梯上部可自然通风,地下室部分采用正压送风,每栋楼送风量为25000m3/h,设风量为27500m3/h的送风机各一台,各楼梯设自垂式百叶风口一个;失火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送风机送风。

(二)机械排烟系统:

1、负一层地下汽车库采用机械排烟。烟量按6次换气次数计算,因有直接对外车道的防火分区采用自然补风。

2、机械防、排烟系统风管均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风机采用消防专用排烟风机,保证风机能在2800

时连续工作30分钟。

第九篇 节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重庆市建委渝建[2003]12号文《重庆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暂行办法》。 2、重庆市地方标准GB50/5024-2002《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二、建筑节能设计

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累年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7.5℃,累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37.8℃。 1、体型上尽量避免过多的凹凸变化,尽量满足规范要求的体形系数。

2、所有建筑外隔墙采用加气砼砌块或页岩空心砖,外墙作保温砂浆或增设挤塑板外保温,达到保温、隔热作用。

3、所有外墙门窗和玻璃幕墙采用保温、隔热密封性能好的铝合金(断桥彩铝)中空玻璃窗,户型尽量做到了穿堂风。

4、钢筋混凝土墙及梁在建筑中形成热桥的部位,均采用挤塑板和保温砂浆作外保温。

5、屋面及地面均采用倒置式屋面,用挤塑板、膨胀石至 石及保温砂浆作保温、隔热措施。 6、照明灯具使用节能灯具,使用低能耗电器,采用低压、静电补偿以减少无功损耗。

7、各栋建筑节能综合指标—全年耗电量均满足《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所规定的指标。 三、暖通节能、节水: 1、各用水点均设水表计量。

2、选用优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大便器应选用冲洗水箱6L节水型大便器。 3、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水压供水,高区采用无负压变频供水;给水系统通过分区及减压使各用水点水压控制在0.35~0.45Mpa。

4、所有水泵均采用高效节能水泵,并在高效区段运行。 5、采用的给排水管材均为节能环保材料。

6、小区喷泉及水景采用循环给水系统,重复利用,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7、家用燃气热水器热效率应大于80%。 四、电气节能:

1、灯具选型:灯具按功能、环境选用高效、节能型灯具和光源,灯具配高功率因数电子镇流器,减少无功损耗,节能。

2、住宅走道及楼梯间除应急灯的控制外,均采用声光控延时节能开关控制,商业及车库照明控制采用集中分组控制方式。

3、动力设备控制方面,风机及水泵容量不大于30KW时采用直接启动方式,设备容量大于30KW时采用减压或软启动方式;电梯及扶梯控制采用变频节能应用技术。

4、配电线路以载流量大的YJV电缆为主,既节约有色金属材料,也减少线路损耗。 5、无功功率在配电房集中补偿,功率因数补偿至0.92。

第十篇 绿化及环保设计

1、由于本工程居住均采用自然采光,各房间间距均满足通风要求。

2、生活污水处理在室外统一设置无害化污水净化装置,处理后的污废水排入周边市政下水。 3、各层垃圾间,小区设置垃圾收集场,定时清洁工分层集中外运。

4、绿化:利用平台立体绿化(浮土厚度0.6米),室内外盆栽绿化,结合小区中心庭院形成整

个建筑的空间绿化系统,以提高建筑的品位和环境效果。建议绿化设计委托专业园林设计公司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