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病因及相应护理措施
摘要】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病因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03月到2012年06月收治的222例接受肠内营养的重症监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量、种类、和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和糖尿病腹泻情况,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病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上述分析,222例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中,发生腹泻的患者占94例,发生率为42.33%,非腹泻的患者占128例,非腹泻率为57.65%。患者使用肠内营养量越大,速度越快,增加了腹泻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也较高。结论 肠内营养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地的营养补给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调节速度、早期喂养、控制温度和逐步加量的配置过程,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严格操作,能够让肠内营养的腹泻并发症得到有效地控制。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相关性腹泻 病因 护理措施
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经济的一种营养补给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临床上[1-2]。肠内营养容易出现不耐受的现象,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腹泻,发生率在20%~40%左右,对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效果都造成了直接影响。腹泻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营养物质的丢失、脱水以及内环境的紊乱,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疼痛。为了能够对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病因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在对我院在2011年03月到2012年06月收治的222例接受肠内营养的重症监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量、种类、和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和糖尿病腹泻情况,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病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在2011年03月到2012年06月收治的222例接受肠内营养的重症监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168例,女性患者54例,患者的年龄11岁到91岁之间,应用一种营养液的患者占204例,应用二种营养液的患者占18例。观察患者使用肠内营养的量、种类、和速度以及患者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和糖尿病腹泻情况,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找出病因并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方法
1.2.1 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经过临床专家的讨论、审定,设计一个肠内营养腹泻患者的调查表,主要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以及应用肠内营养的量、种类、速度和时间,患者肝功能、血浆白蛋白以及糖尿病腹泻的情况。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患者每天排出稀水样的大便在4次以上,那么确诊患者为腹泻。
1.2.2 选用软件SPSS10.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x2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2、结果
上述研究显示,222例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中,发生腹泻的患者占94例,发生率为42.33%,非腹泻的患者占128例,非腹泻率为57.65%。通过调查分析,肠内营养相关性病因主要和应用肠内营养的量、低蛋白血症、速度和糖尿病有关,如下表所示,肠内营养量越大速度越快,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也就越高,糖尿病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在应用肠内营养过程中的腹泻发生率也较高。
3、讨论
肠内营养能够改善和维持肠粘膜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符合代谢的生理需求,费用低,方便管理,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地的营养补给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通过调节速度、早期喂养、控制温度和逐步加量的配置过程。但是肠内营养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就是不同程度上的腹泻。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严格操作,能够让肠内营养的腹泻并发症得到有效地控制[3-4]。腹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实施肠内营养前禁食一段时间,禁食的时间延长会增加肠粘膜萎缩,从而引起吸收不良最终导致腹泻。腹泻严重的患者会引起营养物质的丢失、脱水以及内环境的紊乱,增加了护理的工作量和患者的疼痛。通过上述结果显示,通过上述分析,222例应用肠内营养的患者中,发生腹泻的患者占94例,发生率为42.33%,非腹泻的患者占128例,非腹泻率为57.65%。患者使用肠内营养量越大,速度越快,增加了腹泻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在使用肠内营养过程中,患者腹泻的发生率也较高。
根据患者的病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控制温度、调节速度,输注的速度应该遵循由慢道快,输注的容量应该由少到多,可以采用输液泵保证速度能够持续缓慢的输入,控制好温度;对患者进行早期喂养时,要注意逐步加量,在患者胃肠道允许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可以从每天最初的
500ml逐步增加到3~5天就能够达到一天的总量;肠内营养液的添加或者配置辅助药物时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现配现用。对于每次注射结束之后的营养管在冲洗之后再用碘伏进行消毒,用无菌的纱布包好避免污染,输注管每天都要进行更换;对于低蛋白血症或者需要禁食的时间较长患者要先采取肠外营养,等血浆蛋白升到35g/L在进行管饲。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对血糖进行监测,把血糖的变化及时汇报给医生。 参 考 文 献
[1] 魏娜.腹部手术后患者管饲肠内营养不耐受危险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9,10(06):66-67.
[2] 沈三齐.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1,11(07):71-72.
[3] 徐金女,林美爱.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8,13(07):84-85.
[4] 李秀川.肠内营养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 2008,07(04):5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