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1) B:(-1-1+1-1+1+1+1-1) C:(-1+1-1+1+1+1-1-1) D:(-1+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解:S·A=(+1-1+3+1-1+3+1+1)/8=1, A发送1 S·B=(+1-1-3-1-1-3+1-1)/8=-1, B发送0 S·C=(+1+1+3+1-1-3-1-1)/8=0, C无发送 S·D=(+1+1+3-1+1+3+1-1)/8=1, D发送1 例题3-07
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的生成多项式是P(X)=X4+X+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1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两个1都变成了0,问接收端能否发现?采用CRC检验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否就变成了可靠的传输? 答:作二进制除法,1101011011 0000 10011 得余数1110 ,添加的检验序列是1110. 例题3-08
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 生成多项式是P(X)=X3+1。试求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答:作二进制除法,101110 000 1001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是011 例题3-09
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答: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 7E FE 27 7D 7D 65 7E 例题3-10
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送比特串0110111111111100。试问经过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若接收端收到的PPP帧的数据部分是0001110111110111110110,问删除发送端加入的零比特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答:011011111 11111 00 011011111011111000 0001110111110111110110 000111011111 11111 110 例题一
下面的前缀中的哪一个和地址152.7.77.159及152.31.47.252都匹配?请说明理由。 (1)152.40/13;(2)153.40/9;(3)152./12;(4)152.0/11。 前缀(4)和这两个地址都匹配 例题二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位? (1)192.0.0.0;(2)240.0.0.0;(3)255.254.0.0; (4)255.255.255.252。 (1)/2 ; (2) /4 ; (3) /11 ; (4) /30 。 例题三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40.120.84.24/20。试求这个地址块中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地址掩码是什么?地址块有多少个地址?相当于多少个C类地址? 140.120.84.24 è 140.120.(0101 0100).24 最小地址是 140.120.(0101 0000).0/20 (80) 最大地址是 140.120.(0101 1111).255/20 (95) 地址数是4096.相当于16个C类地址。 例题四
已知地址块中的一个地址是190.87.140.202/29。重新计算上题。 190.87.140.202/29 è 190.87.140.(1100 1010)/29
最小地址是 190.87.140.(1100 1000)/29 200 最大地址是 190.87.140.(1100 1111)/29 207 地址数是8.相当于1/32个C类地址。 例题五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36.23.12./26。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试问: (1)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 (2)每一个子网中有多少个地址? (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是什么?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 (1)每个子网前缀28位。
(2)每个子网的地址中有4位留给主机用,因此共有16个地址。 (3)四个子网的地址块是:
第一个地址块136.23.12./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00001=136.23.12.65/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01110=136.23.12.78/28 第二个地址块136.23.12.80/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010001=136.23.12.81/28 最大地址:136.23.12.01011110=136.23.12.94/28 第三个地址块136.23.12.96/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00001=136.23.12.97/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01110=136.23.12.110/28 第四个地址块136.23.12.112/28,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 最小地址:136.23.12.01110001=136.23.12.113/28 最大地址:136.23.12.01111110=136.23.12.126/28 例题六
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掩码号,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4000/16=250,平均每个地点250台机器。如选255.255.255.0为掩码,则每个网络所连主机数=28-2=254>250,共有子网数=28-2=254>16,能满足实际需求。 可给每个地点分配如下子网号码
地点: 子网号(subnet-id) 子网网络号 主机IP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1: 00000001 129.250.1.0 129.250.1.1---129.250.1.254 2: 00000010 129.250.2.0 129.250.2.1---129.250.2.254 3: 00000011 129.250.3.0 129.250.3.1---129.250.3.254 4: 00000100 129.250.4.0 129.250.4.1---129.250.4.254 5: 00000101 129.250.5.0 129.250.5.1---129.250.5.254 6: 00000110 129.250.6.0 129.250.6.1---129.250.6.254 7: 00000111 129.250.7.0 129.250.7.1---129.250.7.254 8: 00001000 129.250.8.0 129.250.8.1---129.250.8.254 9: 00001001 129.250.9.0 129.250.9.1---129.250.9.254 10: 00001010 129.250.10.0 129.250.10.1---129.250.10.254 11: 00001011 129.250.11.0 129.250.11.1---129.250.11.254 12: 00001100 129.250.12.0 129.250.12.1---129.250.12.254 13: 00001101 129.250.13.0 129.250.13.1---129.250.13.254 14: 00001110 129.250.14.0 129.250.14.1---129.250.14.254
15: 00001111 129.250.15.0 129.250.15.1---129.250.15.254 16: 00010000 129.250.16.0 129.250.16.1---129.250.16.254 例题七
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
下一跳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接口m0 128.96.39.0 255.255.255.128 接口m1 128.96.39.128 255.255.255.128 R2 128.96.40.0 255.255.255.128 R3 192.4.153.0 255.255.255.192 R4 *(默认) ——
现共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地址分别为: (1)128.96.39.10 (2)128.96.40.12 (3)128.96.40.151 (4)192.153.17 (5)192.4.153.90
(1)分组的目的站IP地址为:128.96.39.10。先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39.0,可见该分组经接口0转发。 (2)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2。
① 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不等于128.96.39.0。
② 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得128.96.40.0,经查路由表可知,该项分组经R2转发。
(3)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28.96.40.151,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28.96.40.128,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28.96.40.128,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4)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17。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0,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经R3转发。
(5)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为:192.4.153.9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28相与后得192.4.153.0。与子网掩码255.255.255.192相与后得192.4.153.,经查路由表知,该分组转发选择默认路由,经R4转发。 例题十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7 A 无新信息,不改变 N2 5 C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 5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 4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例题十一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 N1 4 B N2 2 C N3 1 F N4 5 G
现将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 N1 2 N2 1 N3 3 N4 7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3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 N2 2 C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N3 1 F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N4 5 G 无新信息,不改变
例题
TCP 的拥塞窗口cwnd 大小与传输轮次n的关系如下所示:
cwnd n 1 1 2 2 4 3 8 4 16 5 32 6 33 7 34 8 35 9 36 10 37 11 38 12 39 13 cwnd n 40 14 41 15 42 16 21 17 22 18 23 19 24 20 25 21 26 22 1 23 2 24 4 25 8 26 (1)试画出如图5-25所示的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
(2)指明TCP 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 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 轮次和第22 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市检
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 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 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 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
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答:(1)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课本后答案):
(2) 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
(3) 拥塞避免时间间隔:【6,16】和【17,22】
(4) 在第16 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在第22
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
(5) 在第1 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被设置为32
在第18 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
在第24 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 是第18 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 第70 报文段在第7 轮次发送出。
(7) 拥塞窗口cwnd 和门限ssthresh 应设置为8 的一半,即4 例题3-32
图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B1的转发表 发送的帧 地址 A→E C→B D→C B→A 例题八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N2 N6 N8 N9 7 2 8 4 4 A B F E F A C D B 接口 1 2 2 1 地址 A C D 接口 1 1 2 (转发?丢弃?登记?)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 (转发?丢弃?登记?)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转发,写入转发表 接收不到这个帧 B2的转发表 B1的处理 B2的处理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N3 N6 4 8 4 N8 N9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3 5 无新信息,不改变 N1 7 A 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2 5 C N3 9 C 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6 5 C N8 4 E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变 N9 4 F 例题九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
N1 N2 N3 N4 现将A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
N1 N2 N3 N4 试求出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A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 N2 N3 N4
3 2 1 5 C C 1 5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改变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变 无新信息,不改变 2 1 3 7 4 2 1 5 B C F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