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来源:保捱科技网
CHINESECOMMUNITYDOCTORS论著·临床论坛

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

王云

201803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9.09.043摘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和特征。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2型

糖尿病患者72例,在监测前均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本身的治疗用药情况,分口服药物组、预混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药物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组。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结果:口服药物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较其他组略高,但反映血糖波动程度的各项指标均最低(P<0.05),患者的血糖波动程度与空腹血糖水平成正相关(低血糖除外)。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以1.1μg/L为界,高于此值者平均血糖水平和血糖波动度都较低于此值者更为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患者的血糖波动会产生明显影响。采用单纯的口服药物的方式,患者的血糖波动更为缓和。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口服药物;动态血糖监测

资料与方法

表1不同空腹血糖值患者的血糖比较(x±s,mmom/L)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糖尿病组别n24hMBGPPGESDBGLAGE患者72例,男37例,女35例;年龄A组117.40±1.745.50±1.442.50±0.829.90±1.7440~78岁,平均(59.23±4.6)岁;病程B组238.70±1.944.20±1.262.00±0.908.72±1.942~20年。纳入标准:符合WHO糖尿病C组2511.10±2.015.20±1.362.62±0.8210.20±1.53专家委员会1990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D组1311.20±1.865.50±1.682.70±0.8411.20±1.34准,此次参与日内多点血糖监测的患F14.323.672.836.67者,监测前连续3个月未调整治疗方P0.0010.0010.0010.001案,所有被监测者监测前进行口服葡萄表2不同空腹C肽值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比较(x±s)糖耐量实验(OGTT)。排除标准:①有认组别n24hMBGPPGESDBGLAGE知及精神方面障碍者;②确诊或疑似恶A组319.40±1.945.82±1.962.40±0.5410.40±2.92性肿瘤者;③有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如B组417.62±1.344.68±2.082.71±0.569.10±2.30肝炎、肝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④有t4.601.962.362.11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酮症P0.0010.0010.0010.001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性酸的患者,每24h汇总数据1次,计算当组略高,但血糖标准差和血糖波动幅度中毒、糖尿病足);⑤本人不愿配合此次日的24h血糖平均值(24hMBG)、餐后血最小;口服药物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组监测者。根据患者本身的用药方式分口糖波动幅度(PPGE)、日内最大和最小血患者的24h平均血糖较低,但血糖标准服药物组治疗组、预混胰岛素治疗组和糖之差(LAGE)、1d内多点血糖标准差差和血糖波动幅度最大(P<0.05)。

口服药物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组3组。(SDBG)。各项数据取3d的平均值作为此不同空腹血糖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口服药物组26例采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次试验的最终结果。并对静脉空腹血针对患者静脉空腹血糖值的差异,将疗;预混胰岛素组36例采用预混胰岛素糖、C肽的结果进行分层,进一步观察患者分成4组,分别记A组、B组、C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口服药物联合预分析不同血糖和C肽水平下,24h末梢组和D组,4组患者的静脉空腹血糖值混胰岛素组10例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波动指标的变化。

分别为≤6.99mmol/L,7~9.99mmol/L,并且注射预混胰岛素。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进行统10~11.1mmol/L和>11.1mmol/L,见表1。

方法:72例患者在接受监测的第1计学分析,采用(x±s)进行计量资料的分不同空腹C肽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天,于8h禁食禁水后清晨查血尿常规、析,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分析:根据患者空腹C肽值的差异,将静脉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空腹进行计数资料的分析。P<0.05为差异有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A组、B组,A组C肽、糖化血红蛋白,然后接受连续3d统计学意义。

患者空腹C肽值≤1.1μg/L,B组患者C的末梢血糖监测,对患者三餐前、三餐肽值>1.1μg/L。见表2。

后2h和睡前血糖7个时间点进行监测,结果

并且根据所得数据分析患者血糖的波动不同治疗方法对血糖波动的影响:讨论

情况。

通过本次的研究发现,单纯采用口服药通过对患者1d内多时间点血糖监

观察指标:72例接受末梢血糖监测

物治疗的患者24h血糖平均血糖较其他

(下转第65页)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9期63

CHINESECOMMUNITYDOCTORS论著·临床论坛

表1两组观察指标比较(x±s)组别时间AQ20-R(分)6MWT(m)Borg(分)SGRQ(分)观察组治疗前9.85±1.95283.50±25.573.12±1.1850.48±7.86治疗后3个月8.52±1.01*#323.48±38.15*#1.96±1.01*#38.45±6.50*#对照组治疗前10.17±1.88278.99±24.203.10±1.3551.23±7.75治疗后3个月9.15±0.93*305.58±30.27*2.46±0.97*45.58±6.14*注:同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得良好社会效益,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量,从而改善临床表现,促使患者尽快复概述[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7):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取综合性康恢复。

3-4.

复治疗措施,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4]

王东伟,马娟,孙漾丽,等.肺康复治疗慢性上,增加了抗阻运动训练和吸气肌训参考文献

阻塞性肺疾病1例[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练,配合八段锦等中医导引术的使用,[1]

樊兵权.补脾益气理肺法康复治疗慢性阻2018,17(5):391-392.优化心理疏导措施,增加人际社交,加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的临床观察[5]

刘泓,杜毓锋,刘学军.老年COPD稳定期患强随访等措施,治疗后各项评估数据与[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6.者家庭肺康复自我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2]

纪利,陈炜.浅谈中西医肺康复在慢性阻塞理学杂志,2016,31(5):76-80.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更加有效性肺疾病稳定期中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6]

任建萍,张玉润,闫正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地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医急症,2017,26(3):470-472.(COPD)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疗效果,加强肺功能,改善其生活质[3]

高敏,董洪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康

[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1):52-53.

(上接第62页)

2014,21(5):223-226.

方法不同,疗效也不同。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2]李永红.蒙脱石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轮状腹泻患儿饮食摄入量减少,小肠吸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毒性肠炎的止泻效果及机制探讨[J].现收受到影响,机体处在低锌状态,因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该方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3):255-256.

对患儿应进行补锌治疗,以减少腹泻次法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

[3]吴剑,于四永,张超,等.蒙脱石散联合连蒲数及粪便的排出量。低渗性口服液能够总之,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采用低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减少静脉补液的需求量,减少呕吐次数渗性口服补液盐治疗,能够安全止泻,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38-440.

及粪便的排出量,还能够促进肠胃水电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应[4]杨东茹,邹贤.婴幼儿夏季与秋冬季轮状病解质吸收,有效减少肠胃内的液体残用价值较高。毒肠炎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留,具有快速补液的效果[5]。本研究对观(16):42-44.

察组患儿采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及锌片参考文献

[5]施前锋,潘新娣,邵伟芳,等.124例小儿病毒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

苏博,王湛.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药物性腹泻的病原体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妇96.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

幼保健,2014,29(14):2178-2180.

(上接第63页)

大,也就是说,患者的血糖波动与空腹者专家的关注和共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测,可以有效地分析患者的血糖水平以血糖水平成正相关(低血糖除外),说明合来,24h血糖监测系统有望(CGMS)进入基及波动情况。对患者的SDBG监测,可理的控制患者的清晨空腹血糖可以有效层卫生机构;同时,近几年胰岛素类似物以评估血糖的稳定性,反映了血糖测定控制患者血糖波动情况。通过C肽分层的发展也以其进入体内后更贴近、更符值离平均血糖的离散程度[1,2];PPGE反分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空腹C肽分合人类分泌胰岛素的正常生理节律的优映3餐后2h血糖与其相应餐前血糖差值泌低水平组,24h平均血糖水平更高,势,从而在血糖波动度的控制方面获得绝对值的平均数,能更直观地比较个体各项血糖波动指标也较大,而空腹C肽优势,使其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越来越多地由进餐行为产生的血糖波动的幅度;分泌高水平组,血糖平均水平低,波动受到关注。这一切都将为糖尿病患者在社LAGE反映日内最大血糖和最小血糖的差度也相对较小。因为C肽和胰岛素都由区的观察和治疗带来更多的福音。值。通过本次的研究表明,口服药物组是胰岛B细胞等量分泌的,而C肽不通患者的24hMBG虽然略高,但PPGE、过肝酶代谢,体内清除速率较慢,不受参考文献

SDBG和LAGE值最低,说明单纯采用口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所有通过C肽测[1]汪湲.血糖波动的研究进展[J].内科急危重服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值比使用预混胰岛定和观察,可以推论人体胰岛的功能状症杂志,2011,17(6):379-382.

素缓和,但是对于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态和病情水平[3]。

[2]周健.血糖稳定性的意义及临床评估[J].中而言,减少患者血糖波动口服药物是优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条件有限,华医学杂志,2006,86(30):2154-2157.于胰岛素针剂的。同时患者的空腹血糖以上的观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稳[3]

姚义安.C肽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水平越高,患者的血糖波动也随之增

定的血糖波动度达标越来越受到业内学

2004,10(11):674-676.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9期6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