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招三年制)
码:600107 一、学制及招生对象 (一)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中职)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水质净化、污(废)水处理与回用等方面基本知识,具备水质检验分析和水处理工程技术应用能力,能在生活与生产用水供给、污(废)水处理、水质检测和水净化设备生产等环保、市政和水利行业、企业和产业从事水质监测与分析、水净化设施运行管理、水净化设备生产销售及环保业务推介等工作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人才规格 1.素质目标
(1)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思想和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诚信意识,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安全、环境保护意识、职业道德,能够立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踏实进取,敬业奉献,善于合作,敢于竞争,勇于创新。
(3)人文科学素质:具有宽阔的视野、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有较强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生活习惯,爱好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具有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必须的公共英语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职业英语知识; (2)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4)掌握必须的数学、化学、环境统计等基础知识; (5)掌握工程制图与识图、环境工程CAD制图的基本知识; (6)掌握仪器分析、环境微生物等基本知识; (7)掌握水质指标检验分析的基本知识;
(8)掌握水处理工程单元操作、处理工艺等基本知识; (9)掌握水处理设备操作控制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10)掌握水处理工程的监理、施工组织和运行管理的基本知识;
(11)掌握水净化设备生产销售及环保业务推介的基本知识 (12)掌握环保法规与标准、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13)了解水质净化行业发展动态,了解环保类企业经营运作的相关管理知识; (14)具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观念和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有水质指标的检验分析能力;
(2)具有水处理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和辅助设计能力; (3)具有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和设备的选择能力; (3)具有水处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能力;
(4)具有水处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招投标和成本控制能力; (5)具有发现、判断并处理水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常见故障的能力; (5)具有水净化仪器、设备、材料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6)具有水处理工业全控制能力,企业生产一线基层管理能力; (7)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撰写文档,制作报表,信息沟通,信息检索等; (8)能借助互联网、工具书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 (9)具有基本数算、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能力;
(10)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和社会应变的能力; (11)具备编制简单的工作报告、技术文件等文字运用能力; (12)具有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1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一)专业服务面向
学生毕业后服务面向的单位有生活与生产用水供给、污(废)水处理、水质监测与分析和水净化设备生产销售及环保业务推介等环保、市政、水利和水务企业和部门。
(二)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序号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1.水处理项目单元处理设施的调试 1.工艺调试与运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2.水处理工艺联动调试、运行和调整 环境统计、水污染1.水净化设备的安装、调试 水处理设1 施运行管理 2.设备运行与维护 2.水净化设备的规范化运行操作 3.水净化设备的日常维护 1.水处理工艺和设备运行指标的分析 3. 运行资料整理 2.工程运行日志和技术档案撰写、数据统计分析 1.采样点布设 2 水质监测与分析 1.布点采样 2.样品采集 3.样品运输与保存 水质检验与分析、环境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微生物、环境统计、数据处控制技术、水厂运行与管理、工业废水处理、 给排水管道技术、 水处理设备与仪表、环境微生物、环保法规与标准 支撑课程 1.过滤去杂 2.消解 2.样品处理 3.富集与分离 4.样品制备与保存 5.浸提 1.物理指标测定 2.化学指标测定 3.生物指标测定 4.分析仪器的正确、安全操作和使用 3.指标测定 1.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表述 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3.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4.质量保证检查单的制定与填写 5.水质监测档案文件管理 1.水质标准解读 2.水质质量评价指数计算 5.水质评价 3.水质质量图的绘制与解读 4.水质监测月报/季报/年报书的编写 1.实验室建设方案制定 6.实验室建设与认证 2.实验室设备的购置与安装调试 3.实验室管理制度制定 4.实验室认可与认证 1.能根据已知水质指标参数和设计目标要求选择工艺 1.水净化工程项目3 水处理工艺设计 辅助设计 理与试验设计、环保法规与标准 水污染控制技术、工业废水处理、环2.协助投标 4 水净化设1.组织施工管理 2.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其对应处理设备 境微生物、水工艺设备与仪表、工程3.能对所设计的工程项目进行经济与制图、环境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 CAD、给排水管道技4.能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术、水环境工程施1.能正确地向客户讲解工程设计方案工与核算、水处理的内容、优点和可行性 业务推介 1.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水环境工程施工与施施工与监理 2.工程图纸的识图与解读能力 3.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工期、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能力 核算、水污染控制技术、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制图、环境工程CAD、给排4.编写竣工验收申请、组织竣工验收 水管道技术、水处2.工程安装调试技术指导 3.辅材采购、成本控制 1.工程工艺解释能力 2.掌握技术规范、应急能力 1.材料采购、市场行情分析 2.预算、核算的能力 1.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能力 4.现场监督管理 2.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有效实施 3.填写监理日志和报表 1信息收集 1.信息筛选与产品推介 2.水净化行业市场调研分析 3.水净化设备与材料的性价比分析能力 4.产品推介能力 1.信息收集 5 水处理业务推荐 2.跟单 2.产品推介能力 3.沟通交流技巧与能力 3.维护保养技术培训 1.水净化设备运行的操作 2.产品、安装图纸及资料的识别 1.沟通和协调 4.回访与售后服务 2.设备故障诊断及排除 (三)职业资格证书 序号 1 2 3 4 5
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污水处理工 水质检验工 净水工 供水管道工 污泥处理工 颁证部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等级 三/四级 三/四级 三/四级 三/四级 三/四级 水净化设备营销、水处理设备与仪表、仪器分析 理设备与仪表、环境监理、环保法规与标准 四、教学周安排表 学期 军训 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 课堂教学 实习(集中实验实训) 机动 考试 假期 总计 Ⅰ 2 0.5 15.5 1 1 1 4 25 Ⅱ 17 2 1 1 6 27 Ⅲ 15 3 1 1 4 24 Ⅳ 18 2 1 1 6 28 Ⅴ 12 9 1 1 4 27 Ⅵ 0.5 17.5 1 19 总计 2 1 77.5 34.5 5 6 24 150 备注:军训实际为三周,双休日不休息。
五、课程方案
计划学时 培 养 模 块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课程类课 程 性 讲 课 内 实 验 训 集中实验实训(实习) 136 120 90 50 40 90 526 7 6 3 2.5 2 4.5 25 按学期分配(学时) 学 总 计 第 Ⅰ 第 Ⅱ 学 期 第 第 第 Ⅲ Ⅳ Ⅴ 学 学 学 期 期 期 第 Ⅵ 学 期 别 质 授 实 分 学 期 1 公共基通识课 文 1 化 艺 2 术 课 础课 2 3 4 5 6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 体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高职语文 高等数学 小计 中国传统文化课 公共艺术课 应修小计 必 理+实 100 36 必 理论 120 20 20 30 30 (+10) (+10) (+8) (+8) 50 70 40 78 38 24 26 (+20) (+20) 90 214 50 196 必 理+实 20 70 必 理+实 20 30 必 理论 40 必 理论 90 390 136 选 理+实 由教务处统一开设20学分的课程,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安排自行选修,通过课程考核取得学分,学生最少取得5学分。 选 理+实 ≥5 1 2 行3 为 养4 成 课 6 7 5 军训及国防教育 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 劳动课 卫生习惯 节约意识 文明礼仪 日常行为 应修小计 必 理+实 24 必 实践 60 30 84 30 3 1 84 15 15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意识,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选 实践 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选 实践 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节约意识,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选 实践 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礼仪行为,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理+实 选 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必 实践 法及标准。 24 90 30 30 60 30 30 60 114 ≥20 99 70 3.5 90 90 4 4 70 60 +30 60 +30 70 70 70 70 70 70 70 15 1 2 3 平 台 4 5 环境统计 环境化学 环境工程制图 仪器分析 环境微生物 给排水管道技术 必 理+实 50 20 必 理+实 50 10 必 理+实 50 10 必 理+实 50 20 必 理+实 50 20 必 理+实 50 20 70 3.5 70 3.5 70 3.5 70 3.5 70 3.5 600 29 120 5.5 110 5 6 专 课 业 课 专业课 专业拓展1 2 3 4 专业核心1 2 3 4 7 水环境工程施工与核算 必 理+实 50 20 8 水处理设备与仪表 小计 水处理工程技术 水质检验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 环境监理 水厂运行与管理 必 理+实 50 20 必 必 必 必 必 必 400 140 60 30 50 30 50 20 50 20 50 20 260 120 20 160 300 140 40 30 30 90 +30 80 +30 70 70 3.5 70 3.5 70 3.5 440 20 40 21 1 2 课 5 小计 企业文化 环境生态学 环境法规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经济 水净化设备营销 300 140 20 30 选 理论 40 选 理论 30 选 理论 30 选 理论 30 选 理论 30 30 1.5 30 30 1.5 30 1.5 30 1.5 课 5 6 7 8 9 10 清洁生产技术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环境工程设计 选 理论 30 选 理论 30 选 理论 30 选 理论 30 90 30 1.5 30 30 1.5 30 30 1.5 30 1.5 100 90 5 3 5 4 30 90 90 540 30 150 120 应修小计 综合能力培养 1 2 3 4 1 2 3 4 专业基本技能实训 水处理工程综合实训 水质分析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 必 实践 必 实践 必 实践 必 实践 150 150 120 120 540 540 18 900 900 30 小计 舞蹈类 声乐类 书画艺术类 体育类 270 540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舞蹈特长,详见个性发展课考核办法及选 理+实 标准。 选 选 选 理+实 理+实 理+实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声乐特长,详见个性发展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书画艺术特长,详见个性发展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体育特长,详见个性发展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专业专项技能,详见个性发展培养细则。毕业获取证书要求如下。 资格证书:本专业职业岗位资格证2个; 个性发展课 5 专业专项技能 英语证书:非英语类专业学生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或PETS英语二级单科(笔试或口试)证书;英语类专业学生取得大学英语四级证书,或PETS英语三级单科(笔试或必 理+实 口试)证书; 计算机证书: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2个模块合格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及以上级别的等级考试合格证一个;或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以上证书。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或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以上证书。 6 证书类 应修小计 1 学生取得各种舞蹈、声乐、书画艺术、体育等证书,详见个性选 理+实 发展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20 20 ≥10 1 1 10(+10) 10(+10)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必 理论 20 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 论文及专利 必 理论 20 创新创业课 2 3 4 40 2 40 必 理论 40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论文和专利创作能力,详见创新创业课选 实践 考核办法及标准。 5 6 社会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应修小计 合计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详见创新创业课考核办选 实践 法及标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详见创新创业课考选 实践 核办法及标准。 80 80 ≥10 20 3506 155 60 备注: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包含1、2学期课外实践10学时;3、4学期课外实践8学时。 2.体育课程每学期早操、课外活动等20学时。
3.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各包括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
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析 Ⅰ 课程设置分析表
必 修 课 公共行为养成专业平专业核专业拓课 课 台课 心课 展课 6 2 6.25 120 8 25.00 600 5 15.63 440 26 4.54 3.42 22.68 16.63 17.11 12.55 75.47 4 29 21 112 3.57 2.58 25. 18.75 18.71 13.55 72.7 0. 0.65 26.79 19.35 1.79 1.29 2.9 11.6 8.1 37.2 1 30 2 5 16 0.76 0.57 34.01 25.67 1.51 1.14 11.6 2.85 37.2 9.13 1 3.13 20 综合培养课 4 12.50 900 创新创业课 2 6.25 40 选 修 课 文化艺行为养专业拓术课 成课 展课 100 320 80 860 9.3 2.28 24.53 4 43 2.3 9.3 27.3 5.7 23.2 4.6 18.6 10 8 23.3 5.70 18.6 4.56 个性发展 200 创新创业课 160 总计 3506 3506 100 155 155 100 课程类别 分析项目 门 数 课程 占必修课门数比例18.75(%) % 分类小计 526 合 计 学时 占必修/选修学时19.88 比例(%) 15.00 占总学时比例(%) 分类小计 合 计 25 学分 占必修/选修学分22.32 比例(%) 16.13 占总学分比例(%)
Ⅱ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析表
理论教学 课程类别 文化艺术专业 分析项目 公共课 平台课 课 分类小计 合 计 学时 占理论/实践学时比例(%) 30.23 7.75 2.85 390 100 400 1290 31.01 11.41 20.16 7.42 7.75 2.85 3.10 6.14 19.86 1.14 3.88 12.55 9.03 5.70 8.12 5.13 专业 专业拓展创业创公共行为养专业平核心课 课 新课 课 成课 台课 260 100 40 136 440 200 实践教学 专业 专业拓核心课 展课 180 0 2216 0.00 0.00 63.21 13 总计 综合能个性发展创新创课 业课 力课 900 200 160 3506 3506 40.61 25.67 9.03 5.70 7.22 4.56 100 30 10 8 155 155 33.15 19.35 11.05 6.45 8.84 5.16 100 占总学时比例11.12 (%) 分类小计 合 计 学分 占必修/选修学分比例(%) 19.5 36.79 5 20 5 2 5.5 20 9 8 0 90.5 .5 30.23 7.75 3.23 31.01 12.90 20.16 8.30 7.75 3.23 3.10 6.08 22.10 1.29 3.55 12.90 9.94 5.81 8.84 5.16 0.00 0.00 58.39 占总学分比例12.58 (%) 41.61 七、课程目标及实施方法 (一)通识课 公共基础课
1.思想政治理论
(1)学时学分:136学时,其中讲授100学时,实践36学时;7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② 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③ 帮助学生及时全面正确了解国内外形势,了解党和国家的对内对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辩论、主题演讲、专题讲座,观看录像、实践体验。
(4)考核方式:书面考核加行为考核。书面考核包括笔试试卷、作业论文、调查报告;行为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日常表现、实践表现等。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英语
(1)学时学分:120学时;6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② 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③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模拟练习、听力实训。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情景对话、模拟套写、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3.体育
(1)学时学分:90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实训70学时;3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
②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③ 掌握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能把这一体育项目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
④ 增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实施方法:讲授、训练、测试。
(4)考核方式:考勤、笔试、平时运动、测试、竞赛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4.计算机应用基础
(1)学时学分:50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实训30学时;2.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认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能正确的连接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和外部设备;
② 懂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Windows XP的使用,能熟练的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③ 熟悉MS office组件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日常工作中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等任务;
④ 会使用Internet浏览信息、搜索资料、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 ⑤ 能熟练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与文件传输; ⑥ 能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实施方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4)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与上机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5.高职语文
(1)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
② 了解常用社交文书、事务文书、行政公文和一些常用专业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 ③ 掌握常用社交文书、事务文书、行政公文和一些常用专业文书的结构和写作要求; ④ 提高应用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模拟写作、综合写作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课堂训练、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6.高等数学
(1)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够理解极限、连续、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等重要概念;
②掌握一元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计算;掌握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定积分的微元法思想,并能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
③具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训练、章节测验、模拟测验。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单元测验、学习态度与理论考试(平时测验、期末考试)等结合进行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文化艺术课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语言、思维、艺术为目标,以道德修养和艺术表现为特征,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务处统一开设的20门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课和公共艺术课两部分,学生自行选择,通过课程考核获取学分,学生毕业需获取5学分及以上。
1.中国传统文化课
教务处统一开设,学生自行选择,通过课程考核获取学分。 2.公共艺术课
教务处统一开设,学生自行选择,通过课程考核获取学分。 行为养成课
行为养成课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作为活动载体,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学风、树立正确人生观。
行为养成课主要包括: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日常行为。期中,军训及爱国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为过程教学课,只计学分,不计课时。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20学分。
考核方式: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两门课为必修课,教学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由学生与保卫处、二级分院组织实施并计入学分。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课由二级分院组织实施并以学期为单位,量化考核并计入学分。
1.军训及国防教育
(1)学时学分:84学时;3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军人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② 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增强国防观念意识;
③ 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安全策略; ④ 使学生提高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激发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保卫的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3)实施方法:军事理论讲授、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专题报告等; (4)考核方式:军事理论考试、训练过程考察、会操表演效果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2.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
(1)学时学分:30学时;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院及专业,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② 使学生掌握消防、防盗、自然灾害下自救、人身安全防范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 ③ 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树立正确的心态,增强其步入社会的信心,做到文明离校。 (3)实施方法:座谈、讲座、参观。
3.劳动课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意识,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附件1)。 4.卫生习惯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附件1)。 5.节约意识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节约意识,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附件1)。 6.文明礼仪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礼仪,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附件1)。 7.日常行为
通过过程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详见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附件1)。 (二)专业课 平台课 1.环境统计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 学分。 (2)课程目标:
①掌握环境质量数据及污染源统计分析方法; ②会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掌握误差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及相关分析的方法; ④会使用常用统计软件。
(3)考核方式:根据考勤、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4)实施方法:讲授、能力实践训练。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2.环境化学
(1)学时学分:9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120学时,集中实训30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①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中误差的分类、表示及其减免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以及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②掌握电子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操作规则;滴定分析法的操作规则;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则;能够熟练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熟练使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熟练使用滴定管完成滴定;能够熟练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利用滴定分析法完成试样的定量分析;
③会分析常见水质污染问题的化学机理,并提出基本解决思路;
④能对水体水质常用理化指标进行简单分析和;并根据水质理化指标判断水质优略,并分析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情况。
(3)实施方法:讲授、能力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作业、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3.环境工程制图
(1)学时学分:9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10学时,集中实训30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 ②会绘制物件的三视图; ③会阅读工程图样;
④会运用CAD软件绘制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图、高程图和单元构筑物的详图; ⑤会用计算机出图。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训练与测试,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4.仪器分析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有痕量分析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
②会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③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④会用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⑤会用电位分析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实施方法:讲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能力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5.环境微生物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会进行环境中微生物形态观察、鉴别、制片、染色、培养、纯种分离等基本技能和无菌操作; ②水中细菌总数等生物指标的测定;
③会根据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判定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态;
④通过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指示作用,发现并协助解决污水处理系统故障。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能力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6.给排水管道技术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初步进行给水和排水管网的设计计算;
②掌握常用给排水管材、管件、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特征性能和规格;
③掌握常见金属(钢、铸铁)和非金属(塑料、混凝土、钢塑)管材、管件安装连接方法; ④会进行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7.水环境工程施工与核算
(1)学时学分: 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会编制水处理项目的项目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②能对水处理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等进行控制与管理; ③能进行水处理工程项目的预算和核算,提出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法; ④协助环境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及各方协调工作。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8.水处理设备与仪表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知道机械设备中的常用金属和非金属零件材料的基本特性;
②知道水处理机械设备的轴、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等机械零件类型,功用和结构; ③掌握泵与、风机等通用机械设备的工作过程,类型和结构性能; ④掌握常用水处理专用机械设备和仪表的功能,类型和结构性能; ⑤会根据水处理工艺选择设备与仪表; ⑥能进行水处理机械和仪表的日常维护。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专业核心课 1.水处理工程技术
(1)学时学分:120学时,其中讲授70学时,课内实训30学时,集中实训30学时;5.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
②能根据已知水质指标参数和设计目标要求选择污染治理工程工艺并确定工艺运行参数; ③水处理工程项目平面布置、高程布置; ④能根据工艺要求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⑤能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报告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理论及课内实训部分百分制;集中实训部分五级等级制。 2.水质检验技术
(1)学时学分:11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30学时,集中实训30学时;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有精细分析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
②能完成水质检验代表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③能完成常用水质指标测定工作;
④能完成水质测定数据的误差分析和结果表述; ⑤能完成水质检验报告的编制撰写。
(3)实施方法:讲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能力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报告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理论及课内实训部分百分制;集中实训部分五级等级制。 3.工业废水处理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进行冶金、电镀行业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及工艺选择; ②能进行造纸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及工艺选择; ③能进行果汁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及工艺选择; ④能进行制药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及工艺选择; ⑤能进行化工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及工艺选择;
⑥能进行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参数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4.环境监理
(1)学时学分: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集中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掌握环境监理与参建各方的权利、义务及工作关系; ②能根据项目特点,制订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大纲和规划; ③掌握环境监理工作的程序和制度;
④能运用正确的环境监理方法手段,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协调解决问题; ⑤会分析建设项目不同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减缓措施,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有效实施; ⑥能进行常见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
⑦能编写环境监理文件、填写监理日志和报表。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训。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作业、考试进行理论综合考核;实训考核根据实训态度、实训操作、实训成果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理论部分考核采用百分制,实训部分考核采用五级等级制。 5.水厂运行与管理
(1)学时学分: 70学时,其中讲授50学时,课内实训20学时;3.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城镇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站)水质的日常管理; ②能水厂处理工艺的调试、巡视和日常运行管理; ③能水厂设施的日常巡检、规范化和安全操作方法; ④掌握水厂常见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⑤熟悉城镇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站)的应急管理。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专业拓展课 1.企业文化
(1)学时学分:20学时;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了解企业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了解企业文化的结构、内容和特点; ② 了解社会环境、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③ 获得对企业经营哲学、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基本认识,掌握企业工作的基本行为模式; ④ 能够运用企业文化的基本原理去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比较简单和典型的企业文化现象和问题。
(3)实施方法:讲授、讲座、阅读、视频教学相结合。 (4)考核方式:过程考核与考卷考核相结合。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环境生态学
(1)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
①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②能够用生态学原理思考和理解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退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 ③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问题。 (3)实施方法: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3.环境法规与标准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按照我国环境保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 ②具备一定的环境执法和环境监察能力。 (3)实施方法: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4.环境影响评价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会进行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现状评价; ②会进行建设项目的水、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③会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实施方法: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5.环境经济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全局意识、统筹管理的意识; ②能进行环境问题的经济调查并提出建议;
③能进行企业投入产出分析,并能完成报表和清洁生产改进; ④能对建设项目进行项目费用效益分析,并做出可行性评价。 (3)实施方法: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作业、课程论文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6.水净化设备营销
(1)学时学分: 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会做水净化设备市场调研并分析潜在客户,建立客户档案; ②会根据客户类别向客户推介水净化设备; ③会投标和跟单;
④会水净化设备销售商务谈判。 (3)实施方法:讲授、课程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7.清洁生产技术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会制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方案;
②能根据工业企业的情况初步确定企业清洁生产技术; ③会初步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3)实施方法: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8.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制订水资源规划方案; ②会制订水资源管理计划;
③能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 协调。 (3)实施方法:理论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9.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熟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②知道水污染的成因与对策;
③会根据水体污染情况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3)实施方法:理论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学习态度和期末课程测试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10.环境工程设计
(1)学时学分:30学时;1.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完成环境工程设计的前期调研和文献资料搜集等基础工作; ②能进行方案设计与论证,能计算工程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 ③能撰写设计说明书; (3)实施方法:讲授。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问答、作业、课程设计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综合能力培养课 1.专业基本技能实训
(1)学时学分:集中实习 90学时;3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有检验分析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
②会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③会用电位分析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④会进行环境中微生物形态观察、鉴别、制片、染色、培养、纯种分离等基本技能和无菌操作;⑤水中细菌总数等生物指标的测定;会用
⑥会根据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判定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态,并通过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指示作用,发现并协助解决污水处理系统故障。
(3)实施方法: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训操作技能、实训答辩和实训报告相结合。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水处理工程综合实训
(1)学时学分:集中实习 150学时;5学分。 (2)课程目标:
①能完成水处理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②能对水处理设施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 ③能编写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3)实施方法: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训操作技能、实训答辩和实训报告相结合。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3.水质分析综合实训
(1)学时学分:集中实习120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①具有精细分析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
②能完成水质分析试验方案设计、编写和组织实施; ③能完成常用水质指标测定;
④能完成测定数据的误差分析和试验结果的统计检验; ⑤能完成水质分析报告的编制。 (3)实施方法: 集中实训。
(4)考核方式:根据考勤、实训操作技能、实训答辩实训报告和相结合。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4.顶岗实习
(1)学时学分:实习 540学时;18学分。 (2)课程目标:
①会水处理设施运行及管理;
②能进行水质指标检验和水质分析报告编写; ③会水处理工程方案辅助设计; ④会水处理工程项目施工组织及监理; ⑤会水净化业务推介及售后服务。 (3)实施方法: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根据实习态度,考勤、实施日志、实习单位反馈情况和技术交流答辩等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三)个性发展课:
个性发展课: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及获得的各种文体活动成果和技能成果。成果认定以相关组织机构公布的文件或证书为准,对合作企业认定的成果须教务处审核。
个性发展课包括舞蹈类、声乐类、书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专项技能和证书类。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10个学分。
(四)创新创业课:
创新创业课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在论文、专利、作品、社会调研、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或自办企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学生在校期间,除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和创新创业课4个学分外,其他学分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并认定。
1.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学时学分:20学时,其中讲授10学时,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② 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能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并能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③ 学会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
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案例分析报告、作业、个人职业规划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2.就业指导
(1)学时学分:20学时,其中讲授10学时,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1学分。 (2)课程目标:
① 学会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② 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调节负面情绪;
③ 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④ 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⑤ 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了解创业者基本特征和所需素质,鼓励毕业生把创业作为理性职业选择;
⑥ 培养创业意识、了解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掌握创办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特质; ⑦ 了解商业的基本运作过程,了解运营、改善和壮大企业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案例分析报告、作业、自荐书撰写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八、毕业条件
(一)学分要求:根据课程方案确定。
本专业毕业总学分不低于155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学分不低于110学分,文化艺术课5学分,行为养成课20学分,个性发展课10学分,创新创业课10学分。
(二) 证书要求
1.资格证书:取得本专业职业岗位资格证书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关键岗位的岗位证书)。
2.英语证书: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或PETS英语二级单科(笔试或口试)证书。 3.计算机证书:取得“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考试(NIT)”2个模块合格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一级及以上级别的等级考试合格证一个;或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以上证书。
九、附录
(一)编制(修订)依据
根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定(修订)2015级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杨职院发〔2015〕41号)要求,在深入调研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基础上,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研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分析每个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完成本方案的编制。
(二)编制(修订)说明
从近年来专业调研情况来看,污染治理运营企业的从业人员中专科层次占的比例相对较高;污染治理
运营企业主要的员工层次还是在中专及以下水平,以操作类业务类为主。本专业的高职毕业的学生,刚毕业时,可以从事的岗位工作有:污水处理技术员、污泥处理技术员、业务员、设备操作员。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全面掌握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后,可升任技术主管、生产经理、区域经理,在这个岗位上进一步训练后,可升任厂长助理、总工、厂长等职务。由上可知,本专业学生从事污染治理企业岗位的职业生涯可从两条主线展开:技术主线和市场业务主线。因此,对在校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上,,也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一方面,培养污染治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胜任污染治理运营操作和技术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培养污染治理运营的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如:项目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等。因此,该方案此次修订时将《工业废水处理》、《水处理设备与仪表》增加实践学时,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将环境监理从专业选修课改为必修课程,加强本专业市场业务能力的培养。该方案加强了实践教学,注重了能力培养。方案重点强化了课堂的实验实训、集中实训和顶岗实习教学。
该方案充分体现了“两个系统”的课程体系。方案中公共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全院选修课共同组成系统基础课程的体系;专业课程实验实训和实习、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共同组成系统实践课程体系。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培养,使专业人才培养既达到就业岗位职业要求,又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潜力。
本专业已经形成“工学一体,三元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三个主体——“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分别设置教学任务,然后按照“企业线、学校线、学生线”三条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具体内涵如下图所示:
理论学习、素质教育:以课程为载体 实验
本专业“工学一体,三元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预期学习知识、技能和态度成果,为了能使“工学一体,三元驱动”人才培养模式能真正贯彻运行,本专业建立了与之相应的多种组织运行实施机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课程实验实训与行业一线工作相结合;单项实训实习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 编制人员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苏少林、赵敏娟、朱海波、王虎、赵秋利、王春梅、周伟 西安第三污水处理厂:钟雷 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杨振峰 陕西先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邱国政 陕西新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荆宝军 执笔人:赵敏娟
单项技能训练 综合技能训练 顶岗实习(企业)
附件1:
行为养成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行为养成课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作为活动载体,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学风、树立正确人生观。
行为养成课主要包括: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日常行为。期中,军训及爱国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为必修课,其他课程为过程教学课,只计学分,不计课时。学生在校期间应完成20学分。
考核方式: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两门课为必修课,教学以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由学生与保卫处、二级分院组织实施并计入学分。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日常行为课由二级分院组织实施并以学期为单位,量化考核并计入学分。
行为养成课学分分值一览表
课程类别 必修 依据及认定机构 学保处、二级分院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及考核办法 理论24+实践60,共计84学时,由学保处组织实施。 入学、安全教育15+毕业教育15,由二级分院组织实施 参加义务劳动20、30、40学时/学期,分别计0.5、1.0、2.0学分 宿舍卫生评比优秀8周/学期,计分值 军训及国防教育 3 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 必修 1 二级分院 劳动课 行 为 养 成 课 节约意识 卫生习惯 选修 2/学期 二级分院学工办 选修 0.5学分,13周/学期,计1.0学分,17周/学期,计2.0学分。 按时熄灯,不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选修 用电量15度/月/舍以下,每人计0.5学分 学生自由报名,组班学习,培训20课时,计1.0学分 2/学期 学保处公寓办 2/学期 学保处公寓办 文明礼仪 选修 1 旅游分院 日常行为 以早操出勤为依据,60天、75天、必修 90天/学期,分别计0.5、1.0、2.0学分,无抽烟行为,计1.0学分 2/学期 二级分院学工办 附件2:
个性发展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个性发展课: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及获得的各种文体活动成果和技能成果。成果认定以相关组织机构公布的文件或证书为准,对合作企业认定的成果须教务处审核。
个性发展课包括舞蹈类、声乐类、书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专项技能和证书类。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10个学分。
个性发展课程学分分值一览表
课程类别 选修 积极参加学院、分院组织的活动,过程符合组织要求,计1.0学分。代表学院、分院参加比赛并声乐类 选修 获奖,个人赛奖计2.0学分,团队赛奖每人计1.0学分,获得社会机构赛奖,按证书类计算。 选修 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单项奖名次的,计3个学分。获得省级比赛奖项的,计2个学分,同时破纪录的,在单项基础上外加1个学分。获得学院运动体育类 选修 会奖励的,每项计1个学分,最多计两个奖项。学院组织的团队赛,正式参赛队员集训计1个学分,取得团队赛奖项的,团队成员每人计1.0学分。 学院社团、分院社团、学院协会、团委、二级分院 依据及认定机构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及考核办法 舞蹈类 书画艺术类 个性发展 课 体育部、二级分院 取得国家级比赛一、二、三等奖分别计6、4、3学分;取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计4、3、2专业专项技能 必修 学分;取得行业从业资格证书计2学分/个;取得学院技能资格证书计1学分/个;取得四六级证书计3学分/个。 二级分院确认,教务处负责登记 证书类 选修 取得各种舞蹈、声乐、书画艺术、体育等级运动员等证书的,均计2.0学分 二级分院确认,教务处负责登记
附件3:
创新创业课考核办法及标准
创新创业课: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在论文、专利、作品、社会调研、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或自办企业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学生在校期间,除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和创新创业课4个学分外,其他学分由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并认定。
创业创新课学分分值一览表
项目 名称 核心期刊 论 文 普通刊物 学校、社团刊物 专 利 发明专利(不分排名次序) 实用专利(不分排名次序) 假期社会调研 假期企业锻炼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就业指导 创新创业 自主创办企业 创 新 创 业 参与学院企业管理 创业建议书 创新意见书 参与教师项目 企业行业项目解决方案 创新设计产品
分值 8 4 0.5/次 8 5 2/次 2/次 1 1 2 8 2 3 3 2 3 3 依据及认定 相关依据 最多每学期3分 专利证书 专利证书 分院认定 企业证明,分院认定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 营业执照 分院认定 分院专家组认定 分院专家组认定 项目组证明,分院认定 项目评审意见书 省级教育部门证书 社会实践 创 新 创 业 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