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好习惯好人生

好习惯好人生

来源:保捱科技网


好 习 惯 好 人 生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好习惯,好人生”。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收获美好人生的开始。习惯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最稳定的素质。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养成好习惯的结果。好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成功人生的根本,更是成功的捷径。许许多多的事例表明:不同的习惯是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好习惯是开启成功大门的要素,而坏习惯则会导向失败的歧途。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什么样的习惯,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我很庆幸我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上课总是认真听讲,重要知识点做好笔记,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能、按时地认真完成,有不懂的问题大胆向老师提问,遇到难题与同学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做到心中不带疑问,考试考得不好能自我批评,吸取教训,再接再厉,为自己定好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充满自信。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我希望七八班所有的同学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积极配合老师,不走神,勤于动手,随手记笔记,勤于思考,遇事多问“为什么”,当天学习的知识当天消化,善于总结归纳,每周知识进行“周结”,不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成一种负担,思考,不抄袭他人的作业,做作业不磨蹭,考试时仔细、认真审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上课时一定要专心听讲,要充分利用好上课时的效率,这样学习起来就会时半功倍,我不主张晚上学习得很晚,这样第二天就会没有精神,也就没有学习的效率。

那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1.循序渐进。良好的学习习惯既非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统统形成,要有耐心地付诸行动。在区分主次、难易之后,从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展,然后按部就班地贯彻落实自己的计划,久而久之,便习惯成自然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是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2.自我控制。在培养学习习惯的初期,在自制力还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达到约束

自己行为的目的。因为人的行为本身,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如果发现自己实在很难抵制某些活动的诱惑,可以请求父母或老师、同学进行帮忙,让他们约束自己的活动时活动方式。3.及时调整。中学生多数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中,或者在克服坏习惯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对自己易犯的错误时时警惕,及时发现偏差,及时做出调整。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4.不断巩固。习惯成自然。在习惯初步形成,逐渐进入顺其自然的状态后,就没有必要再强制自己了。但要注意还要不断巩固,不断强化,及时消除外部干扰和内部故障。外部干扰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离甚至脱离轨道的引力,内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时情绪不佳而放纵自己。对付干扰有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环境,转移注意力。当生活圈内有人施加不良引力时,可以寻找理由暂时跳出这个圈子,消除不良引力,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当产生忧郁、悔恨、愤怒、迷恋、惋惜、忧伤等情绪波动时,可以通过做具体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一次只培养一个好习惯。要想有一个好的习惯,就要集中于改变这一个习惯。一次如果想改掉多个习惯,势必会分散精力,并最终放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因童年养成了时时早,事事早,勤奋好学的好习惯,成为了令国人骄傲和震撼的文坛巨星;伟大的文学家和民主战士朱自清从小酷爱读书,书籍成了他的好朋友,《春》《背影》《匆匆》等这些沁人心扉,陶冶情操的作品都是他的著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希望每位同学都加油,好习惯会在坚持中养成。昨天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而今天的习惯决定我们的明天。我也希望每位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鼓励他们,让他们对学习充满自信,我相信每位学生都很棒,在这里我祝愿七八班所有的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大家走向成功的彼岸。最后用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祝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谢谢大家,更谢谢各位老师对学生辛勤的栽培!

七八班学生张亦敏家长

2011年11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