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工 EI置圃变鱼垩主持:奔_…-●●●-帅 2014年第22卷第3期 NONGCUN DIANGO NG堕回西留锺固励 撞铆黍 鲸 (461000)许继保护自动化系统公司设计部 俎丽萍 传统的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受传统理念和技术 的影响,各个子系统都是孤立的,以至于出现了一种监 控“孤岛”现象,无形中降低了系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 安全性,而且增加了投资成本。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 了解决传统变电站安防智能化系统的缺点。一种运用 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可靠的安全性 展趋势 各种辅助设备采用统一建模的方式使信号传输更 加有效、可靠。计算机通信技术是目前各类信号传输采 取的主要方式,数字化变电站的信号传输基本上全部 依赖计算机进行。通信系统在传输有效信息的过程中。 自动化、计算机、网络通信、视频压缩、射频识别以及智 能控制等多种技术,通过对变电站环境、图像、火灾报 为了避免信息出现错误,计算机同时传输信息校验码 和通道自检信息,当系统出现故障时,通信系统就会及 时收到警告指令。与传统变电站信息输送相比.采用现 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优势在于,数字信号通过光纤进 行传送,从而避免了模拟信号在传输中的耦合、干扰等 问题所引起的误操作。将其他同类软件的以“监视”为 核心,转变为自动和智能的“监视”和“控制”为核心,从 而产生“质”的提升。将事故后报警转变为事故前预警、 事故时控制;将分散孤立的各子系统进行集成和联动. 警、消防、照明、采暖通风、安防报警、门禁识别控制等 在线监测,不但实现预警,而且还可实现对警情的管理 和控制的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变电站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通过监测、预警和控制三种手段,为 变电站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从而解决了变电站 安全运营的在控、可控等问题。 1优越的技术性 远端维护可实现变电站与调度主站的数据模型一 解决系统孤岛问题;将人工式的故障判断排除转变为 技术性自动化判断;将被动的手动式管理转变为系统 致性,使变电站一体化信息平台中的图、模、库在调度 主站端具备可视化显示,从而方便地实现在调度主站 根据设定条件自动化控制;将正常的3—4天一次的巡 视变为24 h实时监控;将运行人员的现场目测巡视检 查变为自动化监视;将分散的巡视检查变为集中监控. 端对变电站端的图、模、库的在线远端维护。远端维护 可减少主站端的工作量,切实提高运行维护的工作效 率,避免了主站的图、模、库与变电站端不一致.共享统 一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良好的经济性 的信息平台。数字化变电站所有系统的信息采用统 的模型,按照统一的通信标准接人变电站通信网络。 一产品好维护,便于扩展和适应新增功能。通信网络 通过辅助设备智能化功能的开发,实现变电站运行环 境与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有效结合,具备变电站户外智 能化设备运行温度、湿度等环境实时在线检测功能.实 现空调器、风机、加热器的远程控制与温湿度控制器的 智能联动,优化变电站管理。 集中监控和统一调度。统一界面下视频、门禁、环 境、火灾消防、防盗报警、S 所有状态的监控;统一设 承担变电站设备间信息共享的任务,当变电站在实际 应用中的功能进一步扩充,规模进一步扩大时。在通信 网络上接入新增设备即可,不需要更换或改造原有的 设备,从而让设备的使用更加便捷,同时还极大降低了 变电站生命周期成本。变电站原有设备在采集和执行 等方面能够满足新设备的要求,不需要进行硬件的更 换投资,只需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之上运行新设备即可, 方便变电站的扩建及自动化系统的扩充。 总之,数字化变电站辅助系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许多新的想法需要更多的现场实践去印证,此外还需 要加强权威部门的组织和规范。使各项工作协调有序 地开展。 2013—12—16收稿 备配置管理、故障调度;统一报表日志管理。系统的可 靠性保障全部设备可脱机运行——在网络断线、服务 器故障等情况下不影响任何报警、定时控制、设备联动 等功能,核心设备全部采用嵌入式技术,避免普通的工 控机、PC机的不可靠性,从根本上解决因网络安全而 流互感器烧坏,变电站管理人员应负相应责任。 5 防范措施 安全生产作为最基本的原则,不能单纯追求造价低和进度快,给投产后的运行工作留下“先天性”缺陷。 象变化的监测和其他技术分析,及 时发现设备异常,达到及时消除异 常的目的 (1)在新、改、扩建项目规划时, 生产技术部门应全程参与管理工调试到投产运行,都必须把有利于(2)运行值班人员对运行中的 设备加强巡视,不但要进行设备外(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发生问 题认真分析。查找故障,做到“四不 放过”,严防未查明事故原因贸然送 2013—12—19收稿 作,从设备规划、设计、选型、安装、 观检查,还要以发现内部缺陷为重点,通过对设备声音、温度等有关现 电,造成更大损失。 40 O嘲收该2 ,鎏 蠹 里风光互补 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