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急腹症术后早期再手术12例诊治论文

急腹症术后早期再手术12例诊治论文

来源:保捱科技网


急腹症术后早期再手术12例诊治体会

急腹症手术后早期再手术临床上并不少见,是一种严重的腹部手术并发症,病情多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合并症多,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006~2010年收治早期再手术患者12例,现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3~70岁。原发疾病:化脓性阑尾炎3例,胆囊炎、胆石症2例,脾自发性破裂2例,肝癌破裂、胃穿孔、柿石性肠梗阻、肠扭转、嵌顿疝均为1例。 首次手术方式:阑尾切除3例,胆囊切除、脾切除各2例,肝修补、胃穿孔修补各1例,肠梗阻、肠扭转及嵌顿疝松解复位各1例。

再次手术时间:6小时~8天,早期2次手术11例,3次手术1例。

再次手术原因:首次手术并发症7例,漏诊、误诊3例,手术失误1例,麻醉选择不当1例。 结 果

本组11例治愈,1例死亡。 讨 论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尽早鉴别诊断急腹症的病因,对于尽早治疗急腹症,及时适当手术治疗外科急腹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

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子宫外孕破裂等。此外,某些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血卟啉病、低血钾征、败血病、脊柱外伤或脊髓疾病,也可出现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治疗依赖于正确的诊断,而正确的诊断又依赖于全面的收集病史资料及进行多方面的检查。随着新型x线诊断机的应用及造影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它在疾病诊断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在急腹症的诊断中也是如此。

因首次手术并发症再手术。本组7例,因此而再手术,究其原因分别为:①4例因手术操作不正规6~12小时内出血再手术,原因分别是胆囊切除胆囊动脉结扎线滑脱出血,脾切除脾胃韧带血管结扎线脱落、损伤胰尾出血,阑尾系膜炎性增厚阑尾动脉回缩结扎不牢靠引起内出血。②1例嵌顿疝松解复位术因过于自信、责任心不强,术后3天患者腹痛腹胀,有腹膜炎体征考虑嵌顿肠管复位后坏死,再次手术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恢复顺利。③1例胆囊切除因经验不足或病情复杂,术中未仔细探查、观察、麻痹大意,损伤胆总管术后3天引起胆漏形成胆汁性腹膜炎而再手术,1例肝破裂首次手术行大网膜填塞缝合修补,未结扎出血面血管、毛细胆管,术后2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且持续加深、高热,腹痛腹胀,血压下降。术后5天,b超检查胆总管高度扩张,内有弱回声伴声影,急诊行胆总管探查,发现凝血块堵塞胆总管引起梗阻,放置“t”管引流,术后7天因患者年龄大,有心肺疾患,引起多功能脏器衰竭死亡。

因术前未能详细了解病史、全面体查,首次手术未能全面探查腹腔脏器造成漏诊、误诊3例而再手术[1]。1例阑尾切除后8天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x线检查见气液平面及胀大之肠襻,再手术证实为回盲部肿瘤,行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端端吻合术,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术后14天出现肠瘘,3次手术行瘘口造瘘术。1例柿石性肠梗阻由于首次手术探查不全面,麻痹大意,只满足于小肠柿石取出,而忽视探查结肠引起漏诊,导致梗阻未解除,术后4天再手术。1例老年患者阑尾术后6天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未做任何检查,考虑粘连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探查为阴性,导致误诊。

引流管选择不当,放置不妥,引流不畅再手术[2]。1例胃穿孔修补术,由于腹腔污染重,冲洗不彻底,引流管位置不正确,术后3天出现腹痛腹胀,高热不退,b超检查提示膈下脓肿、肠间脓肿,再次手术行脓肿引流,3周后痊愈出院。

因麻醉选择不当导致再手术。1例肠扭转复位患者,首次手术选择麻醉不当,麻醉平面控制不好,病人情况较差,血压低,腹肌紧张,匆忙关腹时将部分肠管缝合于切口下,导致再次梗阻,术后7天再手术,因此急腹症患者应选择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 分析本组12例再手术病例,笔者认为,急腹症以发病急,病情重,难确诊为特点。急诊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术式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麻醉配合欠妥,对原发病处理遗留病变,术中损伤等诸多因素常导致术后出血及瘘等并发症。急腹症术后有下列指征需再

手术:①腹腔引流持续流出新鲜血液或腹穿抽出不凝血液;②消化道术后有呕血、便血,血压不稳定,输血后无好转;③胃肠道、胰腺术后有消化道瘘;④腹部术后切口裂开;⑤腹部术后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不缓解;⑥腹部术后腹腔残余脓肿非手术治疗不好转。 急腹症术后再手术指征中,以出血和瘘为主要原因。手术的出血常发生在术后12小时内,有休克者需纠正休克同时急诊手术止血,发生瘘常见术后5~15天,若在1周内发生瘘,瘘口较大需再剖腹修补瘘或行瘘-空肠吻合内引流术。术后发生消化道瘘还需分别对待,十二指肠残端瘘多不宜急诊行闭瘘术,再手术需将残端及其周围充分引流,术后采取抗炎和支持方法,择期手术治疗,引流不畅最终将引起反复感染,最后营养衰竭甚至贻误手术时机,导致死亡。

急腹症再手术风险大,围手术期处理非常关键,术前应做好准备,检查全面,对首次手术情况认真讨论、分析、评估患者状况,制定再手术方案,术中操作仔细,术后密切观察,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尤其是努力提高原发病的诊治水平,防患于未然,才能降低急腹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为治愈疾病,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避免医疗纠纷,奠定基础。

通过本组分析,总结出急腹症再手术的预防要点及体会:①良好的麻醉方式是剖腹探查的先决条件,探查要全面仔细按序进行才不至于漏诊、误诊;②术中操作要轻柔,各种结扎要可靠,尤其是

对血管结扎,必要时术者和助手分别结扎1次;③术毕还纳肠管要按序进行,避免人为发生扭转,放置腹腔引流管要安全、合理;④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发生感染。术后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荣.外科疾病误诊、误治与防范.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

2 李永国.急腹症再手术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4):196-1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