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加快转变职能的措施有哪些

加快转变职能的措施有哪些

来源:保捱科技网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和企业关心的一些问题,从“放管服”改革角度,提出相应改革举措,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对一些改革方向看得准、但在全国推开还有一些风险的事项,提出来,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对一些地方试点中已取得成功经验的措施,...

三是注重系统集成,放管结合。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强化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系统推进改革,加强取消和下放事项的监管,确保放管的有序衔接。

1.健全宏观体系。宏观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和货币为主要手段的宏观体系,推进宏观目标制定和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货币与产业、价格等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形成参与国际宏观经济协调的机制,推动国际经济治理结构完善。

深化投资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强化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2.全面正确履行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宏观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推广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3.优化组织结构。转变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法律依据: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四条加快转变职能科学的宏观,有效的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职能,深化行政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和服务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