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诈骗公司员工是否犯法?

诈骗公司员工是否犯法?

来源:保捱科技网

诈骗公司的员工,对公司的诈骗行为不知情不犯罪,但若知情并积极参与则涉嫌诈骗罪。根据《刑法》第266条,涉及数额较大的诈骗,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款;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若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罚款或没收财产。特殊规定另行处理。

法律分析

在诈骗公司上班,对诈骗公司的诈骗行为不知情的,不构成犯罪;对诈骗行为知情且积极参与的,涉嫌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拓展延伸

企业内部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及预防措施

企业内部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及预防措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行为严重侵害了企业的利益和声誉,对于从事此类行为的员工,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诈骗属于犯罪行为,一旦发现,公司有权向机关报案,并协助调查取证。对于犯罪行为成立的员工,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为了预防企业内部诈骗行为,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加强员工背景调查、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体系、加强对敏感信息的保护等。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员工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性,从而有效预防企业内部诈骗。

结语

企业内部诈骗行为涉及严重法律后果,对企业利益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事此类行为的员工将面临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为预防企业内部诈骗,建议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员工背景调查,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管体系,并加强员工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企业内部诈骗行为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三节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 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五节 金融诈骗罪 第一百九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