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来源:保捱科技网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⑴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初步会用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情景问题抽象等式规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⑶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探究的目标。

  ⑴出示天平图,增加感性认识。

  出示天平图。

  让学生说说对天平的认识;

  ⑵明确探究的目标。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们明确探究的话题——等式中存在的规律;出示图片情境。

  二、自主探究规律。

  ⑴自主看图填空。

  学生自主完成第3页的看图填空。

  ⑵同桌交流。

  交流填写的内容,辨析答案的正确性;交流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规律。

  ⑶举例验证发现规律的正确性。

  班级举例;同桌举例验证。

  ⑷适当推理。

  由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进行适当的推理。

  希望推理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三、规律的引用。

  ⑴出示方程,引发学生的求未知数的兴趣。

  出示上节课学生列出的部分方程x+50=150和2x=200,谈话:你知道x表示多少,介绍你的想法。

  ⑵引用规律解方程。

  在学生的介绍中,张扬用等式解方程的数学根据。

  ⑶规范解方程的格式。

  x+50=150

  解:x+50-50=150-50

  x=100

  ⑷学习验证答案的方法。

  方法:代入法。

  格式:把x=100代入原方程,100+50=150,x=100是正确的。

  ⑸练一练。

  解方程x-30=80。

  ⑹全课小结,完成作业。

  小结:解方程,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作业:第4页练一练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