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
在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免不了需要缴纳的,而的纳税人又可以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彼此的税率是不同的。
一、税率怎么算
税率就是税额占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的比率,是计算货物或应税劳务税额的尺度。我国现行属于比例税率,根据应税行为一共分为13%,9%,6%三档税率及5%,3%两档征收率。
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的免征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下列7个项目免征:
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2、避孕药品和用具;
3、古旧图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5、外国、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的免税、减税项目由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三、的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时间与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是相联系的。
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一个季度。
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至15日申报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固定业户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税率就是税额占货物或应税劳务销售额的比率,是计算货物或应税劳务税额的尺度。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条例》 第四条,除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下统称应税销售行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小于当期进项税额不足抵扣时,其不足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第五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按照销售额和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税率计算收取的额,为销项税额。销项税额计算公式: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