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可将认为案情重大、复杂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请求移送中级人民审判。中级人民应及时决定是否同意移送,并通知同级人民。异地审理有效排除干扰,保障审判公正,消除公众担忧,是一种有效的司法模式。
法律分析
基层人民对于认为案情重大、复杂或者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请求移送中级人民审判,应当经合议庭报请院长决定后,在案件审理期限届满十五日以前书面请求移送。中级人民应当在接到移送申请十日内作出决定。中级人民不同意移送的,应当向该基层人民下达不同意移送决定书,由该基层人民依法审判;同意移送的,应当向该基层人民下达同意移送决定书,并书面通知同级人民。基层人民接到上级人民同意移送决定书后,应当通知同级人民和当事人,并将起诉材料退回同级人民。异地审理,是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的一种有效司法制度安排。最高人民曾明确要求各地根据个案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异地管辖案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异地审理最大程度防止了地方权力妨碍审判的性和公正性,有效排除了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也有效消除了一部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是很有效的司法模式。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上级人民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审判。
结语
异地审理是一种有效的司法模式,通过将重大、复杂或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移送至中级人民审判,可以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确保审判的性和公正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上级人民可审判下级人民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也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审判。异地审理不仅消除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还有效提升了司法效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管辖 第二十六条 几个同级人民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审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七条 人民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六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一十 人民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有本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级人民再审,但经该下一级人民再审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