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成年人监护责任由谁承担?

未成年人监护责任由谁承担?

来源:保捱科技网

未成年人保规定监护人应履行监护职责,不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歧视女性或残疾未成年人;禁止溺弃婴;尊重教育权利,不让未成年人辍学;以健康方式教育未成年人,防止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卖淫;不允许或强迫未成年人结婚。不得让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独自居住。

法律分析

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不得允许或者强迫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第九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第十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强迫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结语

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是法律赋予监护人的义务。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或残障未成年人。同时,禁止溺婴、弃婴的行为。未成年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应按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辍学。监护人应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教育未成年人,引导他们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卖淫等不良行为。此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强迫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以上规定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第八至十一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

国家采取措施指导、支持、帮助和监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保障适龄未成年人依法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六)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七)妥善管理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财产;

(八)依法代理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十)其他应当履行的监护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将委托照护情况书面告知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和实际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加强和未成年人所在学校、幼儿园的沟通;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接到被委托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幼儿园等关于未成年人心理、行为异常的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