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雨盯_仝 l Igg,e 接受理论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以《小王子》两中译本分析为例 于倩 (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摘要】长期以来,在翻译实践中,译作的目标读者一儿童的文学能力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致造成许多译本不能为儿童所接受。这也正是由于在理 论研究层面,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探讨不够系统和全面,没有能够有效的指导翻译实践。本文以接受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小王子》的两个成人译本进行比较, 分析译者在语言风格、译出童趣和文化问题处理方面的不同及其原因指出:译者在把握原作精神和作者意图的同时,也要以儿童读者为中 tX,,以儿童的接受 为宗旨,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译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本篇论文所选译本为: 2007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艾柯译本(初版)和200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周克希译本(初版)。 【关键词]JL童文学接受理论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一o5l8—01 .芷文: 儿童文学的用词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能简单地以字面意思去理 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主动参与,也特别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作为 解。翻译时要注意“以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为前提,尽 译者,既是原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又是儿童文学翻译的创作者。译者,作为 可能多和正确地传递原语信息的多重意义,以争取原文和译文最大地等值” 特殊的读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要根据目标读者的特点,创造出适合儿 (柯平,2000:43) 童的译本。一般来说,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语体,即语言风格;二是 例: 再现儿童童趣;三是文化信息的处理。本章将从上述重点着手,用一些具体 艾译:“然而,他却是我唯一不觉得愚蠢的人。也许因为他是唯一不为 实例来分析对比《小王子》两个中译本,继而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策略。 自己而忙碌的人吧!” 1语体 周译:“可是,就只有他没有让我感到可笑。也许,就是因为他关心的 1.1韵律和节奏的翻译 是别的事情,而不是自己。” 语 ’ }接受文学作品的决定性因素。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分 这里表达的是小王子对点灯人的评价。艾译译为“他是唯一不为自己而 是儿童文学有自身独特的语体特征。“韵律和节奏给儿童一种审美愉晚,能够 忙碌的人”,虽然没错,但是总让人感觉有一层薄薄的纸还没捅破,原文意 激发雉们的情绪。”(郁、唐,1990:105)儿童的这—特点要求作者和泽者在 思没有最大程度的挖掘出来,需要读者进行自己的分析,最终得到“其他人 遣词造句上应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感,做到朗朗上口。请看下面的例子: 都是为自己,而点灯人是为他人做事”的结论。这加大了儿童读者的阅读难 例: 度。而相形之下,周译的译文就非常的清楚明了了。 艾译:“如果有人钟爱着一朵独一无二,盛开在浩瀚星海里的花儿,那 根据接受理论,读者是处于中一tl,地位的。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接受和 么,当他仰望繁星时,便会心满意足。” 欣赏,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才得以实现,因此从儿童特有的心理特点、思维方 周译:“如果有个人爱上一朵花儿,好几百万好几百万颗星星中间,只 式、语言特征出发选择合适的修辞方式才能刨作出适合儿童阅读的作品,引 有一颗上面长着这朵花儿,那他只需要望着许许多多星星,就会感到很幸 导他们迈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福,”通过对比丽个译本,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就准确性角度而言,两位译 3文化问曩的处理 者都传达出了原作的意思,但是就节奏和韵律而言,周译要略胜一筹,“好 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属, 几百万好几百万”、“许许多多星星”这样富于韵律,有节奏感的语言,显 即归化翻译,一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属,即异化翻译。 然要比“浩瀚星海”和“繁星”更为容易被小读者接受,因为读起来非常的 3.1归化 上口,即便周译不及艾译简洁而富于诗意。 例: 1.2语气 艾译:“那可得把这些大象一只叠一只地垒起来。” 现代文体学认为语体取决于语境。儿童的心理和年龄特征要求译者与他 周译:“那得让他们叠罗汉了。” 们保持类似朋友和熟人的亲善关系,所以在这~语境下所采用的语体基本上 此处是讲小王子的星球很小,小王子想到把一群笨重的大象叠放在一起 属于著名美国语言学家Martin Joos在《五只钟》(The Five Clock)里所划分 的画面觉得很可笑。“叠起来”只是单纯的叠放这个动作,并不形象。叠罗 的“随意体”的范畴。Joos ̄t,.为随意体是典型的用于朋友和熟人之间的语体 汉是一种游戏、体育活动或表演,由二人以上的人层层叠成各种样式,多在 (Joos,1967:23)。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翻译文学要求以明白如话、 武术、杂技中体现。“叠罗汉”这一译法符合汉语文化,译文画面的立体感 形象具体、生动风趣的语言建立译者和儿童读者之间稳定的合作关系,以保 更强,缩小了儿童读者在理解时由于文化上造成的审美距离。使读者感到亲 证译本成功的被小读者接受。 切,减少了儿童阅读的阻碍。 例: 3.2异化 艾译:小王子说着,进发出一连串清脆悦耳的笑声,这使我有些不高兴, 然而完全采用归化会使译文缺乏一国情调,读者感觉不到新鲜感,失去 我希望他能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我的不幸。 了作品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儿童阅读译文渴望异域,并与世界儿童进行文化 周译:小王子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这下可把我惹恼了。我不喜欢别人 交流。因此在翻译时还需要适当的异化法。 拿我的不幸逗趣儿。 例: 这里描写的是小王子昕了我不幸境遇后的反应,艾译译为“不高兴”、 艾译:“当我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圣诞树上的光,子夜弥撒的音乐及 “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我的不幸”,语气非常的正式,读起来让人觉得“我” 温柔的笑脸。给我收到的礼物增添了许多光辉。” 真的生气了,并且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而周译的“惹恼”和“拿我的不幸 周译:“当我是个小男孩时,圣诞树的灯光,午夜弥撒的音乐,人们甜 逗趣儿”较为口语化,也很生动。读罢脑海中浮现出“我”又气又恼却又拿 蜜的微笑,都曾像这样辉映着我收到的圣诞礼物,让它熠熠发光。” 小王子没办法的情形,更符合语境,也更容易为目标读者接受。 圣诞节是西方的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关于圣诞老人的传说是西方儿童童 在语体方面,两个译本给我们解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既然语体的实质是 年里最美的童话。两位译者都充分考虑到了异域文化的特色,保留了异域文化 一些在使用场合上有区别的同义变体的选择,那么译者完全可以选择更易于 的特征。濑泼了小读者的好奇・tl,,为中国小读者了解西方儿童提供了机。在满 儿童读者接受的词汇和表达,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这样语体失当的问题也 足儿童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期待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一次和异域文化交流的机会。 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应以儿童为本位,使译 2再现童趣 作的语言既规范又符合儿童的特点,即准确,简洁,生动,悦耳。另外,在 2.1句子拆分 跨文化视域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必须妥善处理文本中的文化问题,这样,既不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造句方法和修辞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有时需要把一 影响儿童读者对母语的学习,同时又能够促进他们喜爱和接受异域文化,使 个英文单句译成一个汉语复句 或两个汉语单句 (陈定安2004:41)。在 得“天堑变通途。” 翻译儿童文学作品过程中,译者对句子的组装应多用短句,并努力把原文中 注释 的长句化为短句。这样可以创造尽量多的停顿,从而给儿童读者一些喘息的 【l】语体(style或linguistic,tyl ̄)是指同一语言品种(标准语、方言、 机会,有利于他们快速掌握意思; 社会方言等)的使用者在不同的场合所典型使用的该语言的变体(程雨民, 例: 2000:1-2)。 艾译:“我应该根据她的行为,而不是根据她的话来判断她。” [2】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 周译:.“看她这个人,应该看她做什么,而不是听她说什么。” 的句子。 此处,艾译在句尾才出现动词“判断”,没有考虑到儿童的阅读能力和 [3]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成分构成的句子。 记忆力,语句较长较复杂;而周译用了三个动词,分别是看,做,听,把句 作者简介 子拆分成3个小意群,更便于小读者记忆理解。 于倩女辽宁1986年5月14日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翻 2.2增补以达意 译理论与实践。 518 l科技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