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同步训练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同步训练

来源:保捱科技网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东西向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四地对应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甲—黄土高原 B.乙—太行山脉 C.丙—华北平原 D.丁—长白山脉

2.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经度位置 D.地形因素

3.乙地区的积温比丙地区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季风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读图,完成第4~5题。

4.该图所示平原是我国著名的 商品粮基地。( )

1

)。

A.太湖平原 B.成都平原 C.三江平原 D.辽河平原

5.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

B.土壤肥沃,地广人稠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完成第6~7题。

6.国家在A附*原兴建了许多农场,从事粮食生产,但这里对农业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低温冻害 B.土壤贫瘠

C.干旱少雨 D.夏季日照时间太短

7.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在夏秋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C.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D.土壤肥沃

8.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和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 C.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

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

2

9.如图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关于图示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红土广布,土壤肥沃 C.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 10.图中①山脉西侧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11.读“我国东北区域图”, 根据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3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12.家住永州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

A.“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 B.“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C.“当地可能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D.“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13.“玉米黄,高粱红,大地笼罩青纱帐”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联系所学知识,完成第14~16题。 14.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①林业基地 ②能源基地 ③商品粮基地 ④重工业基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15.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光照条件好,单位面积产量高 D.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16.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三省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东北三省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是( )。

A.大量施化肥、洒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读图,完成第17~18题。

4

17.下列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第二大平原 B.地势坦荡开阔 C.黑土面积广大 D.沼泽湿地较多

18.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耕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林地 D.耕地、林地、草地

19.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全面进行综合整治,合理规划

B.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

C.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电子、汽车等工业部门 D.继续发展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部门 20.有关东北三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冬严寒、冰雪世界 B.气候冷湿

C.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 D.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二、综合题

21.读甲、乙图,完成下列各题。

5

东北三省积雪厚度分布图

(1)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结合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该地区春旱形成的原因。

(2)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3)图甲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京津唐和辽中南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4)结合图乙,比较延吉和长春积雪厚度的差异,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窗户较小的特点,试分析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2.读“东北地区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

(1)图中中俄边境上的河流有① 、② ;①河流河道宽阔,水流平稳,但通航时间较 是 。

(2)东北航运一向发达的是③ ,该河上游河段水能丰富,这是因为 , 。

(3)③河的支流④发源于 ,⑤发源于 。 (4)⑥河主要流经 省,该省临 海和 海。 (5)中朝边境的界河是 和 。

1.D2.A 3.C4.C 5.D

6.A 7.B 第6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A地是位于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冬季寒冷漫长,降雪较多;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集中,日照时间长;三江平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但由于该地纬度较高,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第7题,东北地区在春秋季易发生低温冻害。

8.B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位于北方地区,以“黑土地”著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以“黄土地”著称,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故选:B

9.C东北地区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由于气温低,每年春秋季节农业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选项C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10.C从图中看出,①是大兴安岭,其西侧是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的特征是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以畜牧业为主。故选:C。

7

,其原因

11.A看图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东半球、中纬度。

12.C人参、鹿茸、貂皮是著名的东北“三宝”;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气温很低,此时可欣赏到冰雕艺术;台风一般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而此时正值寒假期间,所以不可能刮台风。 13.B “玉米、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14.A 15.B 16.D

17.A 18.D 第17题,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开阔,黑土广布,沼泽和湿地较多。第18题,A是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地利用以耕地为主;B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C位于内蒙古高原,土地利用以草地为主。

19.D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以后不应该发展耗能大、污染严重的工业。

20.D 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21.解析 第(1)题,华北地区的春旱与其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第(2)题,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与这里以平原为主的地形、雨热同期的气候、肥沃的黑土等自然条件有关。第(3)题,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等。第(4)题,从图上看,延吉位于长白山脉的迎风坡,且距海近,长春位于长白山脉的背风坡,且距海远,影响两地积雪厚度的因素是地形和海陆位置。第(5)题,东北地区传统民居适应了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的特点。

答案 (1)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阔;土地集中连片,适于机械化耕作。

(3)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高。

(4)延吉积雪厚度高于长春。延吉位于山地,且距海较近,降雪量大。

(5)东北三省冬季降雪较多,房顶坡度较大,雪容易滚落,防止积雪压坏房子;东北三省冬季寒冷,大风天气多,墙体较厚、窗户较小是为了保温。(只要意思相近即可)

8

22.答案 (1)黑龙江 乌苏里江 短 纬度较高,河流封冻期长 (2)松花江 降水丰沛而流量较大 山地落差大 (3)大兴安岭 长白山地 (4)辽宁 渤 黄 (5)鸭绿江 图们江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