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_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保捱科技网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第52页红点内容及相应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借助学具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体会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3.培养学生养成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看清运算符号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大海边看一看,瞧,小朋友在大海边用贝壳摆图案呢,请看,(课件)

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你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 二、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1.借助学具,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1)师:要求“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怎样列式? 板书:47-32=

(2)师:47-32怎样算呢?同学们可以摆一摆小棒,也可以拨一拨计数器,试着算一算。

师:然后把你怎么算的,给你同位说一说。 (3)汇报展示:

a:师:有的小朋友是摆的小棒,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让学生汇报 师课件演示:有的小朋友是先从4捆里面拿走3捆,还剩1捆,也就是40-30=10,再从7根里面拿走2根,还剩5根,也就是7-2=5, 1捆和5根合起来是15根,也就是10+5=15

还有的小朋友是先从7根里面拿走2根,还剩5根,也就是先算的什么?;再从4捆里面去掉3捆,还剩1捆,也就是再算的什么?;最后把1捆和5根合起来是15根,也就是10+5=15

师:谁来完整的说一说怎么口算的?

- 3 -

生:先算: 7-2=5 ,再算40-30=10,最后算10+5=15。

师小结:无论是先算整十数,还是先算个位数,都是个位数减个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 b:师:还有的小朋友是用拨计数器的方法,谁来给大家拨一拨。 学生动手操作。

师:拨的好,说的很有条理。先从7个一里面拿走2个一,还剩5个一,也就是先算7-2=5;再从4个十里面拿走3个十,还剩1个十,也就是再算40-30=10;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也就是最后算10+5=15。

师小结:小朋友们看,无论是摆小棒还是拨计数器都能口算出47-32=15,都是个位数减个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

2.迁移类推,学习竖式,掌握笔算方法

(1)师:结合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你会用竖式计算47-32吗?试着做在小演草上。

集体订正:你来给大家说一说怎样算的? (2)教师规范板书

师边板书边说:在用竖式计算47减32时,先算个位上7减2等于5,把5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上4减3等于1,把1写在十位上。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3)同位互说算法。 3.体验内化,抽象算法。 (1)尝试练习

师:这两道竖式你会算吗?试着做在这张作业纸上。看谁能全做对? 7 6 8 9 - 5 4 - 5 6 订正:第1题你是怎样算的?

师:第2题,这儿有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2)揭示课题,总结算法。

师:仔细观察着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板书课题:笔算减法),在用竖式计算时,都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用竖式计算。 67-44= 53-32= 59-6= 2.连一连。 65-3246-15+12 1523+1038-11- 3 - 273133

四、回顾总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减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一辆大巴车比一辆中巴车多载多少人?3走进生活。我可以载人。我可以载23人。□○□ 23 41=□(人)—4.猜猜笑脸后面藏着哪个数字?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与算法,同时对于20以内的减法计算也比较熟练,因此本节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然而然地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探究的思路应用到本课学习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迁移能力、学习方法不足。本节课教学应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通过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再丰富感知,逐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

- 3 -

掌握算法,为后面学习退位减打好基础。

效果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就是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从个位减起 。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学习,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理解了“相同数位对齐”道理,突破本课的难点。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在练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感知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掌握比较扎实。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第52页红点的内容及相应练习。本节课是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呈现了小朋友在沙滩上用贝壳摆图案的情境,由“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多少个贝壳?”的问题,引入两位数减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知识的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使用竖式计算。 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的方法。

- 3 -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效果分析

1.用竖式计算。

67-44= 53-32= 59-6=

大部分学生都会用竖式计算,并会说出自己的算法,计算正确率较高;特别第3个列竖式计算,师:6能不能写在十位的下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进一步理解了相同数位对2.连一连。齐的道理。

15+12

65-3246-1523+1038-11273133 本题学生完成的较好,大多数学生都能计算正确。进一步巩固学生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仔细做题的好习惯。

3走进生活。 一辆大巴车比一辆中巴车多载多少人?我可以载人。我可以载23人。 □○□ 23 41=□(人)—走进生活,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理解的比较好,能正确列式计算。 4.猜猜笑脸后面藏着哪个数字? - 3 -

学生在猜一猜中,进一步明白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本题极大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

欲望,

大多数孩子想法的比较好,能够用“看减想加”“几加几等于几”方法,猜出笑脸后面的数字。

自我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让学生理解不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计算的算理,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笔算计算。

一、首先大胆的运用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引导的作用,把学生自己学放在第一位。

二、在学生已有知识,尽量给学生利用知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结合学生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笔算方法,明白“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做既让学生明晰了算理,又掌握了计算方法,算理结合,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三、在归纳概括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注意什么的时候,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我再注意运用简洁明了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深入理解认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由于对学生的引导能力方面不足,学生出现不积极的现象,在课堂上,我的语言罗嗦,自己讲的太多了。在课堂结构安排上也不够合理,时间掌握得不好。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取长补短,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课标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一年级下册100以内加减法(二)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新课程标准赋予了计算教学新的内

- 3 -

涵,使计算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计算教学不但要关注计算能力,要关注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还要关注与人合作的意识,学生的情感体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计算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可能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一个数学层次,适时地、灵活地引导学生去发现计算中内在的规律,使学生在经历和体验这些规律的发现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数学的眼光、数学的头脑、数学的语言,感受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感受独特的数学思维方式,感受数学的内在美。为达到计算的要求,需要在计算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方法,真正体现新课标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