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性课堂提问策略分析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就更显其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教学 引言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师生的情感交流,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提问呢? 一、解读教材,精心预设
有效的数学问题可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但有效的问题需要教师课前精心预设。只有好的问题才能让课堂焕发生机,教师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精彩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究问题、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那么,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呢? 教师应认真解读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学研究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和高年级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并不一样,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色彩鲜艳、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而高年级的学生则比较喜欢有探究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思维。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设计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
思考的问题。
二、控制难易,有效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度。具体做到:一是提问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心理学上认为,人的认识水平有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课堂的提问不能问在已知区和未知区,否则就显得问题太容易或者太难。而是要问在最近发展区,提问要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又不是很难。有挑战的问题才能刺激学生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而问题难度过大,往往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难以度,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二是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问题过多让学生感动反感,无从答起,滋生学生的懒惰性,过少又影响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在设计问题时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三提问要有层次性。提问要由易到难,由浅人深,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新的高度。设置的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到清晰的层次感和条理性。
三、趣味问题,激发兴趣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
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削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
比如,教学圆的认识,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教师引发猜想:“谁先到达终点呢?”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联系学生实际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并展开联想,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学生积极投身到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 四、尊重差异,因才施问
有效教学的课堂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表达不同的声音,让不同的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和权力。加之,学生的内在需求、思想实际、接受心理和接受规律不一样,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一是做到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一样的问题。对于学困生,要重点照顾,提问简单的问题,重点在于鼓励他们的参与;对于中等生,提问稍微难的问题,激励他们不断的进步;对于高材生,就要提问有挑战性的问题了,鼓励发散思维,积极思考,用于创新。
因此,课堂提问要尽可能宽广些,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和心理需求。提问时所选的对象是对所提问题在经过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能回答或基本能回答的学生,换句话说,问题的难易与答问对象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总之,提问要因人而异,因人施问,既要提高高材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又要培养更低层面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积极评价,鼓励学生
首先要明确学生回答的正确性,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是学生回答完毕问题以后在教师头脑中必须要首先形成的。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强化这种观念,因为数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问题的答案有很大的确定性,学生的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这一点教师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理答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诊断,二是鼓励。教师只有先诊断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或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或者鼓励。
因此,这是教师首先要在心中明确的。其次,要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延时进行判断性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既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不断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结语
总之,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务必要引起重视。平时要不断加深对提问的认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了解提问的方式和艺术,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师生对话、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诨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
[2] 葛会东,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探析,教与学,2009 [3] 王新强,精心研究 高效提问——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的认识,小学时代,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