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坛◇ 科技曩向导 2013年21期 配电自动化浅析 王文东 (铁岭泓源大禹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辽宁铁岭1 12000) 1.配电自动化简介 配电自动化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3.电力线载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PL技术是针对能够加强本地、区域性以至全球范围的家庭和中 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 小型公司的数据访问性能和响应性能.采用改进的因特网规约(IP)I2 ̄ 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改进供电质量,与 及复杂的专用电子装置来沿低压配电电缆网络传输MHz级的数字高 用户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关系.以合理的价格满足用户要求的多样 频信号.同时监视导致信息失真的脉冲信号以及其他形式的电干扰. 性.力求供电经济性最好.企业管理更为有效。配电自动化是一个庞 从而实现了利用配电网络为家庭和中小公司提供数字电话、传真及因 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电力企业中与配电系统有 特网通信服务的手段。该项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对于电力公司来 关的全部功能数据流和控制。从保证对用户的供电质量,提高服务水 说.配电网络是现成的.因而应用DPL技术的投资远小于其他宽带通 平.减少运行费用的观点来看.配电自动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 信系统:由于配电系统连至千家万户.通过该网络可为用户提供极方 系列经济和技术措施.由供需双方共同参与的供用电管理。包 便的因特网服务:该技术使得由调制的低压网络传送的因特网和数据 一含负荷管理、用电管理及需方发电管理等。需求侧管理的几个内容涉 访问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综合数字服务网络ISDN的速度提高了1O 及电力供需双方.甚至与电力管理有关.必须通过立法和制订相 倍.比与普通电话线连接的高速调制解调器快2O倍:但目前推广应用 应的规则.并最终由电力市场来调节。可以看到,电力的供需双方不仅 DPL技术存在一些因难:将变电站转化为与因特网相连的网关,还需 仅是一种电力买卖关系.也是以双方利益为纽带的合作伙伴关系。在 要在变电站中安装开关以及异端高速回馈光纤网络以承载变电站和 电力市场环境下.需求侧管理必将被重视。 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DPL这项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证实,而 其他技术,如低能无线(1ow—pOWer radio)、电缆调制解调器或不对称数 2.配电自动化发展新动向 asymmetir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等高速通信系统都已 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 字电话用户线(进一步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 商业化或即将商业化.因而至少在最近两年内.DPL技术是一项相对 必须在馈电线路上装设电动开关,配置馈线终端设备丌u,对一些 比较贵的选择方案 无论是固态补偿器STATCOM还是动态电压恢复器fDynamic 分支线路.还应装设故障指示器.并利用通信系统,向系统提供馈线 ltage Restorer DVR1直流储能装置的容量决定了对每次电压下 运行数据和状态,执行系统下达的馈线开关遥控操作命令。非线性 Vo可以从几个Hz到几秒钟 若应用超导储 负载、电动机直接起动、不平衡负载、焊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设备增 跌进行调节的持续时间.Micro 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y—SMES1.可适用 多.降低了电压质量。电压质量对现代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影响 能器(用电的 极大 为此。提出系统应对电压进行连续测量和质量分析。噪声越限 于短时间大功率的存储和释放场所。有了用户电力设施,质量和可靠性仍需供电方和用电方合作解决.所以双方的信息畅 告警。 这有赖于供电信息化程度 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集成化、智能化 通和工况变化的透明度是十分重要的.和综合化是一发展趋势。早期配电自动化的实施采用发展的、单 的提高。用户和供电者合作可以共同把扰动减少到几乎没有。不 项自动化系统来解决问题,如直接的负荷控制、大用户的远程抄表等, 论是雷击、开关切换还是负荷大变动等.都不使其干扰电力用户 由于配电自动化的功能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中大部分要求 的运作。 很难满足.且还无法克服在扩大应用规模时确认所需投资的合理性所 遇到的困难 这种按”功能定向”的方法.已造成综合化水平非常低并 4.用户电力技术的应用 用户电力(Custom Powe ̄技术是Narain G.Hingorani任职于美国电 带来若干反面影响,如功能重叠、数据的重复、灵活性很差和维修费用 力科学研究院(EPRI)时和柔性输电(FACTS)技术一起提出的 其核心 高等。另外,配电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 内容是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该项技术可以解决电压突升、突降和瞬 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各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 时断电等配电系统扰动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可补偿电压下降及短时断 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任一家制造 电,对谐波进行有效滤波,补偿相电流的不平衡,改进功率因素。其对 商而言.根本不可能包揽一切。在馈线自动化方面,现有馈线终端设备 提高供电质量方面.有广阔的前景,值得研究。 不仅具有常规的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且还集成了自动重合闸、馈线 无论是固态补偿器STATCOM还是动态电压恢复器(Dynamic 故障检测和电能质量的一些参数的检测功能.甚至集成了断路器的监 Vohage Restorer DVR1直流储能装置的容量决定了对每次电压下跌进 视功能,且有进一步与断路器、开关相结合,机电一体化,发展成为智 行调节的持续时间,可以从几个Hz到几秒钟。不论是雷击、开关切换 能化开关的趋势。显著地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 还是负荷大变动等.都不使其干扰电力用户的运作 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5.结语 故障定位和自动恢复送电可以明显地缩短停电时间 有效地解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改进对用户的服务.是增强电力公司竞争 这一问题.必须以数字式继电保护、馈线自动化和DMS系统为基础。 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各种技术和经济手段,改进对用户的服务. 对于故障定位,国外有人提出使用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故障距离计算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指导用户合理、经济用电,鼓励用户参与和配合 法、线路故障指示器法以及不同线路区间故障概率统计法.这些信息 电力企业对供用电进行管理和控制.提供用户用电选择权等是当前配 结合在一起进行模糊逻辑处理 ^ 电自动化发展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 作者简介:王文东,男,现在铁岭泓源大禹城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任职。 4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