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初中物理声现象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

1.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 和正常时一样 B.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也来我” C.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 D. 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我来也” 【答案】B

【解析】【解答】由于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在小华追小李的过程中,他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先听到的是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的是先发出的声音,因此他听到的声音是“也来我”;小华追上小李后,小李停止前进,声音传到小李位置处,小李可以听到小华的声音,是“也来我”,故B符合,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0.1m/s,运动相同的的路程,人步行需要的时间小于声音的传播时间,进行分析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的人受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B. 测量体温前,用力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 C.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体温计在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力向下甩,里面的水银随着体温计一起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B正确;

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征是音色、音调和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

3.在我国云南生长着一种神奇的“跳舞草”每当音乐声响起,它的叶子就会随着音乐旋律的高低快慢上下跳动,音乐的节奏越快,它跳动就越快;音乐的节奏一慢,它也随之慢下

来;音乐停止时,它也就停止了跳舞;如图所示,人对着它唱歌时,它也会“跳舞“.根据

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跳舞草”置于月球上,“跳舞草”也会翩翩起舞

B. “跳舞草”能够跳舞是因为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的空气又会引起跳舞草叶子的振动

C. 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大,叶子就振动得快 D. 音乐停止时,没有了振动,它也就停止了跳舞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月球上没有空气,故“跳舞草”不会跳舞,故A错误; BCD、“跳舞草”之所以能跳舞,可能是这种草对声波的刺激很灵敏,声音传播时引起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会引起草叶的振动,音乐节奏快时,声波频率高,叶子振动的就快;反之,则慢,音乐一旦停止,没有了振动,“跳舞草”也就停止了振动,故BCD正确. 故选A.

【分析】跳舞草能随着音乐跳舞,是因为音乐响起,引起周围空气振动,节奏不同,周围空气振动不同,因而跳舞草振动不同.

4.2017年4月22日“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我国航天技术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如图所示是在对接前从天宫看天舟的图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比热容大 B. “天舟一号”所使用的供电装置最可行的是太阳能电池

C. “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 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D. 航天员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A

【解析】【解答】A、用液态氢作为燃料是氢的热值较大,A符合题意;

B、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B不符合题意; C、“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成功对接后,以“天宫二号”为参 照物,“天舟一号”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

D、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对话要借助电子设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Q放=mq知当m相同时,q越大Q放越多;B、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且太阳能在太空中是非常丰富的;C、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由下述物质传播的顺序是( )

A. 钢、空气、水 B. 钢、水、空气 C. 水、空气、钢 D. 空气、水、钢 【答案】 B

【解析】【解答】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三次声音分别是钢管本身、水、空气传播而来的;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来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6.有一种电子牙刷,它发出的超声波,能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 关于电子牙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答案】 B

【解析】【解答】A、超声波能够在空气中传播,A不合题意; B、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电子牙刷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B符合题意; 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不合题意;

D、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其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超声波既可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

7.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间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 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D. 空气能够传声 【答案】 C

【解析】【解答】敲击右边音叉的时候,音叉因振动发声,声音由空气传到左边音叉,左边音叉由于振动把泡沫塑料球弹开,所以此实验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空气能够传声,但是不能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所以C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

B.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决定了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

C. 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等大、倒立的虚像

D. 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利用探头接收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 【答案】 D

【解析】【解答】A.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像与物是等大的,故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像到物的距离、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都无关,B不符合题意;

C.凸透镜成像时,u=2f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 物体位置 u>2f u=2f f2f 像、物异侧 像、物异侧 像、物异侧 像的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像的性质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倒立实像 应用举例 照像机 测焦距 幻灯机 投影仪 20.下列关于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B. 在真空罩内只能听到很微弱的手机声是因为真空罩能屏蔽电磁波

C.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 D.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答案】B

【解析】【解答】解决本题需掌握电磁波的特点及光纤通讯、卫星通讯方面的知识。 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交流形式,A不符合题意;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罩内只能听到很微弱的手机声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符合题意;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C不符合题意; 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语言、声音和图象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交流形式; (2)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场; (4)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9.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复读机发出声音的( ) A. 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 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 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D. 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答案】D

【解析】【解答】音量不变,即声音的响度不变;

复读机在正常播放与快速播放时的区别时,相同的声音快放时,速度变快,即声音振动的频率会加快,所以音调会升高。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复读机在正常播放与快速播放时的区别时,声音振动的频率会加快,所以音调会升高,音量不变,响度不变.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C.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 利用“B超”进行体检,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答案】 A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A符合题意; B. 物体振动得越快,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B不符合题意;

C. 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但不能控制噪声污染。C不符合题意;

D.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学的相关知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响度取决于振幅大小和距发声体的距离;理解各知识点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

可以传递能量

C.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D.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可以让居民区里更安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答案】A

【解析】【解答】A.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 剧院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C不符合题意;

D.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可以让居民区里更安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的实例、乐音三要素、减弱噪声的方法,注意与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归纳。

12.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 B. 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 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答案】 D

【解析】【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解答】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不能听到掌声,故A错误; 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听不到,故B错误; C、在同种介质中,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故C错误;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能更早发现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故D正确. 故选D.

13.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 ( )

A. 声音轻了 B. 声音响了 C. 声音没有变化 D. 声音消失了 【答案】 B

【解析】【分析】当火车钻山洞时,山洞内会有回音,回声与原声重合加强声音的响度.

【解答】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会与回声重合,这样响度会增大,所以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声音变响了;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回声与原声重合也会增加声音的响度.

14.如图所示,拨打悬挂在广口瓶内的手机,听到手机来电铃声,同时看到手机指示灯

亮,然后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下列相关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铃声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 B. 铃声中有古筝在演奏,是根据“音色”辨别的 C. 根据声音逐渐减小,可以推断真空不能传声 D. 根据指示灯一直闪亮,可以推断真空能够传播电磁波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铃声逐渐减小,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 B、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 C、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正确;

D、我们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属于光信号),这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5.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答案】 C

【解析】【解答】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A选项设计不合理;

B、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

法比较,B选项设计不合理;

C、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C选项设计合理;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D选项设计不合理; 故答案为:C.

【分析】目的是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所以我们需要比较的是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需要选取的器材应该一个是真空条件下的,另一个是非真空条件下的.

16.在月球表面既没有空气,也没有磁场.假如有一天你有幸登上月球,你认为下列哪种活动可以实现( )

A. 利用声波测距离 B. 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C. 驾驶用汽油机驱动的登月车 D.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A、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不能利用声波测距,故A的活动不能实现;

B、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它的原理是杠杆平衡条件,在月球上物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可以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故B的活动可以实现;

C、月球上没有空气,汽油机不能工作,故C的活动不能实现;

D、月球上无磁场,指南针不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故D的活动不能实现. 故选B.

【分析】(1)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无法在月球表面传播,燃料也无法燃烧.(2)月球上没有磁场,不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3)物体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是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人可以轻松的举起重物.

17.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航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导航 B. 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 发动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 【答案】 B

【解析】【解答】A.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导航,A不符合题意;

B.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B符合题意;

C.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不符合题意;

D.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有较大的比热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汽车导航利用了电磁波,安全带防止惯性带来危害,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B.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C. 紫外线属于电磁波

D.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答案】A

【解析】【解答】A、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知其人”,A符合题意;

B、手机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所以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B不符合题意;

C、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C不符合题意; D、一般认为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3×108m/s,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音色是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2)可见光、不可见光、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

(3)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等都是电磁波; (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19.关于声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 B. 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其音调太高 C.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 超声波在空气中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 B、噪声扰民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较大,故B错误;

C、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如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声音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噪声的分类有两种:①从物理角度考虑:物体做不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②从生活角度考虑: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都是噪声;(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

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4)在同一介质中超声波和次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

20.下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C.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D.

【答案】 B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解析】【解答】解:

A、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

B、“B超”即超声诊断仪,“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故B正确; C、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宇航员对话需借助无线电设备,故C错误; D、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1)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2)超声波的应用:回声测距、超声诊断仪等;(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2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答案为:A

【分析】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应用了转换法.

2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冰”是由于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潭清疑水浅”一一“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冰”是液态水放热变成固态的凝固现象,故A正确; B、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高声”指说话的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的“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

D、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3)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

23.下列四句谚语、俗语中对应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孤掌难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B. “隔墙有耳”﹣﹣﹣﹣固体能传声

C.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 D. “秤砣虽小压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孤掌难鸣”说明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的说法不正确;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B的说法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于一般炉火火焰的温度;故C的说法正确; D、“秤砣虽小压千斤”是利用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故D的说法正确; 故选A.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3)金属都属于晶体,晶体都有熔点;(4)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 .

24.“天宫一号”中的宇航员在太空和家人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的声音是靠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B. 宇航员的声音大约以340m/s的速度传回地球

C. 家人能根据音色辨别出宇航员的声音 D. 家人听到宇航员的声音很大是因为他的音调很高 【答案】C

【解析】【解答】A、 宇航员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回地球,A不符合题意; B、无线电波的速度是光速,3×108m/s,B不符合题意; C、家人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辨别宇航员的声音,C符合题意; D、家人听到的声音大是因为响度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可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太空的声音是通过无线电传到地球的.

25.关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手机在通话时涉及的波既有电磁波又有声波

C. 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D. 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和医院C T中的X射线波长相同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是一种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手机用电磁波传递信息,人说话时发出声波;故B正确;

C、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常温下,声波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为340m/s;

故C错误;

D、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要大于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可以传递信息; 声波是机械波,也可以传递信息.

26.手机是人们常用的通信工具之一,帮助实现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的是( ). A. 声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微波 【答案】 D

【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有时要经过真空区,ABC不符合题意.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靠的是电磁波,即微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C. 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的

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A错误;

B、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 C、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包括手机上网,故C正确; D、此句中的“高声语”意思是大声说话,应是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速和介质种类、介质温度都有关系,和声音的种类无关;(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4)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的.

28.下面设备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分贝仪 B.

隔音走廊

C.

【答案】 A

摩托车消声器 D.

防噪声耳罩

【解析】【解答】解:A、分贝仪只能起到监测声音响度大小的作用,不会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故符合题意;

B、隔音走廊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29.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如图所示,“辽宁”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D.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3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

A. 音调低,响度大 B. 音调低,响度小 C. 音调高,响度大 D. 音调高,响度小 【答案】 A

【解析】【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解答】因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里的“轻声伴唱”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说男低音比女高音响度大. 故选A.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