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时期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

新时期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保捱科技网
监测与分析新时期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

侯亚东

(驻马店市环境监测站,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环境监测科技的现状,对新时期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环境监测;科技发展;展望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1-0169-01DOI:10.167/j.cnki.cn15-1369/X.2018.01.095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new period

Hou Yadong

(Zhumad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Zhumadian He’nan 463000,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ospect

在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工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环境监测科技的技术水平成为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

到了严重影响,阻碍了监测工作的开展,甚至还有可能发生监测事故。1.4 监测工作的资金来源渠道和经费不足的问题

现阶段,监测工作缺少经费是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做好繁重的监测任务,把环境建设搞好,使监测仪器和设备的运行得到保障,要把减排测试、土壤调查和环境普查等各项工作做好,这些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对其进行支持[3]。当前,资金不足的问题已经致使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滞后,空气自动监测质量极不理想,经常不能按时做好土壤调查工作,甚至部分监测站点根本不能正常开展相关日常工作。

1 环境监测科技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已经初步建立起环境监测技术的体系;并对多项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指导、多项监测的具体标准和多种检测设备进行了制定;在我国部分重要工程或地区中,加强了环境监测工作,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不断完善的监测设备机械,使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然而,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仍较为滞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1.1 环境监测技术总体水平较低

当前西方国家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逐步向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环境监测中摒弃了以往滞后的实验室分析方式,逐步开始结合实验室和实际环境进行分析,但我国目前尚未摒弃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实际环境也没有真正结合在一起。同时,我国还有部分地区的环保仍借助手工进行分析,手工分析和在线分析,两者并未结合在一起[1]。实现常量分析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依赖性很强,但是部分工程在精密度要求上非常严格,通常检测设备符合其要求的只有很少一部分。1.2 环境监测技术的基层应用不到位

环境监测人员尚未充分掌握现阶段环境监测技术,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宣传,基层环保部门并未将其落实[2]。一些基层组织对环境监测技术较为忽视,因此也没有做好最新环境监测技术的宣传,致使环境监测人员不能熟练掌握这些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因为基层环保部门没有充分宣传新的环境监测技术,导致基层环境监测人员不能充分认识到一些新的监测技术,同时基层环境监测人员对国家规定的环境监测指标的具体要求认识不清,这些都对环境监测技术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的使用情况产生了直接影响。

1.3 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我国存在的较为显著的问题是:部分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提高基层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使日常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受

2 新时期环境监测科技发展展望

2.1 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建设

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相结合,立足于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和发展趋势,把《国家环境监测网络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编制发布出来。这一系列方法主要围绕环境监测标准和方法,把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分为监测技术、评价技术、基础技术、质控技术和其他技术,根据要素对需要建设的内容、已立项标准和先进技术进行梳理,注重把一些标准方法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解决,积极开展统一各个部门监测标准方法的工作,并以科学的技术指导保障地方环境监测网络工作的顺利开展[4]。2.2 水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和展望

水环境监测科技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业务平台相关标准水平,且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同时在水环境监测体系中纳入试点业务平台内容,以此来延伸其范围。基于流域中水环境情况和污染源时空特征,对目前采用的监测点对系统予以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和整合流域系统监控水环境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技术,对流域水环境采样、分析测试和预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制定适用于全国的技术标准,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操作性。2.3 大气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和展望

大气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应紧紧围绕大气专项,立足于保证空气监测质量,重点开展预报预警建设以及质量控制体系。首先,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研究,尽全力将重点行业多组分大气污染解决以及把污染防治制定出来。其次,尽全力将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技术和应

(下转第171页)

HUANJINGYUFAZHAN 169▲监测与分析表3  某小区移动基站监测数据一览表

与天线直线距离(m)

35.7(6F)33.8(5F)32.1(4F)30.8(3F)29.8(2F)29.2(1F)

电场强度E(V/m)

0.240.240.290.360.460.58

功率密度Pd(μW/cm)

0.010.010.020.030.060.09

2

加上建筑结构的层层阻隔,基站天线贡献的电磁辐射强度迅速衰减,间隔4层楼后基本无影响。对比表3和表4可知,天线下方各楼层的监测点由于大大偏离了天线轴向,其电磁辐射水平整体低于天线正对楼栋监测点。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课题选取的苏州市4个TD-LTE典型基站所有监测点位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要求。以楼顶拉线塔和落地铁塔方式架设的基站天线主瓣方向上平台/地面监测点的电磁辐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距天线40m。天线主瓣方向正对邻近楼栋的电磁辐射强度随着楼层的降低呈递减趋势。天线下方不同楼层的电磁辐射强度随着楼层的降低总体上呈递减趋势,间隔4层楼后衰减为背景电磁辐射水平。天线下方各楼层的监测点由于显著偏离了天线轴向,其电磁辐射强度整体低于天线主瓣方向正对的邻近楼栋不同楼层的监测点。

参考文献

[1]李长海.4G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探讨[J].科技视界.2017,(11):12-13.

[2]张金帆,黄恒,郭键锋.通信基站电磁辐射信访的情况分析和处理对策——以深圳市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3,(1):55-57.

[3]赵一亮,梅雯,秦勤等.电磁辐射环境信访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3):5-34.

[4]张邦俊,张莉,翟国庆等.移动基站近距离区域电磁辐射污染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6):565-568.

收稿日期:2017-12-21

作者简介:陆云平(1983-),男,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气污染防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等。

由表3可知,顶层6F的点位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最高,为0.09μW/cm2,满足40μW/cm2限值的要求。监测值随着楼层的降低呈递减趋势,原因是随着楼层的降低,监测点与天线直线距离增加,且逐渐偏离天线轴向。

2.4 天线下方不同楼层的影响

对于架设在楼顶平台的基站,很多楼下的住户都会对基站电磁辐射感到担忧,为了解基站下方住户的电磁辐射情况,课题组选取了某学校基站作为典型基站进行分析。某学校基站天线以拉线塔的形式架设于7层办公楼楼顶,监测点位于天线所在楼栋下方不同楼层,监测结果见表4。表4  某学校基站天线下方不同楼层监测数据一览表

与天线直线距离(m)8.9(楼顶)9.5(7F)12.3(6F)15.3(5F)18.4(4F)21.6(3F)24.8(2F)28(1F)

电场强度E(V/m)0.750.310.180.100.090.070.050.08

功率密度Pd(μW/cm2)0.150.020.01<0.01<0.01<0.01<0.01<0.01

由表4可知,楼顶平台的点位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值最高,为0.15μW/cm,满足40μW/cm限值的要求。电场强度随着楼层的降低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但天线与监测点间隔的楼层超过4层后,衰减规律则不明显甚至有波动。原因是随着楼层的降低,监测点与天线直线距离增加,

(上接第169页)

用顺利实现,将标准化程度更好的共享数据收集,提供给大气环境变化的研究和污染防治的制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对重点地区空气污染源解决方法和大气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进行大力研究。

2.4 土壤环境监测科技工作和展望

土壤环境监测科技规划应符合“土十条”对环境监测的需求,尽快将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给编制出来,及时总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在之前所编制的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中将其纳入进去。

2.5 环境监测技术向现代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我国逐渐多元化的环境监测技术形势,传统的环境监测管理模式逐渐被淘汰,新技术有机结合了环境监测的位置信息、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并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的工作中。相较于发达国家,尽管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从整体上看,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把这些因素的干扰排除,可以使整个环境的监测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使多元化的发展顺利实现。

2

2

和环境污染等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下,急需加大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力度。在新时期,保护环境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积极付诸实践,用行动将其落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借助各种手段,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从而将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提高。因此,借助环境监测保护体系、环境技术监测的创新、环境技术人员的培养以及公民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予以维护和监管。

参考文献

[1]李素伟.浅谈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15(4):168-169.

[2]刘钟媛.论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6,26(5):232.

[3]魏毅.新形势下环境检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J].商情,2017,(26):36.

[4]侯桂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转型发展对策与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 (5) :84.

收稿日期:2017-12-10

作者简介:侯亚东(1976-),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在环境破坏

HUANJINGYUFAZHAN 17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