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定位

浅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定位

来源:保捱科技网


浅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角色定位

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王正江 563100

斗转星移,我已在三尺讲台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面对新的课改,对照课标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我时时在问自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能力呢。

人们常说语文教学是一台“戏”,语文教师只有当一名出色的“导演”和“舵手”,才能提高“戏”的质量。然而我们语文教师总在有意或无意地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等,这不是语文教师正确的角色定位。为此,我总结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强调“教”的主导作用,而实际情况是教师扎实卖力的教,学生却学得一蹋糊涂。特别是教师的备、教、改工作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直接造成课堂缺乏生机活力,使教学走进死胡同,这一点更应引起语文教师们的高度重视。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内涵丰富,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有多种不同的见解。而教师们的备课、教学、批改只可能有一种思路,倘使硬性把你的教学观点让学生全盘接受,只能是无情地和扼杀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而我们如果在教学中彻底摒弃“唯我独尊”的师道尊严,变纯粹会传授式教学为帮助指导性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利用创新求异思维解决问题,其教学效率一定会事半功倍。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和“舵手” 在新课改的今天,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要想当一名出色的“导演”,就要对“剧本”了如指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读、说、演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孔雀东南飞》时,我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点问题的点拨,重点是让学生体会文中对人物的生动描写。也可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编剧本并自找搭档,分别扮演焦仲卿、焦母、刘兰芝、刘母及刘兄,学生的扮演和表演怎么样,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然后,再请表演出色的学生

整合表演一次,让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教学要既放得开,又收得拢,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必须是“舵手”和“船员”的关系。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讨论“愚公移山的精神意义所在”时,就有不少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等等。对于学生的这些回答和讨论,既要适当肯定,又要结合文章的学习目的,把同学们讨论的共识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现实意义上来,而不要过分强调愚公的做法,对于愚公的具体做法还需要还原到先秦时期去考察。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教师又做好了“舵手,”同时也避免学生无的放矢的讨论,从而锻炼和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三、教师是开启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

教材上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时间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在科学文化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做开启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要求我们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指导,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

怎样才能做好打开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呢?一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和自由,比如阅读内容,只要健康向上,不管历史、地理、天文等都可以读,当然更要读文学方面的书。这样,学生可以读得砰然心动、潸然泪下、柔肠百结……二要做好阅读指导,如怎样选书,怎样看书等都要做认真指导。当然,要指导学生阅读,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勤读书、好读书、多读书、学识渊博的人,才有能力对学生做正确的指导,真正做一个引导学生去寻找活水的源头。三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定时阅读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中提问题的习惯。

语文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是与学生平等交流中的首席。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地

理解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与教材交流,要让学生通过语言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

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让学生都愿意过桥。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从提高学生感悟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不是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分析,而是让他感受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甚至是一种享受。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如在《祝福》这篇小说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学生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并产生探索阅读的欲望。最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获取知识。 随着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语文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应该不断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努力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