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线损四分管理要点及措施分析
【摘 要】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线损管理是否到位,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说明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笔者介绍了线损四分管理即分电压、分区、分线、分台区管理的概念,并分析了供电企业线损四分管理的要点及具体降低线损措施,可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四分管理;要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电能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社会用电量也逐年攀升。在电力资源还不是十分富裕的情况下,除继续进行电力工业的基本建设外,应努力降低线损。线损即电能在输送和分配过程中,由电力网中各个元件所产生的一定数量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以及在电网运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电能损耗称为电力网损耗,简称线损。因此,强化线损管理,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可以缓解我国电力紧张的状况。下面就线损四分管理的要点和具体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指导实践。
1 线损四分管理的涵义
线损四分管理主要是指对所管辖电网采取包括分压、分区、分线和分台区的综合线损管理方式。
(1)线损分区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按供电区域分为若干个行政管理单位进行线损统计、分析、考核的管理方式。
(2)线损分压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按不同电压等级进行线损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分压主要是根据供电局综合线损组成部分中设备电压等级进行确定,一般多数情况分为220kV、110kV、35kV、10kV、0.4kV分压线损。对于一般供电局,35kV及以上线损称为主网线损,10kV及以下称为配网线损。
(3)线损分线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中各电压等级主设备(线路、变压器)的单个元件电能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
(4)线损分台区管理,指对所管辖电网中各个公用配电变压器(以下简称“公变”)的供电区域电能损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考核的管理方式。
2 线损四分管理的要点和具体措施分析
2.1 线损“四分”基础管理
2.1.1 指标管理
线损的计划与指标管理好坏能够反映企业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等多方面水
平,应根据线损理论计算结果、网络结构、设备状况、负荷性质、管理水平、运行状况以及近三年实际线损率等因素制订,指标的制订要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落实,以保证总指标的实现。指标的考核要严肃、公平、公正,奖罚要分明,兑现要及时。35kV以上电压等级线损指标以理论计算为主,微量考虑实际完成情况;10kV电压等级线损指标以理论计算为主,以实际完成为辅;低压台区以实际完成为主,以理论计算为辅,以实现指标分解制定原则的可信度和操作性。
2.1.2 基础资料管理
应建立生产、营配和调度之间的基础资料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制定有关信息维护、共享管理流程,确保线损“四分”统计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完整的设备台账和客户档案资料,线-变资料对应比率要达到100%。线损“四分”计量装置台账要清楚,计量装置的新装、更换、维护资料都要及时维护更新。
2.1.3 做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
线损理论计算是指导降损工作的基础,当然也是供电企业中的主要管理和技术工作。线损理论计算结果是制定线损指标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线损理论计算才能较深入地从数量上来发现网络运行的经济薄弱环节,从而制定降损对策。
2.1.4 线损四分考核管理
由供电企业综合考虑理论线损计算结果、上年度线损完成情况、上级单位下达的线损指标值、负荷增减和用电结构变化,新建工程投产和更换系统主元件的影响和电网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制定下达分区、分压的线损考核指标,各二级单位制定本管辖区域的分线、分台区线损考核指标。线损四分考核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落实。在制定区域考核指标的同时,有必要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公变台区的供电设备、线路技术标准较高等区别制定不同的低压线损指标,以保证线损考核的公平和公正。
2.2 线损分压管理
线损分压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分析电网各个电压等级的损耗,明确每个电压等级损耗所占比重,确定降损的重点方向,为电网的规划、建设、改造提供依据;高低压分开抄表、分开管理,做到高、低压统计、分析;另外,可以快速查找线损波动和异常点,确定整改措施。
2.2.1 主网以技术降损为主,管理降损为辅
(1)加强无功管理,提高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电能损耗的大小,提高功率因数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无功补偿。进行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采取集中、分散和随器补偿相结合的方法。在没有安装集中补偿装
置的变压器10kV母线上加装补偿电容器,使无功得到平衡,这是集中补偿的方式。在线路长、负荷大的10kV线路上安装并联电容器,使无功得到平衡,这是分散补偿的方式。在配变电压器低压出线侧安装并联电容器,使无功得到平衡,这是随器就地补偿方式。
2011年,我局通过统计各变电站母线电压情况与无功负荷情况,制定各变电站电容器投切方案,重点以无功负荷情况为主,分时间段投切电容器,降低主变与35kV线路损耗。又对全局所安装的所有275台0.4kV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与17台高压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普查与修复工作,现已对存在缺陷的所有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全部恢复了正常工作。通过以上措施,在提高供电质量的同时又降低了线损,通过计算可减少损耗约390万千瓦时,降低线损0.2%,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合理规划电网,加大电网改造
合理规划电网,坚持“小容量,多布点”的原则,调整不合理的网络结构进行电网改造,通过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改造旧线路,在考虑电压降、建设投资、机械强度和发热等条件下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适当加大导线截面,改造迂回线路,消除“卡脖子”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