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研究
学生姓名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 2011级4班 2011050401
2015年4月30日
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 二○一五年五月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
自思维导图问世后,就因其对人类大脑学习的优秀辅助功能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商业决策等各个领域。在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思维工具也走进了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和思维导图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已经逐步脱离了先教单词句型再学习文章的传统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正被广大英语教师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并起着积极的作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起到如下作用:向学生传达语言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最后,从实践检验理论的角度,笔者详细介绍了思维导图的教学实践过程,并从对比实践与理论的偏差出发,总结了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应用思维导图的指导原则:明确教学重难点、课前周密设计、因材施教、巩固强化原则。期望能为小学英语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字: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阅读课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bstract
Since the advent of mind map, mind map is being widely used in education teaching, business decisions and other fields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auxiliary function of human brain lear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mind mapping also entered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 as a new tool of thinking。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mind map, expound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meaning of the topic: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Engl
I
ish reading teaching is teaching the reading text after teaching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atterns。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has been gradually ou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mind map is being widely accepted and applied by primary English teachers in reading class and it is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Mind map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 plays the role as follows: to convey the language knowledge to students,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to train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nd to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obtain information.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practice inspects theor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process of mind map, and in contrast to the devi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of mind map’s appli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 Clear 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careful design before class, tailoring teaching,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after class。 Hope to via this article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mind map,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I
目录
一、思维导图概述.................................................... 1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1ﻩ
(二)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可应用的思维导图分类1ﻩ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作用5ﻩ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5ﻩ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 5 (二)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 7 (三)研究方法8ﻩ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实例................................ 9
(一)教学实践ﻩ9
(二)教学实践的启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语........................................................... 13 五、参考文献...................................................... 14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研究
一、思维导图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的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TonyBuzan)于20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一种有效使用大脑的方法,他在1974年出版了著作《Use your Head》,在此书中他把思维导图首次正式介绍给读者。“思维导图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
1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2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
自然思考方式,各种进入大脑的资料,无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号、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每一个分支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分支,这些分支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 除了加大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思维导图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维导图更轻松有趣,且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
简单地说,思维导图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二)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可应用的思维导图分类
在小学英语的阅读课上,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是:教师将阅读材料中最重要的信息提炼出来进行组织和整理,并用一系列图式的形式将它展示给学生(板书或者多媒体为载体),这一系列的图示使阅读材料中各个概念之间形成体系和层
1
【M】托尼·博赞著,《思维导图使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09页 2
【J】齐伟,《系列1 : 概念图/ 思维导图导论》,教育技术导刊2005年第5期11
1
次,并能方便交互,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使得困难、复杂的阅读材料的内容非常清晰、系统地凸显出来,小学生就能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更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更容易地组织和记住所读材料。
教师在英语阅读课上运用思维导图是为了呈现阅读材料的逻辑顺序,人类的思维本身就是具有逻辑性的,所以根据阅读材料的逻辑顺序不同,可应用的思维导图也有多种分类,以呈现不同阅读文本的逻辑结构,下面笔者将分类陈述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可应用的思维导图的种类。 1.草图型
草图型的思维导图就是用简单的线条或者形状画出阅读材料中所描述的人物或物体,用来表示所描述对象的视觉形象、内部构造,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说明性和描述性的阅读材料可以用这种草图型的思维导图来分析。这种草图型的思维导图也适用于对空间关系和方位的描述. 2。图表型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描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属概念的阅读材料可以用图表型的思维导图(如下图)进行分析,来表示对人物、地点、事件、观点、质量、描述或数据等进行比较。而在阅读课上,教师需要向学生强化的关键性的问题有:课文中比较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哪些相同点?这些事物有哪些不同点?
对象1 对象2 性质1 性质2 性质3 性质4 3.头脑风暴型
头脑风暴型的思维导图又称为蛛网型(如下图),头脑风暴型的思维导图用以描述中心思想、概念及其支撑说明,来表示主题、描述等的主次关系及相互联系。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当阅读材料是从多个方面描述一个对象时,可以用这种头脑风暴型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
2
细节 细节 细节 细节 支撑说明1 支撑说明3 中心思想或 中心概念 细节 细节 细节 支撑说明2 细节 4。树型
树型的思维导图又可以称为分层结构目录,用来表明类别、分类、分析、结构、描述和举例.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当阅读材料是科普说明性的体裁,用来介绍属种关系时,可以用树型的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加深小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下图的示例:
I A B C II 1 2 3 1 2 3 1 2 3
5.链型
链型的思维导图用来表示过程、原因、结果、时间顺序和步骤.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叙事性或者程序性的阅读材料可以用这种链型的思维导图来分析讲解,让学生明白文本中的时间顺序或步骤。如下图示例:
3
6。解决问题型
解决问题型的思维导图用来表明问题、解决措施及其结果,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当阅读文本是描述一个问题的解决时,教师可以用这种思维导图来做分析。教师需要向学生强化的关键性问题有:课文里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措施?结果怎样?
问题 措施 结果
( ) ( ) ( )
7.循环型
循环型的思维导图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循环变化,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当本文涉及到天气的变化,成功与失败的循环、事物变化的周期等类似循环性的主题时,教师可以用这种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分析。如下图:
第一季
(三)思维英语阅读
思维导来,被广泛个领域,其
导图在小学课上的作用 图自问世以地运用于各对思维的训
练,对人脑的利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思维导图在各个教学领域的运用比较突出,
4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是及其有助于英语阅读的教学以及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概括说来,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向学生传达语言知识
思维导图本身是包含阅读文本里的语言知识点,阅读材料的单词量较思维导图里的单词量肯定是大得多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机械简单地从头到尾阅读一篇课文并学会里面的语言知识是有相当高的难度的,而思维导图却把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提炼出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更容易学会其中包含的语言知识. 2.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他们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而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机械记忆占优势,擅长具体形象的记忆。思维导图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简洁明了,更能引起学生长时间的注意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的绘制是基于教师对课文内部逻辑关系的判断,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是板书,而教师板书的过程就能够有序地向学生呈现其中包含的逻辑关系,学生从这个过程能够学到有逻辑性的思维方式。 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就是一个从文本中提炼信息的过程,教师有条理地向学生展示这一个过程,可以给学生一个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范例,通过观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获得主要信息,分析阅读材料里中心概念或思想及其支撑说明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国与国之间经济往来、科技交流和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日益凸显。在这个大背景下,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于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习和使用英语不仅有助于国家和人民吸取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能够增进中国和其它国家的相互理解,促进共同繁荣。“在义务教育阶段
5
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3
听、说、读、写是语言技能的四个方面,而在这些技能中,“读”是 语言的输入环节。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阅读是人类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同学们获取有效信息的基本手段。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生毕业前的英语水平基本要达到二级目标。二级目标对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应能够在图片辅助下读懂简短的故事和短文,培养其阅读的好习惯;理解之后,能够正确朗诵所学短文和故事,这就要求小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所以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是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侧重点。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正在发生本质上面的变化.词汇和句型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传统的英语教学里,词汇和句型的教学是先行于阅读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只有先认识了阅读文本里的词汇和句型,才能理解文本内容,而这样的模式只在语言知识的角度上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却不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英语的思维方式。左焕琪认为:“阅读是通过视觉感知语言信号后大脑进行处理、加工与理解信息意义的过程。”4新课改要求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学会阅读、学会说英语、学会用英语思考,在教材的编排上也体现了这样的方针。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每一单元都是以图片故事开始,接下来才是词汇、句型、发音的教学。为了响应新课改,目前的英语教学也是按教材编排顺序,大部分英语教师都适应了这样的模式:在不教单词和句型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的图片和教材配套动画短片来感知文本内容,学会模仿图片故事中的角色说英语,阅读教学之后才是在后面的单词和句型教学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从图片故事的浅层理解开始,到图片故事的加深学习结束,这就是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个普遍模式。
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4
【M】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但是对于英语教师而言,这个模式相较于传统模式却是充满挑战的。首先,教学对象是母语为汉语且正处于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在不教单词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学生只能通过结合图片和动画来猜故事内容,这需要教师聪明地引导。其次,教学对象是思维处于重大转折时期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中中心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影响下,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小学儿童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5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阅读教学,并让学生学会英语的思维方式,教师需要下功夫。
针对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被广泛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这种把思维图示化的工具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理解逻辑结构,从而达到对图片故事的全面理解。
(二)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
自20世纪60 年代初,英国学者托尼·博赞(TonyBuzan)发明了思维导图后,思维导图就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学习、商业决策等领域。1971年,托尼·博赞的思维导图理论成果被集结成书而被广泛地运用。如今英国已经把思维导图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程, 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机构也已经开始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思维导图在教学应用方面的论文最多,涉及学科教学设计,教学法探索和知识管理领域等各个方面,但在学科教学设计的论文表述中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的研究思路:先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渊源,特点,制作方法,然后放到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并给出相关导图事例,然后得出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结论,从而证明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本文对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在主题词为“思维导图”并含“小学英语”的搜索条件下,共搜索到58篇期刊论文,2篇硕士论文共60篇相关论文,最早涉及此研究的论文发表时间为2008年,说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领域还是一个相对新的概念。这些文献涉及到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笔者缩小搜索范围,将主题词变为“思维导图”并含“小学英语阅读\"后,一共只搜索到3篇期刊论文,而这3篇期刊论文都是由英语一线教师撰写,都是结合课堂实例做思维导图的分析,从而论证思维导图对
5
【M】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268页
7
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促进性,却没有系统地形成研究,说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而思维导图对于小学英语阅读课却是行之有效的,基于此,笔者认为深入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研究对于小学英语教学领域是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做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再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学实践,对比实践和理论存在的差距,希望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可以借鉴的经验。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在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着探讨,在英语阅读课上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认同以及应用和深入探讨,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们把研究所得结果以理论成果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本文的课题是有大量理论基础的,基于此,文献研究法则成为笔者做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践出真知.另外,笔者在大三下学期的教育实习中在A小学实习英语,A小学是位于成都市2。5环,曾是农民工子弟校,由于周边的城市发展,A小学的生源组成也正在变化,目前正在向社区小学转型,因此教学质量也日益先进,英语教学也抓得很。笔者实习期间的指导老师B老师在A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任教,B老师有11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教学经验丰富而且由于经常参加教研学习而具有较先进的教学理念,B老师在英语阅读课上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做这个课题的研究就是受这位老师的启发,在实习指导教师B老师的帮助下,笔者利用教学实践的机会进行了实验,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基于此,实验法则成为笔者做这个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上的应用实例
(一)教学实践
笔者在A小学为期三个月的实习里,在B老师的指导下实习小学英语的学科教学,B老师是A学校四年级的英语教师,四年级一共有三个教学班,从B老师的口中和笔者实习前期的观察中发现,综合英语成绩、课堂表现和英语学优生比例
8
这三个因素,四年级三班最优,四年级二班次之,四年级一班最次,在征得B老师同意后,笔者开始了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验。
在B老师的指导下,笔者选择了位于《北师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第36页的小课文作为阅读材料在四年级三个班进行阅读教学,该课文依然是图片故事的形式,内容如下图所示:
9
该课文从尺寸(size)、食物(food)、颜色(color)三个方面介绍了熊(bears),根据这篇课文的逻辑结构,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思维导图作为课堂板书:
size Bears big food berries fish brown color red? NO! honey black white 在B老师的指导下,笔者决定按照四年级三班、四年级二班、四年级一班的顺序开始进行教学实践,每个班级一个课时,教学本课课文. 1.在四年级三班的教学实践
在四年级三班教学第36页的小课文时,笔者将课前设计好的思维导图作为板书设计和教学条理运用于课堂时,同时,我提出了五个关键性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What is the story talk about? How about the size of bears? What do they eat? What color are they? Is there any red bear? 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们能够很快掌握课文内容,思维导图上面凸显的课时重点绝大部分学生能内化吸收,但是笔者也发现一个问题:四年级三班的学生能够简短地告诉笔者五个问题的答案,但是却不会口头上运用文本中对话的句式。
B老师告诉笔者,小学生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四年级的孩子学英语,需要靠视觉上和听觉上不断重复地刺激和演练才能学会,需要学生们学会的句型最好
10
在板书上有所体现并要求学生不断地跟着教师说,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尽量用教材上完整的句子回答教师的问题,重复强化。
根据B老师的建议,笔者将最初的思维导图作出了如下改进:
Bears big What do they eat? honey fish berries What color are they? brown black white No red!
改动过的思维导图省去了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扰的超纲单词size,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逻辑清晰有条理,而且改动后的思维导图直接包含了课文中的两个问句(What do they eat?和What color are they?),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口语练习.
2。在四年级二班的教学实践
笔者在四年级二班上第36页的小课文时,将改良的思维导图作为板书运用进来,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本课的重点内容,而且还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文中的两个问句能够熟练地运用。 3.在四年级一班的教学实践
在四年级一班的教学实践中,考虑到这个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前两个班级弱,笔者在沿用改良版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也做了改进,在这两个句型的强化方式上,笔者采用抽取一位同学回答问题,让剩余同学齐问这位同学问题的方式,在句型上加大了强化的力度,使最后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
(二)教学实践的启示
笔者教育见习时进行的对该课题的教学实践证明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
11
读课堂上的有效性和促进性,也在实践中体悟到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之间是存在偏差的,为了将思维导图行之有效地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明确教学重难点
任何学科的课程教学想要成功,都离不开任课教师对教材重难点的精确解读和准确实施,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教师拿到一篇课文之前,应该结合教辅资料深刻地解读教材,搞清楚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针对教学文本的思维导图里必须体现教学重难点,只有这样,在思维导图从视觉上和思维上作用于学生的时候,才能保证学生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2。课前周密设计
设计思维导图之前,教师需要对教学文本进行分析,分析课文的体裁能够帮助教师确定设计什么类型的思维导图,分析课文的内容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思维导图里的文本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一篇课文可能有多种类型的思维导图与之匹配,一篇课文的思维导图也可以由多种类型的思维导图组合而成,教师需要根据课文的题材和内容特点灵活设计。 3。因材施教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英语阅读课上时,教学对象的不同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考察教学班的学情,根据学情的不同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方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4。巩固强化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阅读课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脉络,阅读课其实是综合性较高的一个教学方面,一堂好的阅读课不仅可以使学生感悟文本,还可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而这些能力的训练有赖于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重复文中的重难点,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说英语,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肯定很简单,但是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小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小学生持续注意的时间较短,感知觉的无意性比较明显,教师有意地对重点单词和句型进行强化能够在听觉上刺激小学生,使小学生在巩固强化中学好英语。
四、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实施。用思维导图来分析阅读文本可以使思维可视化,也有助于小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能帮助师生对阅读文本形成全局观,加强对所教和所学
12
内容的整体把握,进而促进阅读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五、参考文献
1、张淳《英语阅读教学的思维导图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第19 卷第1 期,2005 年1 月
2、托尼·博赞著,《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丁大刚、张斌/译)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4、张琳琳《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论》【M】,郑州大学出版社
5、周海明《基于思维导图的语篇分析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第23卷第11期,2013年11月
6、邹建军,李光强《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例谈》【J】,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第1期(总第319期)
7、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ETFLT,第101期2005年2月
8、欧阳苹果、陈清《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9月第8卷第3期
9、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China Education Info第49—51页
10、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院报,第25卷第5期 11、陈兆元《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丛,2014年8月 12、齐伟,《系列1 : 概念图/ 思维导图导论》【J】,教育技术导刊2005年第5期11
致谢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陈莉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13
同时也要感谢教育见习的指导老师颜林老师,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方法的灵感和设计得益于颜老师的指点,给我明确的研究方向。还要感谢论文写作过程中向我提供过帮助的老师及同学,没有他们的积极配合,就没有这篇论文. 在此特向陈莉老师和颜林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