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开展数学“说题”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数学“说题”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保捱科技网
第5期 2015年5月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 IE 0F EDUCAT10N N0.5 Mav.2015 开展数学“说题"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林永金 (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漳平364400) 摘 要:教师“说题”是新兴的一项教研活动,教师开展“说题”活动,能把研究“教”、研究“学” 与研究“命题”有机结合起来,是促进数学教师专业成长,使之成为教研型、学术型教师的一项行之有效的 教研活动。 关键词:解题;说题;命题;有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84(2015)05—0051—03 教师“说题”是新兴的一项教研活动,它不同 于“说课”。“说题”,就是要求教师按照课标和考试 说明,说清命题立意和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 弧D~D 的长.(结果保留竹) 一一● J 程,说清学生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如何指导学生解题, 说出问题的拓展、延伸,说出自己的感想和反思等环 节的一种教学活动。 “说题”的基本环节:一是原题再现环节。即说 题之前,必须让听者知道所说试题的内容。二是具体 一C D 皇 C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说题目的立意及结构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 标志,促进学生在数学上获得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 说题环节。说题不能仅停留在“从解题角度说题” 而要从“构建主义的教学观点上看说题”。个人认为 展,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中考数学试卷应关注学 生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通过设置应用型、 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说题”,下面举例说明: 本题出自2013年龙岩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 探究型、操作型等具有过程性特征的试题,多角度、 多层次立体考查学生对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数 学试题第22题。 如图①,在矩形纸片ABCD中,AB= +1, AD=矗. 学活动经验积累情况的考查,感悟数学的理性精神, 形成创新能力,体现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 本题以矩形纸翻折及旋转为载体,将轴对称及图 形的旋转巧妙地融合起来设计试题,让考生经历直观 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论证的过程,试题设计新颖但 (1)如图②,将矩形纸片向上方翻折,使点D恰 好落在AB边上的D 处,压平折痕交CD于点E,则 折痕AE的长为 ; 难度不高,第(1)(2)问以填空题命题形式,淡化了逻辑 推理与证明,更突显考查操作、探究与发现的命题立 意。第(3)问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通过对图形中数量 关系的分析、论证,得到弧D D”所对圆心角的度数 (2)如图③,再将四边形BCED 沿D E向左翻折, 压平后得四边形B C ED ,B C 交AE于点F,则四 边形B FED 的面积为——; (3)如图④,将图②中的AAED 绕点E顺时针旋 转仅角,得△A ED ,使得EA 恰好经过顶点B,求 收稿日期:2015—03—09 从而得解。这种操作性的试题命题方式渗透了新课程 的理念,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生、发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ft.”规划2014年度课题(FJJK14—211) 作者简介:林永金(1964一 ),男,福建漳平人,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2015年第5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52 展和变化,这对于改进教师的教法、改变学生的学法 也有积极意义,试题具有良好的效度和推广性。 二、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 说题时首先要点明题中所涉及的数学基本概念、 定理、公式等主要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 在联系和蕴含的数学思想。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翻折变换、旋转的性质、勾 股定理、矩形、正方形及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三 角函数、弧长的计算等有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动手操 作能力,通过求出折痕长后还考查了学生数形结合、 化归与转化思想及探究能力。这类题目既有趣味性, 又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去探索、认识 和掌握图形的性质,不仅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而 且还发展了他们的空间观念;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 力和探究精神。 三、说如何分析、讲解本题 教师要明确“说题”是讲怎么解题,而不是讲 题的答案是什么,要引导学生正确读全题,从题中获 取有效信息,并注意隐含条件的应用,如本题中矩形 本身具有的性质。 分析:1.先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D =AD, AD E=90。,四边形ADED 是正方形,再 根据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来求出AE= ,注意隐含 条件矩形的每一个角都是直角的应用。 2.方法一:由(1)知AD =√3,故可得出BD 1, 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出B D =BD 1,再 由AAB 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AB =B F= 一1,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四边形B FED 的面积; 方法二:由C F=B C 一B F=1,再由AEC F 1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C E=c F后求出S△ = 1, 厶 贝0 S四边形B,FED,=S矩形B ED,一SA ̄c,E或S四边形B,FED,=S△ADc,E —S△AB,F; 3.先根据三角函数求出 BEC=60。,进而求出 BED =30。或根据三角函数直接求出 BED =30。, 由翻折变换和旋转性质可得出 DEA= D EA= A ED”=45。,故可得出 D ED”=75。,由弧长公 式即可求出弧D D 的长; 折叠问题,本质上属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 后的图形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 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折图与原图形全等, 折叠形成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这些等量关系是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 四、说解题后如何进行反思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 解题后的反思查缺补漏,确保解题过程的合理性和正 确性,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 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通过解题后的反思,系统小 结,使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反思解题失误,提高思维的严密性 学生解题时会出现种种失误,产生失误的根源往 往是知识的零散及思维过程的不严密造成的。解答本 题出现的错误:1.书写不规范,未进行化简;对书写 要强调网上阅卷要求字迹工整、美观、干净,尽量减 少涂改;2.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错;3.第(3)小题不会 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有关知识求旋转角;4.弧长的计 算公式与扇形面积计算公式混淆。 (二)反思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一般的解题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 综合法、反证法和同一法,初中常见的解题方法包括 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消元法、判别式法 等。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寻求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反思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比较哪种解法较为简捷,进 一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种灵 活性表现为能熟练地运用重要概念、定理、公式或性 质来解题;充分联想,借用经验;认真审题,认清问 题特征,寻找突破口。本题每一个问题均有不同的方 法,如第(1)小题可用勾股定理也可用三角函数;第(2) 小题可用直接求解亦可用间接求解,要引导学生养成 “从优”“从快”的解题思维方式。 (三)说变式与拓展 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 数学原题进行改造和引申,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情况来说明问题,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 程,让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主动参与,通过探索, 提出猜想。具体操作,可以改换试题的相应条件,形 成新的变式试题;或是找出同类试题。 变式1:将问题(1)中求AE的长改为求DD 的长 或改为问折痕AE与线段DD 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 关系? (下转第7l页) 71 林琦颖:初中英语文学体验阅读和课程文本阅读的融合 2015年第5期 实践表明,文学体验阅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 “乐趣”,快乐学习英语,提升语言文化素养,成为 创新思维》课题报告[R].2012年8月.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英语阅读的真正主人。相信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人点,创设 [3]Grellet,F.Developing Reading SkiHs.[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就能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活动 中体验和感悟,从而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学生对客观世 界意义的领悟,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 体验。 [4]韩宝成.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 法”课题实验模式及操作方案[Z].2007. [5]吴云开.初中英语文学体验阅读课“三维体 验”模式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3(6). 参考文献: [1]黄远振,兰春寿.《英语体验文学阅读与语言 (上接第52页) 变式2:将问题(1)中求 AE的长改为若四边形ED BC 变式6:如图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纸 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上, 折痕为AF,且AB:lOcm、AD=8cm、DE=6cm. 口 j口 与矩形ABCD相似,则AB= . ——(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2)求BF的 长;(3)求折痕AF长. 变式3:将问题(2)中求四边形B FED 的面积改为 求四边形ADC F的面积或求AC FE的面积或AAB F 的面积或五边形B FECB的面积. 教师开展“说题”活动,能把研究“教”、研究 “学”与研究“命题”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不再是单 纯的知识传承者,而应该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学 变式4:将问题(3)改为求扇形D ED”的面积或求 右图阴影部分面积. 者。“说题”活动将命题、解题、反思、拓展、论 教、论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强教师间学习与交 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使教师转变为科研好手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变式5:如图a,ABCD是一矩形纸片,AB= 6cm,AD=8cm,E是AD上一点,且AE=6cm.操 作:(1)将AB向AE折过去,使AB与AE重合,得折 痕AF,如图b;(2)将△AFB以BF为折痕向右折过 去, 得图e.则AGFC的面积是——em . [1]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数学学科评价组.2013 年福建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学科命题评价报告 [EB/OL].http://www.docin.corn/p-700946261.htm1. 图a 图b 图c 图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