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中专实习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分析

护理中专实习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分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护理中专实习生的心理适应情况分析 解瑞红 (交口县人民医院,山西交El 032400) 【摘要】目的 了解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时的心理适应 情况,分析影响其心理的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 本次调查发现:在临床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中,存在有各种 心理适应性问题,笔者认为影响和导致适应不良的因素如下: 100名实习生的心理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对专业有自卑 3.1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 感与失落感的实习生占63%,37%的学生对实习感到兴奋,而 22%的学生感到在实习中无所适从,78%的学生觉得可以适应 实习生活,67%的学生与患者能进行很好的沟通,但33%的学生 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专业知识,更要求其具 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调查,仅有78%的学生能够很快地 适应实习生活,表现出自信,这与学生在校期间,各专业课程结 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护理学,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学生对 与患者交流感觉困难,21%的学生对现实中的自我感到满意, 79%的学生感到不满意。结论心理适应性问题在实习生中普 遍存在,建议临床带教老师应重视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实习后的 心理适应性问题,注重对她们进行心理行为引导,增加挫折教 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学 生自信心不足有关,影响下阶段的实习效果。 3.2生活习惯与新生活的矛盾Roy认为 ,适应是应付 行为的最终目标,无论何时,当人们遭遇任何来源的压力时,都 育,以适应未来就业的需求。 【关键词】护理教育 实习 心理适应 会企图去适应它,如果适应成功,平衡就可以继续或复原。护理 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护士需要倒班,学生在校工作生活规 律,而步入临床后需要跟随带教老师倒班,日夜倒班打破了以 前的生活作息时问,甚至出现了一些方面的紊乱。调查中有 63%的学生不能自己进行很好的调节,长期下去会产生一些负 面的影响,对实习有不良的后果。 3.3交流需求与交流障碍的矛盾学生涉世尚浅,社会 心理适应性是人的一种社会适应性,即人与社会环境条件 相互作用形成的协调关系状态。广义的心理适应性包括:生活 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个性心理适应四方面的内容[1], 狭义只指人际关系和个性心理适应。临床实习是护生向护士转 变的过程,由于其面对社会的复杂环境难免会产生不适应。在 这种情况下能否自行调节心理顺利完成实习,是每一位临床带 教老师应当重视的问题。因此,笔者对护理实习生的心理适应 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07年7月一2o09年6月 经验缺乏,我国惯有的教学模式注重智力测评而忽略其他素质 的平衡发展,使部分护生缺乏人与人基本的沟通交流技巧。加 之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渴望别人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又自我封 闭,相互矛盾更易产生困惑,往往不会或者不愿主动与患者沟 通。调查显示只有67%的学生能够与患者较好地沟通,而33% 的学生则不能,对患者不能耐心地给予健康咨询或者心理安 慰,对患者提出的要求不能予以满足或者耐心解答,导致与患 者关系不融洽。 在我院实习护士100名,均为女性,年龄l7岁~21岁,平均年 龄19.2岁;中专83名,高专17名。 1.2方法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利用学生实习返校期间 发放调查问卷,集中填毕,即刻收回,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 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统计学方法2结果 3.4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 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 我(Me) ,主体我即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视 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客 体我即现实自我,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学生随着年 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自我意识明显分化,对自己的内心世 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临床实习护生心理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实习护士心理适应性量表各维度回答构成(n=lO0) 界和行为具有新的意识,意识到自己那些从未被注意的“我”的 许多方面和细节,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矛盾意 识也开始加剧,此时,主体我会主动地去认识、考察、评价客体 我。 :这_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 的自我,埘自我评价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是波动的,对 3讨论 作者简介:解瑞红,女,35岁,本科学历,毕业于长治医学院,主管 护师。E—mail:419975553@qq.com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3月下旬刊 自我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于是,主客体我出现了多方面 的矛盾冲突,经调查,只有21%的学生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到 满意。 261 3.5对专业前途的担忧和就业压力的影响在经过几个 重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带教老师应主动地了解学生的理想 月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发觉现实存在巨大落差,自己完 全成为一名医嘱的执行者,感觉几年来所学知识无处可用。加 自我,帮助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修正理想自我中 不切实际、与现实我不符的过高标准,脚踏实地,在现实中寻找 上患者及家属及全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不公正对待,导致中专实 习生对专业前途失望,不知道该如何寻找出路。在中国经济加 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就业也 发生了改变,这一结果使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同时,就面临 理想的载体,争取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解决所存在的矛盾,获 得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并且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实习阶段, 用良好的心态培养自身能力做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出校门就业的压力。各专业大学生敏锐的感觉到社会竞争的压 力,使得学生对专业的担忧及对自己的能力失去自信。 4结论 fl1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田.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l1(4):43—48. [2]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2.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临床实习护理学生的心理适应性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HE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24. (收稿日期:2010—05—07) 仍然有待提高,临床带教老师以及辅导老师应重视加强护生的 临床适应能力,在实习中注意关心、帮助同学度过这一适应期, 浅谈基层医院护士长的工作体会 王翠萍 (潜江市江汉油田总医院五七分院,湖北潜江433121)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系统中最基层的管理人员,除科护 士长外,病房护士长常简称护士长,是病房或护理单元工作的 具体领导者和一线工作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业务技 我们病区采取的每周一题学习,结合病房现阶段遇到的难点、 疑点学习,解决了一些知识盲区。大家都觉得学习重要,实实在 在学到了东西,对提高整体的业务水平很有帮助。护理专业要 跟上时代的步伐,护理知识理当不断更新,这就需要不断学习, 如何组织大家学习?首先应订出计划,要根据大多数人的业务 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ll_。笔者从事护士长工作已近l5年,先 后在综合内科、普外科、烧伤整形科、中医科担任护士长,经过 多年的临床实践,谈谈护士长在病房管理和实际工作中的体 会。 1 以身作则。树立形象 水平,决定学习范围。笔者任护士长以来,坚持带领大家参加每 周一次科主任组织的医生大查房,护理组每周一题学习,每月 一次护理大查房,每半年考试一次,每季度作一次学习笔记交 作为一名护士长,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既是一名管理者, 流、总结。平时遇到难题大家共同讨论学习,根据不同职称人员 也是一名一线护士。必须有奉献精神,把科室当作自己的家一 样来管理。除作好科室行政和业务管理外,日常护理工作,对下 级护士的技术指导,科室收支结算,实习生带教等一点都不能 马虎。经常加班加点,而且不能计较,否则会给下属留下不好的 的知识水平,分配适当教学任务、互帮互学,促进业务水平发 展。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组织护士不断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法 律、人文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现代医学护理的发展。对参加竞 赛获得前三名者,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 3用人所长。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一印象。如个别护士长晚上查房或休息日到病房指导新分来护士 进行某项操作后,就自行记夜班、记补休,结果在护士中影响较 大,大家都效仿,多干一点事就吵着要加班或补休,造成不良影 响,使工作难以开展。一个护士长要在群体中树立自己的形象, 个科室,除每天正常派班,每日常规治疗、护理操作外, 还有月计划、周安排及许多新的工作任务要开展,护士长如果 什么都自己包揽,毕竟精力有限,应学会授权,大胆地配备和使 用助手,根据职称和特长分管工作。如某护士表达能力较强,态 度谦和、言语优雅,可将每月一次的工休座谈会任务交给她,以 利与患者沟通,激发患者及家属吐露心声,提出建议,以利改善 应注意加强自我修养,遵纪守法,言行举止端庄,处处以身作 则,为人表率,严于律己,不断完善自己。 2虚心好学。不断总结经验 随着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传统的工作方法 难免有时跟不上形势。作为一名护士长,要不断学习国内外的 工作,促进科室发展;用业务素质较高,办事认真的护士管理急 救物品、院内感染工作。此外,根据每人不同的能力水平均给予 一新知识和新技术,如从书本上、报刊上学习,多与其他管理者交 谈,发现别科先进、且适合本病区特点的做法可及时采用,派护 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不断引进新技术。目前 作者简介:王翠萍,女,48岁,大专学历,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护理 系,主管护师。E—mail:Wangcuiping1962@163.com 定的事务分管,责任护士每人管3~5张病床,做到职责明确、 工作落实到位。 4正确处理同行同事之间的关系 由于每人的世界观不同,追求不同,行动各异,人与人之间 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如果掌握了每个人的特点,根据不同时 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第15卷3月下旬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