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的教学理念
从古至今,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歌颂最多的那就是教师。不要说我们一无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我的心中就充满了一种无法言喻的爱,我的肩头又多了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古语有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文人们歌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是新时代的老师,而新时代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虽是个平凡的职业,却肩负培育祖国花朵的任务,责任重大。教师应跟紧时代的步伐,调整自己,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
一、时刻心中藏着爱
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理智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二、细心、耐心、推行阳光教育
孩子的心灵敏感又脆弱,老师要精心培育这些祖国的花朵,让他们茁壮成长。平时,教师要细心观察,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因材施教,
让每一格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让他们在温暖和感恩中成长。班中总有些调皮的孩子,有时他们可能不小心犯错了。有些孩子可能贪玩,没认真学习,教师不应歧视他们,而应耐心对他们进行教育,并且要跟踪、追踪教育,让他们不掉队。班中有些同学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推行阳光教育,要他们有自信并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提高成绩。
三、注重孩子的好奇心
现在的孩子特别聪明,也喜欢问“为什么?”,而且问出来的问题不亚于《十万个为什么》。作为小学老师,要特别注重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觉得孩子太烦,一天问东问西。孩子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有的,越小的孩子越好动,他的好奇心就越重,这时,大人们千万不要不理会,要顺藤摸瓜,把学生引入正题。小学生容易被新鲜、不平常的现象或事物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其实,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保持阳光心态
现在,子女越来越娇贵,他们中很多人是家中的小皇帝,娇气、脾气大、面对挫折和困难容易退缩,教师需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费心劳神,时时引导,而且要保护孩子们敏感又脆弱的心理,一点都不轻松。高科技的发展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需要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于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学校的教研水平,各校纷纷开展课题教学研究,教师要在确保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的课题研究,压力不少。老师在别人看来是崇高又伟大的,摘去这个职业的帽子,他们其实也只是个平凡人,同样要面对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从上述种种可见,老师其实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所以老师一定要保持阳光心态,以乐观和自信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
要当好老师还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始终记得这样一句教育名言——教育是爱的事业。老师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老师,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他班级之间有矛盾时,老师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做好老师工作必须突出一个“严”字,贯穿一个“爱”
字。 爱学生,就意味着对学生的现在负责、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热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老师的必要前提,也是老师的神圣天职。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的成长,是我在当老师工作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我时时刻刻关注着班内每一位学生。与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只有教师主动架起通向学生的爱的桥梁,用情感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才能有利于真正地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有什么知心话,也喜欢说给我听。学生们经常在日记中写出他们想说的话,譬如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同学的关系,内心的苦恼等。在交流中,能及时地了解到他们的思想状况,有利于教育工作及时地开展,有利于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提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并且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每每读到学生们在日记中发自真心的感激之语时,我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充盈心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我们的岗位就在孩子身旁,我们的职责,是守望这些孩子的心灵,抚育他们成长,带领他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