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与借鉴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与借鉴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 第3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l4(3):l26~l 30 2002钽 9月 J.of 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 University Sept.2002 文章编号:1 002-2090(2002)03-0 1 26-05 国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与借鉴 崔昌凤’,王伟 ,李红星 (1.农场财务科, l5842l;2.黑龙江省虎林县850农场) 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世界生产结构的因素、世界农业生产结构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世界农业生产结 构的发展趋势和美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者将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进行了 比较,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需要以科技的高投入替代资源开发,在高效的农业科技研究和科技管理、出口产品和技 术的开发、利用世界资源、变产品储备为资源储备和科技储备等方面借 发达农业国家。 关键词: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趋势;经验教训:借鉴 中图分类号:F312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几十年间,随着农业所处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世界农业生产结构在 进行着不断的调整,虽然各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同,所具有的农业资源禀赋不同,但是各国在从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给半自给向商品经济的转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一些同一的变化,这使世界 农业生产结构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来。 1 影响世界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 在影响世界农业生产结构的各种因素中,有三个冈素是最为关键的。 其一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应刚。在农业经济学中,有一条规律是.十地报酬递减。也就是在同一块 士地上连续追加生产资料,农产品产量会呈现递减的趋势。但是,这条规律有一个假设条件,就是 技术不变。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报酬递减规律的约 ,逐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美国的农业在本1【上纪中叶实现机械化以后,其生产结构和组织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近5O年来, 美国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和开发新资源,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率平均每年以 1.6%的速度递增,进入9O年代以后,一个农民生产的食品可以满足128个人的需要。 泰国十分重视新品种的引进。6O年代后期,泰国通过引进菲律宾稻种培育出适合泰国种植 的高产稻种,并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泰国稻米产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950万吨,1989年突破了 2000万吨的记录。水果栽培也是如此,龙眼是亚热带水果,原产中国,泰国引进后在清迈府栽培成 功。近20年来,泰国的龙眼业迅速发展,年产量超过1O万n屯,年出口量高达2.3万吨,山口产值 近5.6亿铢,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龙眼出口国,而且打进了中国市场。还有葡萄的引进也获得成功。 泰国本不产葡萄,但农业技术人员引进了1O0多个品种试验栽培,经过2O~3O年的努力,终于在本 国土地上种出了葡萄。在水田种植条件.卜葡萄一年能开花两次,收获两次。他们采取的重剪、人工 全部摘叶以及控水、强迫休眠等技术,引起了1址界葡萄土产国和 艺界的极人兴趣。目前,泰国种 植葡萄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向马米曲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山口。 其二是需求结构的改善。二战以来,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火提高,相应地,食品结构有 了较大改善,主要表现在植物性食品消费减少,动物性食品增加。在摄取的食物营养结构中植物性 收稿日期:2002—06—07 作者简介:崔昌风(1969一),女.统计师.东北财经火学毕业,现从事统计T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崔吕风等:国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与借鉴 l27 蛋白减少,动物性蛋白增加。对食品的选择上也向多品种、高质量改善,水果、蔬菜的消费量逐渐 增加。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日渐严重,人ff]转向消费少污染、无危害的有机食品、自然食品和 绿色食品。 1997年,美、日、德等1O国的有机食品贸易额已超过1O0亿美元。美国乔治 州大学 的经济学教授预测,到2006年,美国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达剑470亿美元,欧洲将达到580亿美 元。绿色食品将是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最佳选择。 其二是世界农产。5J几贸易环境的变化。现代农业生产足一个开放性系统,日髓发达的农产 ill贸易 已经和止在把不同类型的国家纳入国际轨道,世界农产品贸易结构格局的改变会影响到各个国家农 业生产格局。几十年来,农产品贸易的品种结构趋 多样化,主要是初级农产品(包括谷物、油脂 等)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林、牧、渔、海产-u几、蔬菜、水果等高价值产品的贸易 比重不断上升。传统农产品出口值占农产品出口总值的比重从197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20%。 1970~1990年期间,谷物占世界农产品…口值的比重由1 1.3%降至8%,油脂由9.3%降至5.9%,热 带作物初级产品(咖啡、可可、糖、茶、 椒、香蕉)由11.6%降至6.5%,表明这些产品在国际农 产品贸易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与此同时,高价值农产品的出口地位相对上升。7O年代末期,全世界 高价值产品的出口值仅占农产品出口值的25%左右,到1990年,这类农产品的出口值高达2192亿 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1.3%。1970~1990年,高价值的畜产品占世界农产品出口值的比重由7.3%上 升到16.6%,水产品的这一比重由3.3%增至7.2%,林产品由18.7%提高到2O.8%。水果、蔬菜、花 卉、海产品及一些农副产品加] 制成品等高价值产品的出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良好的发展前 景。联合国粮农组织“商。u几同顾平¨展望”对九人类农产品山[_I的分析也表明,80年代至90年代初 贸易值增幅较大的主要有高价值园艺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林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 乌拉圭谈判结束之后,世界农业进入一体化的格局,各个国家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农业生产资 源的配置,按照比较利益原则调整各自农业生产结构将是各个国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进行农业生产 结构调整的依据。 2 世界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农业将以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共同发展的模式进 行生产,而面对着各方面的压力,农业的生产结构将进一步重视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区域的自然和 经济优势、依靠科技进步、运用生物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农业。 2.1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将稳定发展,经济作物比重将继续加大 世界人口正处在不断膨胀的过程中,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粮食作物的生 产将继续呈现稳定增 的趋势。但足由] 全世界范同 的粮食作物的结构性生产过剩,种植业内部 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高集约度、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正从单一的 种植业中摆脱出来,是推动这种趋势的主要力量。 2.2畜牧业的较快发展,将带动饲料作物的发展,种植业内粮、经、饲比重三分天下 畜牧业能够比种植业创造出更多的产值,冈为它能实现过腹增值,发达农业国家的备牧业平¨种 植业的比重几乎各占一半,冈此,发达国家种植业中牧草平¨饲料作物均I 较大的比重。发展中国家 由于畜牧业也逐渐被重视,畜牧业往农业中的比重 不断上升趋势,无疑这将促进玉米、火麦等饲 料作物的生产,粮食作物利经济作物的_二元结构将逐步转变为粮食一经济作物一饲料作物的二三元结 构。 2、3禽肉比重将会继续扩大 近些年来世界禽肉发展迅速,自8O年代中 以米,禽肉生产住其他肉类中保持了最稳定的增长, 全球增 率为5.6%。据国际家禽信息网转载粮农细织8月末报告,截J1-.2005年,世界禽肉产量预 期达到8900万n屯,而1址界年贸易量预期为750万吨。世界肉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8 黑龙江八一农垦火学学报 第14卷 到2005年,发展中国家将占预期增产的三分之一,占全球禽肉总产份额由其基本年份的46%提高到 57%。集约化生产、行业的纵向结合以及相对的廉价饲料是禽肉产量继续增长的主要因素。 2.4精品农业比重将会加大 伴随世界性的农业生产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jE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质量高、安全性 好、花色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的农产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发展名特优产品、创造名牌将 是各国竞争农产品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选择。 2.5绿色、有机食品将有很大发展 面对资源衰竭、环境恶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已在各国形成共识。二十一世纪是生态农业的世纪, 无污染、安全性好、质量高的绿色平II有机食.]¨l- 将成为消赞者的首要选抒。从 界范R司米看,i,!i ̄-t‘目 前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在整个食品销售量中还不剑1%,但全世界对有机食品潜在的销售量需求则是可 观的。到2 1世纪初,有机食品的销售量将IIl tH=界全部食品销售量的l0%~20%。 2.6农业生产结构由静态的数量配比模式向动态的农工商一体化模式演化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转向农『 商一体化结构模式是发 国家现代农业成 长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倾向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链得以不断延伸, 农工商一体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部门各生产单位、城市和乡村与农业有关的产业部门围绕农业 投入与产出、生产与销售展开协作,使农业部门及其关联部门IJ{现规模化、集中化趋势。在发达国 家,一方面,国家通过对农场生产的计划控制和价格支持,使农场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另 一方面,国家又通过对农业投资刺激了农村 {:会化服务产业的发展,并吸引城市一r 商业流向农业, 从而形成农工商一体化模式。随着组织形式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也随之调整,并不断向高级化演 进。 3 美国农业的发展经验 3.1用农业立法保障农业的发展 百余年来,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 律体系。农业立法的过程是国会辩论和反复磋商的过程,是各种利益集团互相让步的过程。立法是 制定农业、实施农业计划的基础,后者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各项农业法律不仅规定了 对农业的基本取向,而且还规定了干预经济发展的基本权限,行为只能限定在法律规 定的范围之内。 3.2对农业进行比较有效的宏观 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美国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过去信奉不干预 的“自由放任主义”。但是,30年代严重的农业危机迫使罗斯福实行新的农业(“新政”), 开了经济干预的先河。此后,美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一 的份额虽在不断下降,但仍然重视农 业的基础地位,对农业采取了有力的价格保护利收入支持。美国农业的宏观有三个特点: 一是有专司职能的机构(商品信贷公司),, 建立了巨大而灵活的联邦储备体系;二是有充 足的财政支持,联邦用于农业支持的经费,1995年人约为100亿美元,最高时超过250亿美元; 三是实行农场主“自愿”的农业计划, 川价格、信贷、补l贴等手段予以有力的地配合。美国 虽然不可能消除大小农场主收入的巨人差别,但农业生产者作为个整体,其经济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当然,为保护农业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3.3对农业发展实行有力的资金支持 美国的农场经营基本上是私人投资 农场主解决资金问题主婴有两个途径: 一是的农产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崔昌风等:国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与借鉴 129 抵押贷款,即如果在作物收获之后价格偏低,农民可以用农产品进行抵押而不偿还贷款:_二是 提供信贷担保。农业贷款期限短则1~5年,长的可达40年,利率都比较低。不过,在农业发展的 早期,与农业发展有关的基础设施,因为投资大、收效慢,曾经是投资的重点。联邦在1933 年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该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不仅控制了洪水,而且提供了廉价的电力, 收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对农业投资实行税收优惠,税收减免可达到戍税收入的 48%。农业投资被认为是农场主合法的“避税所”。美国实行的作物保险制度也有利于农业发展。据 美国农业部统计,农业的资产总值1992年为1Oll0亿美元:农业部门的债务与资产之比,已从1985 年的2l,2%下降到1995年的15%,相当于制造业的70%。 3.4重视科技的作用,形成了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 美国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研究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 一体”的体系,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它有效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是美国农业发 展的重要经验。这个体系有三个特点:(1)由州农学院(即19 1}!=纪建立的所谓“赠地学院”)同时 承担教育、研究和推广三项任务,使二者结合住一起,互相促进,并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2)每 年的研究推广计划由基层向上申请,推广站提供的服务应尽量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3)推广经费 由联邦、州和县共同负担。美国农业科学研究的经费充足,它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公司)两大系 统,二者互相补充,其数额之比大致为46:54。前者侧重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后者侧重于新产 品开发和应用研究。 3.5发展服务型的农业合作社 农场主合作社在美国的个体化农业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经营占绝对优势的美国, 为了解决单个农场难以办到的问题,需要非盈利的合作社提供各种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据美国农 业部的统计,1991年共有合作社4494个。农业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主要有:(1)销售和加工服务。 1991年,这类合作社共有2384个,是沟通农场主和市场的重要渠道,拥有184万多个社员,销售 总额超过610亿美元。销售的农产品中,最重要的是牛奶,约占34%,谷物和油脂占26%,水果蔬菜 约占15%。这类合作社的业务不仅包括产品的集中、储存到谈判价格、组织拍卖等各个环: 而且 进行深加_】=,生产出可供直接消费的产品,为农场主获取尽量多的利润;(2)供应服务。1991年, 这类合作社共有1689个,总销售额为270亿美元,也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包括销售 自产品、化肥、 农药、饲料、种子、农机及其零配件等等,往全国农业投入物市场中・ 有相当可观的份额(化肥和 石油为44%,农药29%,饲料 1种子约16%):此外,它们还提供种类繁多的科技服务,如_寸 壤测试、 防疫、育种、奶牛改良、作物监测直到经济核算 I法律咨询;(3)信贷服务。在农场主所得的贷款 中,合作系统.j有的份额越米越人。目前农业合作信贷体系提供的贷款已LII.‘全部农业贷款的2/5 左朽,包括季节性经营贷款、弥补周转金不足的中期贷款、月J 基本建设的长期贷款和支持出口的 贷款等四火类;(4)农村电力合作社和农村}乜话合作社。1991年分别有896个和241个,年收入分 别为228亿美元和9亿美元;(5)服务合作礼,这是除了上述儿类以外专『J从事某些服务的合作礼, 如运输、仓储、烘干、人 授精、灌溉、火灾保险、住房等等。1991年的社员人数为20万,营业 额约25亿美元。 4 借鉴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处 后发展阶段。后发展阶段就有后发展的优势。可以借鉴很多发达国 家已有的经验、教训利模式。农业的情况也是这样。我们的农业要有…个较快的发展,既能满足食 物安全的需要,又要逐步发展成为能白我维系的有效 的产业,有很多可以从国外农业借鉴的地方。 4.1以科技的高投入弥补资源的不足 我们过去常用的与世界比较的方式,就地住资源总量上是人国,而人均是资源小国。如我国人 均耕地0.086 hm ,水资源2 300 m。/年-IJ。1It界 F均水平的l/3~1/4 。以色列入均耕地0.075 hm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30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第14卷 水资源363.6 m。/年。显然,与中国相比,以色列农业资源条件更差。再比较一下人均产值,以色 列人均2万美元/年,中国l000美元/年左右。为什么相似的资源条件会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其 中当然有许多原因,如市场、机制、人的素质等等,但最关键的是科技的高投入。恰恰在这一点上, 我们应加以借鉴,否则农业的科技贡献率难以人幅度提高,农业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也很难实现。 再看农业资源承载能力,过去我们也强调农业资源承载力是动态的,随着投入方案的不同和科技发 展水平而变化,以色列农业科技的高投入平Il有效管理,使其农业科技水平居世界一流,这证明一流 的农业科技加紧缺的农业资源,可以创造LI{最高的单位资源承载能力。 4.2高效的农业研究和科技管理 些农业发达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拿剑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在资源环境协迫下创造出独特 的高效利用模式,又在陕小的空间,多样的自然条件卜形成规模化生产并走向国际市场,这些成绩 一的取得应归功于良好的应用研究一技术开发一推J 体系利有效的运作机制。 4.3通过出口产品和技术,利用世界资源 例如以色列农业资源紧缺,环境条件并不利丁-农业生产,但它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火 量出口 水、节地的农产品,进口谷物等需高投入和需人量消耗水十资源的产品,如它的100%水稻 和70%的大麦、小麦、油料完全靠进口。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总体上是一个盈利的产业,年利润率19% 左右,但它的农业发展方针并不是所有农产品全部自给。我国农业的主要目标是食物安全,但在农 业资源紧缺的条件下适当利用国外丰富的农业资源是有利的。 4.4变产品储备为资源储备和科技储备 中国农业在目前经济转型划还应借鉴 人的另外一点,就是根据市场情况,变农产品的产品储 备为资源储备和科技储备。我国过去在长期的计划下,总是把各区域的农业生产潜力发挥到当 时的极限,但忽视了需求的变化,以至于造成了投资浪费和资源浪费,环境亦得不到休息。而变产 品储备为资源和科技储备就可以人人减少资源浪费)f: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成贵.中国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与洲整[IJ I.中国农村经济,1999,(5):18~24 [2]钟甫宁.结构调整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作用[_I I中罔农村 济,2000,(7):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