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

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

来源:保捱科技网


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探析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适应性强、服务技能高的人才,同时涌现出了很多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但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局来看,发展还很不平衡。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的要求,高素质教育被提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本文试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高素质教育的某些方面为例,探析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现状

“素质教育”一词诞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是针对“应试教育”而出现的,是对“应试教育”的直接反驳。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成人教育,即成为人的教育,就是从出生开始,通过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发育、成长,进化到符合当时社会最基本标准、具备最基本素质的人的过程。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对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就目前掌握的相关文献来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张斌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内涵目标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分析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认为目前,高职院校重技能掌握、轻素质培养,重学生做事、轻学生做人等功利化现象较为普遍,素质教育还存在着内涵目标模糊,实践路径单一,运行机制不畅,评价认证缺位等问题。并从和谐校园工程、文明修身工程、人文素质工程、阳光心理工程、技能培训工程和社会实践工程等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鲁瑾认为,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以学生能否谋取职业为目标,急功近利。片面强调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素质的培养。并从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公共艺术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拓展途径。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张鹏程,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进行研究,提出通过职业教育的实践体验,培育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就业质量。广东惠州电视大学吴志挺,对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施原则进行研究,认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做人的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潜移默化、因人因时、面向社会、实践教育等原则。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但是这些研究的系统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针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对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因此,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的研究为切入点,探索有时代特色的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相对完善的途径与方法体系,进而实现“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高职教育理念。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

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显然,高职高专教育应从高素质的角度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以人为本、人人成才”为办学理念,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学院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培养适应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一线工作的、管理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加快河南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形成了工学交替,德能并举,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订单培养,实现顶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创新产学合作模式,行业培训以及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特色鲜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在河南旅游类高职院校当中可以说独树一帜,在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方面经过艰难的探索实践,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高职学生高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了2l世纪的人才观,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优良人文素质。所谓人文,即关于人的各种文化现象,它与自然、天文相对而言。“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有文化、教养、人性之意。它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表现为人的人格休养。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而人文素养较差的情况。

由于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各界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缺乏求知欲,知识体系相对不够完整。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应该创新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以培养既有应用能力又具有人文修养的创新性高技能人才。同时应确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评价标准。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在加强人文基础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加强党的领导,严格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养,让学生对党和祖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同时,加强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读书月活动,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班级文化月,寝室文化周活动等,积极营造文化氛围。

除了要加强人文基础教育外,还要打造校园文化氛围,辐射和带动更多人进入师生互动的精神氛围。如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多样而有特色的社团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强化学生人文意识。“礼仪值周”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通过礼仪礼节的教育打造适合专业需求的高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师生零距离

的沟通让学生会自律,会合作,能很好地与自然、他人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有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引领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途径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自由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雅艺术进校园”,打造学生的高雅气质。通过书法学习、班里布置中的原创书画作品展示等打造学生的高层次人文素养。

2、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就业后被“炒鱿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忽视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忽视对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培养。企业要求员工“在本职岗位上各尽其能,积极进取,这样就能形成一个风气正、人心齐、奋发向上、生动活泼的局面”高职院校作为向企业输送大量从业人员的重要培训基地,必须强化学生职业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通过相关教学环节,如《管理学》的教学引入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工学交替”,让学生深入企业见习或实习,进而了解企业的规范、与运作模式,体验企业文化。同时,引入知名企业,校企结合,实现校企互动,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以确保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的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再次,高职院校应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加以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调整就业心态。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力、职业能力倾向及适宜范围,从而对自己作出科学、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消除就业观念中的障碍,增强学生的求职信心,让他们在遇到就业挫折时能够坦然面对,并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灵活运用求职技巧,而不是怨天尤人,在就业过程中真正做到有备而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