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溃疡

来源:保捱科技网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2013年12月 2日 课程名称 内科学 授课专业班级 临床本科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消化性溃疡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制; 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理改变及鉴别诊断; 掌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教学重点及难点: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 复习胃炎5分钟 消化性溃疡 80分钟; 小结 5分钟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课教学结合临床实际 多媒体课件 参考资料: 《内科学》第八版 《实用内科学》十一版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

时间分配 一、复习胃炎 1.急、慢性胃炎确诊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非萎缩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区别? 二、消化道溃疡 1)概述:消化性溃疡(PU)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2)流行病学 5分钟 提问形式 3分钟 3分钟 全球性多发病,约有10%的人一生中患过PU。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不同。 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城市高于农村。PU多发于男性,男女比为GU3.6~4.7: 1,DU4.4~6.8:1。PU可发生于任何年龄,DU多见于青壮年,GU多见于中老 年, DU比GU的发病高峰早10年。 3)病因 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失衡 侵袭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微生物、NSAID药物、烟酒、胆汁返流; 防御因素:粘液-NHCO3屏障、粘膜完整性、粘膜细胞的更新、粘膜血流量、EGF、PGE; 4)发病机制 2分钟 7 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感染率高:DU是90—100%, GU为80—90%;根除HP可促进愈合和降低复发率,也可减少出血。HP感染改 变了黏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 ②、胃酸和胃蛋白酶:PU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消化道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胃酸的存在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当胃液pH值>4时,胃 蛋白酶失活)。DU的平均BAO及MAO常大于正常人,GU的BAO及MAO多正常 或低于正常,因此胃酸和胃蛋白酶似乎不是GU主要致病因素。 ③、非甾体抗炎药:局部作用:损害胃黏膜;系统作用:抑制PGE合成。 ④、其他因素:吸烟、遗传、应激及心理作用、胃十二指肠炎运动异常。 5)病理 部位 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

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常小于2cm,边缘广整,底部洁净,表面覆渗出物。 活动期—愈合期—瘢痕期,幽门的瘢痕收缩可导致梗阻。 溃疡突破浆膜层形成穿孔;溃疡侵袭血管,引起出血。 6)临床表现 ①、症状 A慢性病程:病程迁延,少数可达几年甚至十几年; 20 B周期性发作:发作期与缓解期相互交替出现;发作与季节有关:冬春、秋冬 之交发作;发作也与精神、药物、饮食有关。 C节律性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特征性表现。GU:进食-疼痛-缓解;DU:疼痛-进食-缓解。 ②、体征:无特异性体征。缓解期无明显体征。活动期溃疡可有上腹部局限 性轻压痛,DU压痛点稍偏右。 ③、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一)无症状性溃疡:约15%-25%PU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老年人多见。 (二)复合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占5%;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三)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 见;抗酸剂效果不好;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也较多 见; (四)球后溃疡: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多具有DU的临床特点, 但夜间痛和背部放射痛更为常见;药物治疗效果差;易并发出血;X线和胃镜 检查易漏诊 (五)巨大溃疡:直径大于2cm的溃疡。该类溃疡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愈 合较慢、易复发,可发生穿孔。六)老年人溃疡:症状不明显,疼痛无规律, 可表现消瘦、贫血等 (七)儿童期溃疡: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表现脐周痛,时常呕吐 (八)难治性溃疡:经正规治疗,溃疡未愈合。可能原因:1.病因未除2.穿透性溃疡3.特殊病因:克罗恩病4.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抗溃疡药物5误诊6.不良诱因:吸烟、酗酒等。 7)并发症 (一)、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 15分钟

临床表现与出血的量和速度有关,轻者仅表现为黑便,重者可伴有呕血。 出血超过1000ml可出现眩晕、出汗、心悸和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障碍的表现。 若短期内出血大于1500ml,会发生休克。 (二)、穿孔 溃疡突破胃壁浆膜层。穿孔后可出现:(1)弥漫性腹膜炎:胃内容物破入腹 腔引起;(2)慢性穿孔或穿透性溃疡:后壁溃疡穿孔进展缓慢,可与邻近实 质性器官(如胰、肝)发生粘连;(3)瘘:穿入空腔脏器 (三)、幽门梗阻 (四)、癌变1%-2%的GU可发生,DU尚未发现癌变。对年龄在45岁以上、有长期GU病史、节律性疼痛发生改变、溃疡顽固不愈者应警惕癌变可能。作胃镜并多点钳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以进一步确诊。 8)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①胃镜及粘膜监测:对PU的诊断和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均有十分重要的10分钟 价值。直接观察胃十二指肠黏膜;病理区别良、恶性溃疡;送HP检测。 ②X线钡餐检查 直接征象:龛影。突出于胃十二指肠轮廓之外,周围可见辐射状粘膜皱襞。 是诊断PU的可靠依据。 间接征象:局部压痛、对侧痉挛性压迹、球部激惹和球部变形。间接征象只能 提示诊断,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③幽门螺杆菌监测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规检查项目。侵入性检查、非侵入性方法。 ④胃液监测及血清胃泌素监测 不作为PU的常规检查。主要用于疑有胃泌素瘤时的鉴别诊断。粪便潜血。 9)诊断 根据临床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赖X 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内镜检查诊断价值优于X线钡餐检查。 10)鉴别诊断 10分钟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而无溃疡及其他器质性疾病者。 多见于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餐后上腹饱胀、嗳气、反酸、恶心和食欲缺乏 等,有时酷似消化性溃疡。本病X线和胃镜检查均无阳性所见:

(二)胃癌:GU与胃癌从症状上很难鉴别。须依赖X线钡餐检查和内镜检查, 特别是后者可在直视下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鉴别价值更大。Ⅲ型(溃疡型) 早期胃癌的X线和内镜表现易与良性溃疡相混淆,活检可帮助诊断。晚期胃 癌一般易与良性溃疡鉴别。 (三)胃泌素瘤:由胰腺非β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大量胃泌素可刺激 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盐酸,使消化道经常处于高酸环境,多处发生溃疡。 特点:溃疡发生于不典型部位,易并发出血、穿孔,且难以治疗。胃酸分析 BAO>15mmol/h,BAO/MAO>60%,血清胃泌素>200pg/ml(常>500pg/ml)。 (四)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典型病例疼痛与进食油腻有关,位于右上腹, 并向背部放射,伴发热和黄疸,不难与消化性溃疡鉴别。不典型病例,需借 助B超或ERCP来鉴别。 11)治疗 15分钟 目的:去除病因、控制症状 、促进溃疡愈合、预防溃疡复发、避免并发症的 发生 一、一般治疗: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尽量减少情绪激动和精神应激;生活规律,注意饮食;不宜多饮牛奶和豆浆,因其所含钙和蛋白质可刺激胃酸分泌; 戒除烟酒。 二、药物治疗: (一)根除Hp:三联疗法 (二)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抗酸、抑制胃酸分泌 (三)保护胃黏膜 方案和疗程 首选确定Hp是否阳性 阳性:抗Hp治疗,必要时在抗Hp治疗后再行2~4周抑制胃酸分泌治疗。 阴性:可服用H2RA和PPI,GU疗程6~8周,DU4~6周。 是否需要维持治疗,根据综合因素决定。 三、手术治疗 ①大量出血内科治疗无效 ②急性穿孔 ③器质性幽门梗阻

④疑有癌变的GU ⑤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溃疡 四、治疗策略 12)预后 因有效治疗药物的应用,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至1%以下。年久病人主要死于并发症,特别是大出血和急性穿孔。 13)预防 加强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戒除烟酒;慎用或忌用能诱发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如NSAID、糖皮质激素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小结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试述PU临床表现的三大特点是什么,其中最具特征性的是什么,请详细解释其内容 2.试述良恶性溃疡的区别。 3.PU的并发症及各并发症的特点。 4.PU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肠结核 下次课 预习内 容 消化性溃疡(PU)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包括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实施情 况与分 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