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气取的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实验室氧气、二氧化碳及氢气的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装置的确定依据及其对装置的改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类、类比、概括等方法判断实验装置的选择及改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复习重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及装置的确定。 2、对固液常温型装置的改进。 复习方法:讲练结合、启发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环节:复习巩固
导入:通过“深呼吸”导入课题。 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原理: 1、O2的实验室制取原理(3个): 2、CO2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3、H2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二、提问:指出下图分别是什么装置?并说明确定这些装置的
依据有哪些?
二、师生归纳:(实验装置的确定)
1、发生装置的确定依据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的确定依据 气体的溶解性 气体的密度
第二环节:改进装置
一、分组讨论:
对于固液常温型的简易装置 ,如何改进?(如下图所示)
改进装置的要求:
1、可制取大量的气体且能随时添加液体 2、可连续制取并能控制反应速率 3、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注意:可通过添加仪器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分别完成各项要求。
2、(学生完成)改进后1至3所对应的装置图:
A B C 我会归纳:装置改进后的优点
第三环节:课堂检测
1、某同学想用右图装置制取CO2,组长指出,这需要太多的稀盐酸才能淹没漏斗的下管口,起到液封的作用。张兵同学选用了下图a--f中的一种仪器,加在左图装置上,既解决了液封的问题,又可以减少酸的用量。请把该仪器画在图中应该放置的位置。
A ; B ;C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氨气,常采用加热氯化氨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密度
比空气小,是制取氮肥的一种基本原料。确定制取氨气的装置。
A B C D 3、现有下列仪器:
(1)其中名称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是 。
第四环节: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我能知道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原理。 2、我能确定气体的制取装置。 3、我能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中考链接:小试牛刀
1、(2017.黔南)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 2、(2013.铜仁)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 B.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3、(2017.六盘水)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 a ,b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
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附:板书设计
气取的复习
一、 实验原理:
二、 实验装置的确定因素:
1、发生装置 2、收集装置
三、装置的改进(固+液常温型):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