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农夫与蛇》心得札记
读《农夫与蛇》心得札记
在冰天雪地的野外,如果你遇到了一条被冻僵了的蛇,你会救它吗?
有一位善良的农夫就救了这样一条蛇,并且把它放在暖和的怀里。可惜当蛇苏醒后却狠狠咬了农夫一口,农夫最后中毒死了。没错,这就是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读过这篇寓言的人们,都会责怪这条蛇恩将仇报,认为对坏人再仁至义尽,他们也改变不了的本性,所以对坏人不必怜悯。
可我却有不同的看法。首先,蛇的智商不高它并不会进行复杂的思考,分不清恩人仇人,苏醒后感到饥饿咬人,只是它们的本能,跟我们人类饿了要吃饭一样。所以,不能就这样断定它是的。
其次,农夫看到这条蛇,本来是可以选择救或者不救。但是他没有分辨出这是一条普通的蛇还是有毒的蛇,也没有考虑到救活这条蛇会不会伤害到自己。他仅仅凭着自己的善良,鲁莽的把蛇揣在怀里,于是让蛇有机会能攻击自己。所以,在某种角度上,农夫对他自己的死亡也有部分责任。
这让我想起来发生在现实中的一件事,暑假的时候,一群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在水库边玩耍。突然有一个孩子失足落入水中,大声呼救,其他孩子纷纷跳下去救他,可惜最后人没救上来,救人的却牺牲了好几个。他们见义勇为是对的,可是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救,也没有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救。要知道,人落入水中会变得很沉,遇到救命稻草会拼命抓住不松开,所有后来下水救人的孩子力气不够,很多都是被前者拖下去的。
所以,我总结出来三点。第一:救助他人前,要先分清楚对象该不该救助;第二: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救助;第三: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救助才不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虽然说每个生命都很珍贵,但是我们的善良应该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