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6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6

来源:保捱科技网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法)模拟试卷16

(总分:.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关于国际条约与国内法的关系,依我国目前的实践,下列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在民商领域,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不同规定的部分,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缔结该条约时作出保留的条款除外 √

B.在我国加入的公约与我国国内法有不同规定时,由全国确定应适用何种法律 C.我国加入的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均应以条约优先

D.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在国内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A正确。

3.甲乙两国签订了双边投资协定,协定相互给予对方公民投资优惠的条约,但甲国后又依本国立法机构通过的法律取消了给予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依国际法的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取消给予乙国公民的投资优惠严格依据了其国内法,因此,无须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B.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两国条约不一致的立法

C.甲国取消投资优惠的做法将会引起其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 D.甲乙两国签订条约后就直接剥夺了甲国立法机关进行相关立法的权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如甲国通过了与上述条约义务不一致的立法,导致甲国实施了违反条约义务的行为,则依国际法将引起甲国在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无论甲国国内的法律制度如何,甲国的行为是否符合其国内法都不能作为对抗国际法上义务的根据,A错,C正确。甲乙国之间的有效条约所规定的甲国义务对于甲国具有国际法上的拘束力,但这项条约并不直接剥夺甲国立法机关的相关立法权,BD错。

4.甲国与乙国3Q公司因某环保合同产生纠纷。并诉诸乙国。甲国派代表向阐述了甲国绝对豁免主义立场。依国际法规则和实践,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派代表向作出说明的事实意味着甲国已放弃在本诉中的国家豁免权 B.如环保合同中有适用乙国法律的条款,表明甲国放弃了其管辖豁免

C.甲国在其他案件中曾接受过乙国的管辖,不意味着乙国在此案中也可管辖 √ D.乙国作出缺席判决后。甲国要求乙国宣布该判决无效,表明甲国已接受了乙国的管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家主权豁免。A项错。国家或其授权的代表为主张或重申国家的豁免权,对外国的管辖作出反应.出庭阐述立场或作证,或要求宣布判决或裁决无效.都不构成豁免的默示放弃。B错,依相关实践,一国同意适用另一国的法律,不应解释为同意另一国的对其行使管辖权。C正确,不能将一国对某一特定事项上的豁免放弃推移到其他事项上。D错,国家对于管辖豁免的放弃并不意味着对执行豁免的放弃。

5.甲国与乙国相邻,为谋求共同发展,多年来,两国间签署了若干个双边条约。后甲国分立为东甲、西甲两国。现问,如果所涉各方之间尚没有新的相关协议达成,那么,根据国际法中有关国家继承的规则,对于东甲、西甲两国,下列哪一项条约不予继承?( ) (分数:2.00)

A.甲、乙两国间的架划界条约 B.甲、乙两国界河航行使用协定 C.甲、乙两国和平友好共同防御条约 √

D.甲、乙两国关于界湖水资源灌溉分配协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继承。根据条约继承的相关规则.人身条约一般是不予继承的,“非人身性条约”一般是可以继承的。故选C。

6.甲国人阿里和利奥在甲国侵吞了乙国某公司大量的资产,事发后利奥潜逃至丁国,在潜逃中利奥又对丙国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阿里在逃跑时持向路人射击,造成包括乙国驻甲国参赞在内的数人死亡,甲国警方迅速赶到,阿里因拒捕被击毙。设甲乙丙丁四国间无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依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因甲国警方没能阻止住阿里的击.甲国应对乙国参赞的死亡承担连带责任 B.基于保护性管辖,乙国有权派员到公海将逃往那里的利奥缉拿 C.甲国对利奥具有属人管辖权。可派到丁国将利奥缉拿归案

D.尽管利奥对丙国的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丁国也无义务将利奥引渡给丙国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的管辖权。A错,当击事件发生后甲国迅速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局势。履行了的正常职能,也不存在违背国际法义务的不作为。因此,甲国在这一事件中没有国家责任。B错,保护性管辖不能在公海行使,这是保护性管辖与普遍管辖的区别所在。C错,甲国对其有权行使属人管辖权。但由于利奥在丁国,须通过司法协助才能将其缉拿归案,甲国不能直接向丁国派对其缉拿。D正确,由于丙国与丁国没有司法协助协议,因此,丁国没有义务将利奥引渡给丙国。 7.联合国驻联合国会员国甲国的某机构于2010年以联合国的名义,与甲国签订协议.购买了一批设备。后双方产生纠纷。依有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由于联合国组织属于政治性国际组织,其上述购买行为自始无效 B.联合国驻甲国某机构的购买行为属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 √ C.上述行为应视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的共同行为 D.联合国能就该项纠纷向国际提起针对甲国的诉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组织。联合国机构的行为在其权利能力范围内是有效的,A错.B正确。联合国某机构的购买行为依《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决议规定。由联合国作为主体实施并承担法律责任,不得视为所有会员国的行为,C选项错误。就国际的诉讼管辖权而言,其诉讼管辖权中“对人管辖”的行使,国际组织、法人或个人都不能成为国际的诉讼当事国。因此,联合国组织不能成为的诉讼当事国,D错。

8.关于国家发射卫星的责任,依《外空条约》和《责任公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分数:2.00)

A.发射国在发射失败时则无须承担对地面造成的损害赔偿责任

B.发射国对其发射的卫星对本国国民造成的损害,也适用该《责任公约》 C.发射国对本国非部门发射的卫星造成的损害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D.发射国对其发射卫星对民航飞机造成的损害承担绝对责任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律责任。A错误,依《外空条约》和《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对地面造成的损害应当负绝对责任。失败发射也包括在其中。B错误,依《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对发射国国民造成的损害,不适用该公约,C错误。依两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包括部门和非部门发射的实体造成的损害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D正确.发射国对其发射的卫星对航空器造成的损害应当负绝对赔偿责任。

9.甲乙两国合并为一个新国家丙国。原甲国、甲国某地方分别从丁国借债。原乙国总统以个人名义从丁国的商业银行借款,用于合并前的一次救灾。相关国家未就两国合并后所涉债务达成过协议.关于上述未还债务及条约的继承。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丙国应继承相关的同盟条约、友好条约和共同防御条约

B.乙国总统对丁国商业银行所负之债是用于救灾的,应在国家继承之列 C.甲国某地方对丁国的债务应由丙国继承 D.甲国所借债务转属丙国承担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继承。A错,根据条约继承的相关规定,政治性条约,如同盟条约、友好条约、共同防御条约,一般是不予继承的。B错,乙国总统个人对丁国商业银行所负之债不论目的、用途何在都不在国家继承之列。C错,甲国某地方对丁国的债务属于地方债,不属丙国继承债务的范围。D正确,国家债务继承的范围包括国债和地方化债务。

10.甲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其成立后,乙国代表在某会议上与甲国代表有非官方接触.丁国与甲国签署了同盟友好条约,甲国在丙国首都设立了留学咨询服务机构,戊国与甲国共同参加了某项贸易规则的多边谈判会议。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上述哪个国家的行为构成对甲国的正式承认?( ) (分数:2.00) A.戊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承认。A不正确,戊国与甲国共同参加了某贸易规则多边谈判会议,是非正式承认。B不正确,乙国为非官方接触不构成正式承认。C不正确,丙国为设立了非官方或非完全外交性质的某种机构,也非正式承认。D正确,丁国与甲国签署了政治性的友好条约。 11.甲国的一非组织租用的航天器在外空过失与乙国的卫星相碰,并造成卫星的损坏,依相关外空责任制度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应由甲国承担对乙卫星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 √ B.应由该非团体直接承担赔偿责任 C.应由该非团体和甲国分别承担赔偿责任 D.应由非团体与甲国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律责任。根据外层空间法律制度的规定,不论一国的或非团体的外空活动行为是否是国家行为,国家应对给其他国家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12.甲国是沿海国家,下列哪一种情况构成国际法中的甲国领土的添附?( ) (分数:2.00)

A.甲国在沿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 √ B.甲国在南极建科考站

C.甲国在公海上的珊瑚礁上进行人工建设使其浮出水面 D.甲国在公海中通过人工建设而成的人工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土——领土取得的方式。添附是指由于自然形成或人造的新土地出现而使得国家领土增加,包括河口三角洲、涨滩等自然添附,也包括围海造田等人工添附。只有A正确。

13.某油田位于跨越甲、乙两国边界的底土中,两国均为联合国成员国,且它们之间没有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规则和国际实践,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该油田为甲、乙两国的共有物,任何一国无权单独进行勘探和开采 B.油田位于两国各自底土中的部分由甲、乙两国分别所有 √ C.该油田的开发应在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监督下进行 D.一方开发油田的收益必须与另一方分享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土——底土。A错,底土中的资源依照边界的划分分属甲、乙两国,国家有权对其进行勘探和开采,B正确。当前的国际法中并没有关于跨界底土资源必须共同开发的一般规则,甲、乙两国也没有专门的协议,因此,不能构成对甲国可以在自己的领土上开发该油气田的。甲国也没有将开发所得与乙国分享的国际法上的义务,只要该开发行为发生在甲国境内,并且该过程不导致边境环境的破坏或其他不良后果即可,C错。并非任何类型的跨界资源的开采,包括对于在本国领土上进行的地下跨界油气资源的开采,均承担对所获得油气收益与他方分享的义务,D错。 14.甲国在其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水域某暗礁上修建了一座人工岛屿。乙国拟铺设一条通过甲国专属经济区的海底电缆。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对该人工岛屿拥有领土主权

B.甲国对建造和使用该人工岛屿拥有管辖权 √ C.甲国无权在该暗礁上修建人工岛屿 D.乙国不可在甲国专属经济区内铺设海底电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专属经济区。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甲国在其宣布的专属经济区水域某暗礁上有权修建人工岛屿,C错。对建造和使用该人工岛屿拥有管辖权,但甲国对该人工岛屿没有领土主权,A错,B正确。虽然甲国对其专属经济区拥有公约规定的某些主权权利.但其他国家在这个区域仍享有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进行与此有关的其他合法活动的权利,故乙国可以在甲国的专属经济区内铺设海底电缆,D错。

15.甲乙是发达国家,丙是发展中国家,丁代表某个国家集团。四国均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依国际法的规则,下列说法中与公约不符的是哪项?( ) (分数:2.00)

A.各国的排放均必须同等地被 √

B.丁集团内的一国在某个年度内排放量有所增加,而另一国则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整体减排总额未超过减排总额.这是不违反公约的

C.甲国排放量超标,通过购买乙国的剩余额度使排放总量达标

D.甲国可通过资助在丙国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销其部分排放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国际环境保。A不符合公约,因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上采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种减排折算方式:(1)“集团方式”,即只要有关国家集团达到减排总额,可不管集团内部成员国的排量增减,因此B符合公约;(2)“排放权交易”,即排量超出其额度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其他排量低于自身额度的发达国家购买其低于限额部分的排放量,使得总量仍然达标,因此C符合公约;(3)“绿色交易”,即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助在发展中国家营造森林或转让有关绿色技术,相应地抵消其部分排放量。因此D符合公约。

16.甲国籍渔船在乙国专属经济区进行捕鱼作业时,乙国海上执法船赶来制止,并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且两国之间无其他相关的协议。依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乙国有义务迅速通知甲国将甲国籍渔船带回乙国港口一事 √ B.渔船为甲国国籍,乙国执法船不能对其行使管辖

C.如甲国籍渔船未能向乙国有关部门及时提交适当担保,乙国有权对该船船长和船员处以监禁 D.专属经济区是乙国的领海,因此,乙国执法船有权行使管辖权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海洋法——专属经济区。A正确,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所采取措施和随后进行的处罚迅速通知船旗国。B错误,依公约,未经沿海国批准所进行的捕鱼行为为非法行为,乙国有权对其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C错误,依公约,沿海国对在专属经济区内仅违反渔业法规的处罚。如有关国家间无相反的协议,不得包括监禁或任何形式的体罚。D错误,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既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中渔业资源的保护拥有管辖权。 17.甲国发射的飞船因技术原因偏离航线并降落于乙国境内。乙国搜索到了降落的甲国飞船及所载的宇航员。甲乙两国均为《营救协定》的缔约国。依该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飞船在乙国降落是对乙国领土的侵犯 B.乙国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营救甲国宇航员 √ C.乙国可以扣留甲国宇航员

D.乙国只有在甲国要求的情况下才应对宇航员提供可能的援助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外层空间法。《营救协定》规定了各国对营救宇航员的三项义务:(1)通知,通知发射当局或联合国秘书长;(2)营救、寻找,宇航员降落在一国领土内,该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营救措施,并给予他们一切必要的帮助:(3)归还,无论在何地发现了发生意外的宇航员,缔约国都应立即把他们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当局。B是正确的。

18.甲国发生内战,各国纷纷安排接回本国侨民,乙国拟派民航包机将其侨民接回。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乙国飞机飞抵甲国是为了接其侨民,无须经甲国许可 B.乙国飞机如需飞越丙国领空.应经该国许可 √ C.乙国飞机未经允许飞越丙国领空,丙国有权将其击落

D.对未经许可飞越丙国领空的乙国飞机,丙机有权在警告后将其击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国际航空法。国家对其领空拥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外国航空器进入一国领空需经该国许可并遵守领空国的有关法律。A错误,B正确。对于非法入境的外国民用航空器,国家可以行使主权.采取符合国际法有关规则的任何适当手段,但不得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的安全,避免使用武器。C错误。警告后也不应击落,D错误。

19.依《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及国际习惯法。沿海国对领海享有的权利以及承担的义务有下列哪项?( ) (分数:2.00)

A.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他国人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加以开发和利用 B.外国船舶和飞机在领海上可以无害通过

C.沿海国沿岸任何两个港口之间的航行运输权专属于沿海国船舶 √

D.沿海国可对无害通过沿海国领海的该外国船舶从事执行或加以扣押以进行民事诉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领海制度。沿海国对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专属权利,任何国家和个人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加以开发和利用,即他国人在经沿岸国许可的情况下是允许利用的,A错。外国的飞机未经允许不得飞越沿海国领海的上空,B错。沿海国沿岸任何两个港口之间的航行运输权专属于沿海国船舶.C正确。沿海国不应为对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行使民事管辖权而停止该船的航行或改变其航向。除该船在通过时违反所应承担的义务或责任之外,沿海国不得为任何民事诉讼的目的而对该船从事执行或加以逮捕,D错。

20.依《外空条约》、《营救协定》、《责任公约》、《登记公约》以及《月球协定》等一系列公约,关于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和制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首先发现了一个新的行星,并表示对该行星拥有主权

B.乙国对其研发的航天飞机的发射采取信息封锁措施,未进行登记

C.丙国在其境内发现了发生意外的某国宇宙飞船与航天人员,丙国认为其有间谍嫌疑。于是将其关押 D.丁国发射的宇宙飞船与戊国发射的空间卫星在外空不慎相撞,卫星下坠时撞毁某国民航飞机,丁、戊对撞毁的民航飞机进行了赔偿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外层空间法。A错误,《外空条约》确立了外空不得据为己有的原则。B错误,《登记公约》规定发射国应对其发射的空间物体进行登记。C错误,依《营救协定》,各缔约国对因意外事故而降落的宇航员,降落地国应立即予以援救,并提供一切协助,而不能关押。D正确,依《国际责任公约》确定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在地面或飞行中的飞机造成损害时发射国应负赔偿的绝对责任: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射国,它们就负共同责任。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21.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2.下列关于国际习惯的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 (分数:2.00)

A.国际习惯是某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做法的总称 B.国际习惯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行为规则 √

C.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可见诸于国家的对外文件、国内外司法判决、国际组织的决议等 √ D.国际习惯、国际惯例与通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渊源。国际习惯是指在国际交往中由各国前后一致地不断重复所形成,并被广泛接受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则或制度。A错误,B正确。证明一项国际习惯是否确立

和存在,必须提出相关的证据,主要从三个方面:国家间的各种文书和外交实践: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各种文件,包括决议、判决等;国家的国内立法、司法、行政实践和有关文件。C正确。国际习惯和惯例的关系:广义的惯例包括有约束力的习惯和没有一般法律拘束力的一般通例;狭义的惯例,一种是与习惯同义,指有法律拘束力的规则和制度,另一种则相反,专指没有法律拘束力的一般实践或通例。D错误。 23.下列涉及国际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国际的判例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

B.国际法的强制力是通过各国依国际法通过单独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实现和保障的 √ C.国际法的强制力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系统保障的

D.各国的涉外民事法律适用规则均不是国际法的一部分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的判例是辅助材料.并不是主要渊源,A错。国际法的制定者主要是国家,由各个国家在平等基础上以协议的方式共同制定。国际法也有强制拘束力,但是其强制力是通过国家单独或集体采取措施予以保障的:目前还没有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威机关,也不可能有强制各国执行国际法的机关,B正确。C错误。国内法不是国际法的渊源,D正确。

24.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乙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选项?( ) (分数:2.00)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B.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导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丙国的行为属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因此甲丙两国的行为都构成侵略。BC正确。

25.关于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 √ B.安理会表决采取每一理事国一票 √ C.联合国大会是一个审议和建议机关 √

D.可以讨论《联合国宪章》范围内或联合国任何机关的任何问题,包括安理会正在审议的问题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组织。依《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决议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故A正确。《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表决采取每一理事国一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不例外。B正确。联合国大会是审议和建议机关,不是立法机关,故C正确。依《联合国宪章》,大会在审议方面的职权十分广泛。可以讨论宪章范围内或联合国任何机关的任何问题,但安理会正在审议的除外,故D错误。

26.甲国分立为丙、丁两国,甲国在联合国的席位由丙国继承,丁国决定加入联合国。丁国与乙国(联合国成员)交界处时有冲突发生。根据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乙国在联大投赞成票支持丁国人联,一般构成对丁国的承认 √ B.甲国与乙国的划界条约对丁国仍然有效 √ C.丁国应继承丁国所处原丁地方为建大桥所借的债务 D.丁国经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意后即可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主体中的国家承认,同时涉及条约继承、联合国、条约法的效力。A正确,乙国在联大投赞成票支持丁国入联,一般构成对丁国的默示承认。B正确,在国家分离或分立的情况下,不论被继承国是否存在,原来对被继承国全部领土有效的条约,对于所有继承国家继续有效。甲国与乙国的划界条约对丁国是产生效力的。C错误,原丁地方所借建大桥的债务属于地方债,不属于国家继承的范

围。D错误,入联的程序是申请国首先向秘书长提出申请,秘书长将其申请交由安理会,安理会审议并通过后向大会推荐。经大会审议并2/3多数通过,方能成为会员国。仅有安理会理事国通过是不够的。 27.甲乙两国因领土争议冲突不断,虽两国未发出照会相互承认,但两国还是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因冲突升级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依国际法相关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属于明示承认

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表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为一个国家 C.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 D.甲乙两国的承认不可撤销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承认。A错,虽建立外交关系属于法律上的承认,但发出照会承认才属于明示承认。默示承认的方式有缔结双边条约、建立或继续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颁发领事证书和建立领事关系等。B错误,C正确,法律承认是正式和不可撤销的;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D正确,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即作出了法律承认,该承认不可撤销和撤回。 28.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国际组织。根据《联合国宪章》,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联合国大会是联合国立法机构,其通过的所有决议对于会员国都具有拘束力

B.联合国大会虽然不是联合国的立法机构,但根据宪章的规定,其通过的某些决议对于会员国是具有法律拘束力的 √

C.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机构之一,其对于任何事项的表决,都适用“大国一致原则”进行 D.安理会在对秘书长人选的推荐进行表决时,适用“大国一致原则”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组织。A错,根据《联合国宪章》,大会对于联合国组织内部事务通过的决议对于会员国具有拘束力;对于其他一般事项作出的决议属于建议性质,不具有法律拘束力。B正确。C错.对于非程序性事项或称实质性事项的决议表决,适用“大国一致原则”。D正确,安理会在向大会推荐秘书长人选时。适用非程序性事项表决程序。

29.甲国的领导人出访乙国,甲事集团在此期间发动了军事政变,在此情况下,政变军人的行为在满足下列哪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视为国际法上的国家行为?( ) (分数:2.00)

A.政变军人事实上正在行使权力 √

B.当局不存在,同时需要行使权力要素 √ C.因当局缺席,而由当地居民自治

D.政变军人因等待选出新的领导人而未行使任何权力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律责任。国家当局暂不存在时的行为。当一国发生内战、政变或被外国占领等情况下,可能出现当局瓦解或不能实际履行职务。此时,一个人或一群入的行为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被视为国际法上的国家行为:(1)当局不存在或缺席;(2)同时需要行使权力要素;(3)一个人或一群人事实上正在行使的权力要素。AB为正确选项。

30.甲国叛乱人员在其控制的一些地区强行掠夺外国国家的财产,该叛乱运动已被甲国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依国际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应对叛乱团体掠夺外国国家的财产的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B.由于强行掠夺或占用行为发生在叛乱团体控制区,甲国应承担间接责任 C.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不应视为该国现存的行为 √ D.甲国不应承担责任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承认。叛乱团体作为类似于国家的政治实体可以成为国际不法行为的主体。在本题中,甲国的叛乱运动已被甲国和国际社会承认为叛乱团体。在这种情况下。在一目领土或其管辖下的任何其他区域内成立的叛乱运动的机关的行为不应视为该国现存的行为,所以,对该叛乱机关的行为该国不承担法律责任。CD正确。

31.甲国某航运公司所属的甲国旗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发生核泄漏,污染了乙国港口。甲、乙两国均为《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责任公约》的缔约国,依上述公约,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甲国及甲国某航运公司应共同对核泄漏给乙国港口造成的污染承担赔偿责任 √ B.船运公司应承担核泄漏给乙国港口造成污染的全部赔偿责任 C.甲国应承担全部的赔付责任

D.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的同时,在船运公司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律责任。《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力船舶经营人责任公约》采取的是双重责任制度,即国家与营运人共同承担对外国损害的赔偿责任,国家保证营运人的赔偿责任。并在营运人不足赔偿的情况下对规定的限额进行赔偿,AD正确。

32.甲国发射的气象卫星与乙国发射的遥感卫星相撞,造成遥感卫星坠落,遥感卫星的碎片又在丙国境内与正在飞行的丙国民航飞机相撞并使其坠落。同时坠落的卫星碎片又造成了丙国地面人员及财产的损害。甲、乙、丙三国均为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及其他相关公约的参加国。依外空法的有关制度,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 (分数:2.00)

A.对于两个卫星之间的相撞,甲、乙两国应承担绝对责任

B.甲、乙两国对卫星碎片带来的丙国飞机的损害应承担绝对责任 √

C.对于卫星碎片造成的丙国地面人员及财产的损害,甲、乙两国应承担绝对责任 √ D.甲、乙两国对卫星碎片造成的丙国人员及其财产的损害应承担过失责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律责任。1972年《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对外空物体所造成的损害责任主要有两种原则.即绝对责任原则和过失责任原则。绝对责任原则是指不论发射国是否有过失,只要对他国造成了损失,发射国就要承担责任。这个原则适用于空间物体对地球表面或对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无论损害是一个空间物体造成的,还是一个发射国的空间物体对另一个发射国的空间物体造成的,并由此对第三国造成损害。过失责任原则是指空间物体造成的损害是因为发射国的过失或其负责人的过失造成的才负责任。此责任适用于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的空间物体之间的损害。A错误,两个卫星在外空发生碰撞,适用过失责任原则。B正确,两国发射的空间物体对第三国的飞行中的飞机造成的损害,前两国对第三国应承担绝对责任。对于两国卫星相撞造成的丙国人员及财产的损害。应由两国承担绝对责任,而非过失责任。C正确,D错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