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

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

来源:保捱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1):36~38 Journal of An h1_I Tcchn ̄cal Teache ̄College 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 孛孟良 汪华春 方英俊 (1.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安徽风阳233100;2.肥西丰乐种子公司,安徽肥西233600) 摘要:泰文研究7稀植栽培对不同油策品种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 角果数在稀植栽培中是影响产量的主要田素,通过对产量各构成田素分析,油研七号稀箍效应 表现最佳。 关键词;油菜品种;稀植栽培;经济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565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3302(2002)01—0036—03 油菜高产栽培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通过 供);甘蓝型杂交油菜油研7号(贵州省油料所提 增加种植密度,提高油菜角果数以期达到高产水 供)、华杂4号(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皖杂优2号 平;二是通过稀植降低密度,组建健壮小群体,在 (合肥丰乐种子公司提供)、秦油2号(陕西省农垦 增加农业投入的基础上增加油菜的分枝和角果数 科教中心提供)。 达到高产。随着当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生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个稀植重复,二个 产投入的增加,特别是油菜育苗技术的推广,油荣 密植比照重复,共三十个小区。小区面积为2× 稀植栽培技术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本试验探 3m .稀植6万株/hm 等距穴栽植;密植12万株/ 讨稀植栽培对不同油菜品种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 hm2等距穴栽植。试验田前茬玉米,土壤为黄棕 影响,为合理选择适合稀植栽培的油菜高产品种 壤.有机质1 16%.速效氮98 mg/kg,速效钾114 提供参考。 mg/kg,速效磷60 2 mg/kg。2000年9月16日 1材料与方法 播种.2000年11月3日移栽。底肥施二铵600 试验于2000年9月~2001年6月在安徽技 kg/h .春季施苔肥尿素180 kg/h ,花期叶面 术师范学院实验农场进行.供试品种为本地区六 喷旆硼肥,其它田间管理措施同大田栽培.成熟时 个推广品种;甘蓝型常规油菜汇油50(上海南汇 每小区随机抽取5株进行考种。 县农科所提供)、日本KW33(长丰县种子公司提 表l油菜稀植参试品种经济性状 收稿日期:20 ̄31—08—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6卷第l期 李孟良等 不同油菜品种稀植栽培效应研究 37 2结果与分析 hm2稀植条件下,6个品种均比密植增产,增产幅 度为0.22%至22 76% 其中以油研七号、日本 KW33、汇油50增产幅度较大,其余品种增幅不 明显。可见在播期相同条件下,稀植栽培产不减 六个参试品种稀植栽培条件下各主要经济性 状考种结果见表1 2.1稀植与密植产量比较分析 六个油菜品种在稀植和密植条件下的理论产 量与实际产量见表2。由表2可看出,在6万株/ 产,至少可获得常规密植相当的产量,说明稀植栽 培在本地区是可行的。 衰2稀植与密植产量比较衰 2 2稀植对不同品种主花序产量的影响 在油菜生产中,油菜产量随密度变化而变化。 而油菜的主轴产量相对稳定。本试验中六个品种 主花序长度、角果数、结果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主花序长度以日本KW33最长为91em,华杂4号 最短为73.1 crgl。主花序角果数日本KW33最多 为105.06个,秦油2号最少为89.13个。结角密 仅为16.44个增加了3O.11%。稀植一次分枝华 杂4号最多,二次分枝油研七号最多;密植一次分 枝秦油2号最多,二次分枝也是秦油2号最多。 可见,稀植栽培可大幅度地增加一次、二次有效分 枝数,为稀植高产搭好丰产架。 2.4稀植对单株角果数的影响 稀植条件下6个品种间单株有效角果数存在 显著差异(见表3)。由表3可知,油菜在稀植条 件下单株角果数以油研七号最多,与皖杂2号、秦 油2号存在显著差异外还与其它参试品种存在极 显著差异。皖杂优2号、秦油2号和华杂4号表 现次之,它们之间差异不显著,皖杂优2号、秦油 2号与日本KW33存在极显著差异外.与汇油5O 存在显著差异。华杂4号与汇油50、日本KW33 度华杂4号最多为1 31个/era,汇油5O最少为 0.96个/era。主花序产量日本KW33最高,华杂 4号次之,皖杂优2号最低,变幅自6.67~9.62 g 不等。 稀植栽培条件下,六个品种的主花序产量差 异比较明显。通过与密植的比较可知,稀植的单 株主花序产量比密植的平均增加1.0 g左右,增 幅达15.4%。但稀植栽培单位面积所占个体少, 导致稀植栽培油菜主花序产量对单产的贡献与密 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与密植的比较.六个品种均 衰3油莱稀植条件下单株角果数差异显著衰 植的相当。说明主花序产量对单产的贡献相对稳 定,受密度变化的影响不大。 2 3稀植对不同品种分枝的影响 稀植栽培时.不同品种间的一次分枝、二次分 枝数差异不显著,但和密植栽培相比.一次、二次 分枝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稀植时一次分枝6 个品种平均为11 11个.比密植平均为9.01个增 加了23.3%;稀植二次分枝为21 39个,比密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1302正 大幅增加,汇油50增幅最大,油研七号次之,皖杂 优2号最少。所以,稀植栽培是增加有效角果数 的有效途径。 2 5稀植对每果粒数的影响 稀植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问的每果粒数差 异不显著 稀植平均每角粒数为22 18粒,比密 植每果粒数增加O 76粒,增幅较大的品种有华杂 4号、秦油2号。 2.6稀植对千粒重的影响 稀植条件下,六个参试品种问千粒重存在显 著差异(见表4)。由表4可知,千粒重与角果数 表现相反,i[油50表现最佳,与日本KW33差异 不显著外,均与其它参试品种存在极显著差异。 日本KW33表现次之。华杂4号与日本KW33、 秦油2号不存在显著差异外,与其它参试品种存 在极显著差异。而皖杂优2号和油研七号千粒重 较小。通过与密植的比较,除日本KW33外,其 余品种千粒重均有不同增加,其中以秦油2号增 幅最大。因此稀植栽培显著增加千粒重 表4油菜稀植条件下千粒重差异显著性表 2.7稀植对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产量的方差分析可知,小区理论产量 与宴际产量差异都不显著。而稀植栽培对单株产 量的三个构成因素存在显著的效应.通过对单株 产量与三个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表5)的可知 表5单株产量、角果敷 千粒重和 角果粒数之间相关分析表 角果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823成显著正 相关,而千粒重、角果粒数与角果数、产量成负相 关。因此经过角果数、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三者之 间配比,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通过单株 产量方差分析及其与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可 知,在油菜的三个产量构成因素中,在同一栽培条 件下,角果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3讨论 3.1本试验中不同品种对稀植的适应性不同,参 试的六个品种间以油研七号,日本KW33增产幅 度较大,但产量以秦油2号.华杂4号、油研七号 三个杂交油菜品种相对较高,说明杂交油菜的稀 植条件下可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更适于稀植栽 培。 3 2稀植栽培和密植相比,主要是增加了一次分 枝、二次分枝数,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单株有效角果 数,稀植也增加了千粒重。 3.3稀植栽培在本试验中是可行的,但本试验未 对不同土壤条件下稀植栽培的效应进行研究.因 此在生产过程中仍需谨慎选用良种.稀植栽培要 求管理精细,同时需增加投入,各地要因地制宜采 用稀植栽培方式。 3.4本试验移栽偏迟,不利于稀植增产效果的发 挥,生产实践中J立注意适期早播早移栽,充分发挥 油菜稀植栽培的生产潜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抖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编.油菜栽堵 技术[M].农业出版杜、1979 6 [2]饶勇试论优质油菜在贵州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与作用[j].耕作与栽培、1996.4:22—23 [3]喻义珠、等杂交油菜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油料.1997.19(4):28—33 [4] 肖率如油菜超稀植高产栽培专辑[J].中国油 料、1995(5) [5]柄经泽 等油菜密植增角的高产裁培模式[】] 中国油料,1993(2):49—52 (下转第35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6卷第l期 汪建飞等设施栽培条件下土壤氮素变化规律研究 壤肥料学会,1999,儿9~121 [6]Donald D Howard et Ni ̄ogen Fertilization 0f No-Till Cotton Oil Loss-Derived Sills Agro ̄.】93:157—163 [参考文献】 [1] 谢建昌,等菜园土壤肥力与蔬菜台理施肥 [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杜,1997 [2]武继红.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研究[』]土壤肥 料,2001{2):l4~l7 (2001) [7] 白玉莲,等改善保护地土壤肥力途径[J]北方 园艺,1999(5):l0 [3]浙江农业大学主编作物营养与肥毕斗[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2~72 [8]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法[M]北京:农 业出版社,L9% [4]劳秀荣,等保护地蔬菜施肥新技术[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9]西北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研究 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6,121—124 [5] 肖千明保护地蔬菜土壤肥料管理障碍因子厦 对策研究[M]逼向2L世纪的土壤科学辽宁:辽宁省土 Change Regulation of Soil Nitrogen on Installation Cultivation Condidon WANG Jian fei.XING Su—zhi,CUI Jing (Anhui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Fengyang 233100) Abstract:①The content ranges of the topsoil total nitrogen and alkaline hydrolytic nitrogen of the in・ vestigated installation cultivation soils are 1 05—1.60 kg soil and 63.54—101.67 mg/kg soil.and their average values respectively are 1.03 g/kg oisl and 85.66 mg/kg oisl;②The contents of total N and alkaline hydrolytic N If the installation cultivation soils reduce gradually from topsoil to bottom soil;③Installation cultivation is propitious to nitrogen accumulation of topsoil;④All of the total nitrogen and alkaline hydrolyt— ic nitmgan contents of installation cultivation soils is higher than the orrespondicng outdoors soils,but there are no obvious diferences among them. Key Words:Installation cultivation;Total nitrogen content;Alkaline hydrolytic nitogen;Change rregu・ lation. (上接第38页)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Light Planting on Different Rape Varieties LI Meng—liang,Fang Ying-jun (Anhui Technical Teachers College,Fengyang 233100) Abstract:The effects of light plntiag non different rape varieties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 sult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 effectig of nthe eld W8¥rape—pod in the】ight plantig.The analnysis for yield component factors indicated:the effect of You.Yah 7 in light planting displayed best. Key Words:Rape variety;Light planting;Character of economy;Yiel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