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保捱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父》影评

《教父》影评

来源:保捱科技网


马里奥·普佐是通俗小说的教父。他始终关注现实,客观地把美国社会最隐蔽的本质赤裸裸地揭示了出来,“美国梦”的背后,法制和人的生活如何,他通过引人入胜的场面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剥开“美国梦”的遮羞布,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艰难的出版之路:男人们的《傲慢与偏见》

男人们对《教父》的偏爱,丝毫不亚于女人们对《傲慢与偏见》的偏爱。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教父》是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教科书式的典范。谦虚地说,无论如何它也能够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提供诸多思考和借鉴。

它几乎展现了男人所可能面对的一切问题,如何做一个受人尊敬的领袖,怎样对待亲爱的家人,如何与敌人和朋友相处,怎样战斗和征服,如何敏锐的洞察人性,甚至包括如何对待女人和情欲。它像一部男人的百科全书,翻开它,似乎可以找到一切关于男人的答案,并且永远不会令人失望。

《教父》的作者马里奥·普佐生于曼哈顿贫民区的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他从小喜欢读部族战争小说,少年时代尤爱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白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美军中服役,复员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体察力,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先后写过《黑暗竞技场》、《幸运的朝圣者》,因其关注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厚度而得到主流媒体和评论家一致好评,但遗憾的是作品并不畅销。

“我已经厌烦当艺术家了,此外,我欠亲戚、金融公司、银行以及各式各样书商和高利贷者共两万美元,现在确实已到了成熟得不必循规蹈矩的时候了。”

写作《教父》时,马里奥·普佐已经45岁,家里有五个子女,这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生活在贫困中,那是帮助我写作的诱因之一,那是我生活的出路”。

马里奥·普佐花了三年写完教父。但当他频繁出入各大出版社,推销他这部关于黑帮犯罪的小说时,八家出版社的主编们无一例外的对他说了“不”,对他们来说,惹上黑手党是一件不小的麻烦。

在绝望之际,G. P. Putnam's Sons出版社负责人对他说,你去和我们的编辑谈谈吧。经过一番讨论之后,马里奥·普佐拿到了出版社预支给他的5000美元稿费,他还把小说的名字改成了后来风靡世界的《教父》。

畅销的经典:《教父》与中国读者

《教父》一经出版,轰动整个美国出版界,成为了头号畅销小说。至今被翻译成37种文字,发行世界各国,影响力长达半个世纪,累积销量突破6000万册。而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亦被誉为史上最伟大的电影,获得九项奥斯卡大奖,观影次数累积2.3亿。

但遗憾的是,《教父》中文版自1982年开始,被多家出版社引入中国,开卷数据显示,卖的最好的《教父》译本从98年至16年,销量累计才15万册。

直到2014年,一个全新版本的《教父》在中国上市,迅速攀上了各大图书排行榜,上市不到2个月,销量突破50万册。新版《教父》由知名译者姚向辉翻译,忠实还原了原著,更符合中国人的语感和阅读习惯,因而大受追捧,《教父》在中国的热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状态。

曲折的影视改编之路:被黑手党监视拍摄

1968年春天,派拉蒙公司制作总裁罗伯特·埃文斯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教父》电影版权。几年后,马里奥·普佐认识了同样缺钱的年轻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他们俩开始共同撰写教父的电影剧本。

马里奥·普佐知道现实中黑手党的冷酷无情,他忠告科波拉说,永远都不要和黑手党打交道。

但教父要拍电影的事还是传了出去,第一个反对的就是纽约五大家族之一科隆博家族的老板约瑟夫·科隆博,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普佐删掉了剧本中“黑手党(Mafia)”和“我们的事业(Cosa nostra)”这样的词,同时电影还必须在黑手党的监督之下拍摄。

1972年,教父第一部电影上映,在那个年代北美狂扫票房1.34亿,全球票房共达2.45亿美元,一举拿下3座奥斯卡金奖。教父不但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派拉蒙影业和退居二线的马龙白兰度,还捧红了科波拉,阿尔帕西诺等新一代导演和演员。

美国梦:《教父》背后的美国社会和脆弱的中产阶级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一位殡仪馆老板的自述,他讲述了他的发家史和自己女儿的遭遇,他用美式思维教育女儿遵守法律,追求自由,而最终惨遭毒手之后,他所教给女儿的美国的法制,并没有还他公道,恶人逍遥法外,他最终被迫求助自己一直刻意回避的地下势力。

电影的开头,“我相信美国”几个大字占据着屏幕,但画面却是全黑的。所谓的美国梦和中产阶级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脆弱暴露无遗。

马里奥·普佐是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在社会调查学院接受了熏陶,使他的小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时代周刊》评价马里奥·普佐是通俗小说的教父。他始终关注现实,客观地把美国社会最隐蔽的本质赤裸裸地揭示了出来,“美国梦”的背后,法制和人的生活如何,他通过引人入胜的场面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剥开“美国梦”的遮羞布,那才是一个真实的美国。

那里绝不是无忧无虑的人间天堂,有着政客口中的民主法制和伟大的“美国梦”,而是地地道道的尔虞我诈的冒险家的乐园。这里处处布满了陷阱、明、暗箭,人人自危。剥开那些虚伪的表层,骨子里根本没有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柯里昂家族:一部黑手党的发家进化史

柯里昂家族的三代教父各有特点也各具使命,他们实际上代表了美国黑手党发展的三个阶段:非法创业阶段,向合法转型阶段,合法阶段。

美国老一代的黑手党一般靠从事“非法创业”活动而发家。他们的财富背后都连接着暴力和罪恶,他们也深知这种模式的危险性和不可持续性。他们要时刻提防敌对势力的追杀和警界的搜捕,表面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实际上内心惶恐不安,地位随时可能不保。

因此他们在维护和扩大自身势力的同时,想尽办法结交和收买社会名流,特别是警、政、司法和金融界的关键人物,为自己寻找保护伞。不仅如此,他们也注意拉拢普通人为己所用。

另外,他们会让子女受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步入“正途”,有体面的工作,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影片中的婚礼场面中,上至参议员、法官、社会名流下至普通老百姓,正好印

证了这一点。

柯里昂还将养子汤姆培养成了律师和他的“咨询人”,其实暗示了他想要“合法转型”的意向。他还同意麦克参军,正是想要他的孩子“步入正途”,无奈突如其来的现实让他被迫选择让麦克。但他最终想让麦克完成的家族使命是:柯里昂家族努力争取的前途是柯里昂参议员、柯里昂州长。

他曾经上过战场,杀过人,和女人上床之后,就象罗马人那样为权力和情欲着迷。麦克被迫承担了他的家族使命,却在现实中为达目的,一步步走向凶残,冷血和丧心病狂。 他不仅要维持住父辈的基业,还要完成父辈未竟之心愿,这种永恒战斗的状态,根本没有办法停止。

教父是一部男人的传奇,无论是作者还是书本亦或是电影,都令无数人深深着迷,津津乐道至如今。它还会继续被谈论,经典始终可以超越时间、地域和种族,影响和震撼人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aiwan.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